-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为提纯含NaCl和Na2SO4两种杂质的NaNO3溶液,且逐一分离出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流程: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都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写出试剂的名称:试剂1___________;试剂2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之前加入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试剂4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试剂4的加入量“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过滤。(2)硝酸钡溶液[Ba(NO3)2];硝酸银溶液(AgNO3)。(3)去除溶液中过量的Ba2+和Ag+。(4)2H++CO32- =H2O+CO2↑(2分)。测定溶液的pH(或加入HNO3后不再产生气泡)。
试题分析:实验室分离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可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或Ba(NO3)2,生成BaSO4沉淀,发生反应为Ba2++SO42-=BaSO4↓,然后加入过量的AgNO3生成AgCl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最后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过滤之后,加入稀HNO3溶液从而得到Na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最后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硝酸的量不可加入太多,发生:Na2CO3+2HNO3=2NaNO3+H2O+CO2↑,可通过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判断反应是否已经完全,以此解答该题.-、SO42-的性质,把握除杂原则,提纯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注意把握实验的先后顺序。
下列物质是几种常见香精的主要成分
桂醛 薄荷脑 百里香酚
(1)薄荷脑的分子式为 。
(2)鉴别薄荷脑和百里香酚,可选用的试剂是 。
(3)下列对于桂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写出百里香酚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写出往百里香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正确答案
(本小题满分10分) (1)C9H18O (2)溴水(或氯化铁溶液) (3)D
(4)
(5)
试题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可知,薄荷脑的分子式为C9H18O。
(2)薄荷脑和百里香酚分别含有醇羟基和酚羟基,所以鉴别薄荷脑和百里香酚,可选用的试剂是溴水(或氯化铁溶液)。
(3)桂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所以选项ABC 中反应均是可以发生的。D不正确,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D。
(4)百里香酚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酚羟基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的,所以往百里香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之一,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依据相应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辑推理能力。
(20分)有一包从海水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估计还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
(1)现用实验验证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再加数滴碳酸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钙。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接下面步骤继续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
③向粗盐溶液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的同一仪器是____________,它在步骤②和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每空3分)
(3)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____________,(1分)你不选择另一种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氯化镁、氯化钙、玻璃棒、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碳酸钠溶液、 A、 除杂过程中新生成的氯化钠在B中
(1)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氯化镁的;而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碳酸钠的作用是可以氯化钙的。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在溶解、过滤和蒸发中都需要玻璃棒。在溶解是需要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的。而在蒸发时搅拌,目的是防止液体飞溅的。蒸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氯化钠晶体。
(3)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的,所以需要加入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
(4)A是碳酸钙,而B是氯化钠。但由于除杂过程中新生成的氯化钠也在B中,所以应该称量的是A。
溴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 mg·L-1。实验室模拟海水中溴的提取。
实验方法:将适量新制氯水加入到20 mL富含溴离子的海水中(海水可以用0.1 mol·L-1的NaBr溶液代替),把溴置换出来。氯水中的氯气作________________剂,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单质溴可以用有机溶剂在________(仪器)中实现萃取富集,萃取试剂用________、苯等,得到的有机层显________色。
正确答案
氧化 Cl2+2Br-=2Cl-+Br2 分液漏斗 四氯化碳 橙(橙红)
把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时,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需要氧化剂,氯气可以将Br-氧化为Br2。根据萃取的原理,要从水溶液中萃取某种溶质,所选择的萃取剂一定要和水互不相溶。溴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是橙色到橙红色。
(5分)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① ;② 。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 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为防止液体暴沸还需加入少量__ _____。
正确答案
(每空一分,共5分)(1)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 冷凝管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2)蒸馏烧瓶 冷凝管(3)沸石(或碎瓷片)
试题分析:(1)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而不是溶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其次冷却水的流向和蒸汽的流向应该是相反的。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冷凝管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2)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A是蒸馏烧瓶,B是冷凝管。
(3)由于需要加热,所以为防止液体暴沸还需加入少量沸石。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本部分内容在高考命题中一方面是单独命题,另一方面是出现在综合实验试题中,就前者来说,今后仍然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验安全、数据处理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