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 Fe3+、Fe2+和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请根据表1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表2 化学试剂价格表
(1)在步骤②中加入漂液而不是双氧水其原因是 。
写出加入Na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在步骤③中控制pH=9.8,其目的是 。
(3)沉淀物A的成分为 ,试剂Z应该是 。
(4)在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⑥,则沉淀物必需在 (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正确答案
(1)漂液比H2O2的价格低得多。(2分) 2Fe2++ClO-+2H+=2Fe3++Cl-+H2O(3分)
(2)使除Mg2+以外的各种杂质金属离子都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便过滤除去。(2分)
(3)Fe(OH)3 、 Mn(OH)2、 Mg(OH)2 (2分,写3个且全对得2分,只写其中2个且写对得1分,其他情况都得0分) 纯碱 (2分)
(4)MgCO3 +H 2O Mg(OH)2↓+ CO2↑ (3分,产物写成碱式碳酸镁也算正确)
(5)坩埚 (2分)
试题分析:(1)表2为一个试剂价格表,在漂白液和双氧水均可做氧化剂时,从经济角度应该选漂液更加实惠;因此加入漂白液次氯酸钠后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O-+ 2H+ = 2Fe3+ + Cl-+ H2O。
(2)从表1的离子沉淀PH值可以看出步骤③调节pH值目的是使除Mg2+以外的各种杂质金属离子都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便过滤除去。
(3)步骤③调节pH值使除Mg2+以外的各种杂质金属离子都沉淀了,但pH值已略微超过了Mg2+ 开始沉淀的pH值,所以得到的沉淀物A为Fe(OH)3 、 Mn(OH)2,也有 Mg(OH)2 ;沉淀物B在水中加热煮沸可以生成气体,同时又生成沉淀物Mg(OH)2 ,则沉淀物B一定不是Mg(OH)2 ,所以加入的Z物质在表2中只能选纯碱。
(4)加入的Z物质为纯碱,所以生成的沉淀物B是MgCO3,所以沉淀物MgCO3在煮沸的情况下发生水解,生成Mg(OH)2 和C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MgCO3 +H 2O Mg(OH)2↓+ CO2↑ 。
(5)氢氧化镁灼烧制备氧化镁,应该在耐高温的容器坩埚中进行。
以含有Al2O3、Fe2O3等杂质的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CrO2)2]为主要原料生产重铬酸钠晶体( Na2Cr2O7·2H2O)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己知:铬铁矿在空气中与纯碱煅烧生成Na2CrO4和一种红棕色固体,同时释放出CO2气体,同时A12O3+Na2CO32NaAlO2+CO2↑。请回答:
(1)在铬铁矿Fe(CrO2)2中,Cr的化合价为____。
(2)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_,滤渣2的成分为____。
(3)将滤渣l放入稀硫酸溶解后得溶液W,检验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
(4)铬铁矿中的Al2O3杂质在工业上可用来冶炼铝,该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含CrO42-的废水要经化学处理,使其浓度降至5.0×10-7 mo1/L以下才能排放。含CrO42-的废水处理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沉淀法:加入可溶性钡盐生成BaCrO4沉淀,再加入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多余的Ba2+。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废水中Ba2+的浓度应不小于 mol/L,后续废水处理方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②还原法:。写出酸性条件下 CrO42-与绿矾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某高效净水剂是由K2FeO4得到的,工业上以溶液W、次氯酸钾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制备K2Fe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正确答案
(1)+3(1分)
(2)Fe2O3 Al(OH)3(各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有Fe3+(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分)
(4)2 Al2O34Al + 3O2↑(1分)
(5)①2.4×10-4(2分)②CrO42-+3Fe2++8H+=Cr3++3Fe3++4H2O(3分)
(6)Fe2(SO4)3 + 3KClO + 10KOH = 2K2FeO4 + 3K2SO4 + 3KCl + 5H2O(3分)
试题分析:(1)在铬铁矿Fe(CrO2)2中,Fe的化合价为+2,所以Cr的化合价为+3,
(2)含杂质的铬铁矿经煅烧、溶于水后,只有氧化铁不溶于水,作为滤渣除去,所以滤渣1的成分是Fe2O3,此时溶液为Na2CrO4和 NaAlO2的混合液,通入CO2气体会和NaAlO2反应产生Al(OH)3,所以滤渣2的成分是Al(OH)3,
(3)将滤渣l放入稀硫酸溶解后得溶液W Fe2(SO4)3,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有Fe3+
(4)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得到铝,化学方程式为2 Al2O34Al + 3O2↑,
(5)①Ksp(BaCrO4)=1.2×10-10,c(CrO42-)<=5.0×10-7 mo1/L,所以c(Ba2+)>=1.2×10-10/5.0×10-7=2.4×10-4 mo1/L, ②酸性条件下 CrO42-与绿矾FeSO4▪7 H2O反应,CrO42-作氧化剂,绿矾作还原剂,其离子方程式为CrO42-+3Fe2++8H+=Cr3++3Fe3++4H2O
(6)W 为Fe2(SO4)3,以溶液Fe2(SO4)3、次氯酸钾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制备K2Fe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SO4)3 + 3KClO + 10KOH = 2K2FeO4 + 3K2SO4 + 3KCl + 5H2O
用霞石岩(化学式为 KNa3[AlSiO4]4,主要成份Na2O、K2O、Al2O3、SiO2)制碳酸钠、碳酸钾和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溶液的pH约为8~9,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12。溶解过滤工序产生的滤液中含钠、钾和铝的可溶性盐类,钙和硅等其他杂质在滤渣霞石泥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见右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得到固体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物质是___________,滤液W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写三种)
(3)操作Ⅰ得到碳酸钠晶体的操作为 、 、 、洗涤、干燥。
(4)碳酸化Ⅰ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化Ⅱ调整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Al(OH)3Al2O3+ 3H2O (3分)
(2)CO2或二氧化碳(2分) Na+、K+、HCO3− (3分,各1分,错写、多写每个倒扣1分至0分)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3分,各1分)
(4)2AlO2− + CO2 + 3H2O =2Al(OH)3↓+ CO32−(3分,产物写成HCO3—给0分)
(5)碳酸根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1分),利于KHCO3结晶析出(1分)
试题分析:(1)在高温下矿石、石灰石、煤混合反应生成的X可以进行碳酸的酸化,实验中X一定是CO2气体。溶解过滤工序产生的滤液中含钠、钾和铝的可溶性盐类,钙和硅等其他杂质在滤渣霞石泥中,所以通入CO2后一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则得到氧化铝,即M是氧化铝,所以灼烧得到固体M的化学方程式是2Al(OH)3Al2O3+ 3H2O。
(2)物质X是二氧化碳,滤液W可以循环使用,用来制备碳酸钠和碳酸钾,所以其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Na+、K+、HCO3-。
(3)碳酸化Ⅰ的目的是制备氢氧化铝,又因为溶液的pH=11,所以生成的是碳酸盐,而不是碳酸氢盐,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AlO2-+CO2+3H2O→2Al(OH)3↓+CO32-,故答案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4)操作Ⅰ的目的是制备碳酸钠,根据物质的溶解度表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操作应该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5)已知NaHCO3溶液的pH约为8~9,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12,所以碳酸化Ⅰ中的生成物是碳酸盐,而不是碳酸氢盐,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 + CO2 + 3H2O =2Al(OH)3↓+ CO32−。
(6)由于NaHCO3溶液的pH约为8~9,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12,而碳酸氢钾灼烧生成碳酸钾,所以碳酸化Ⅱ调整pH=8的目的是使碳酸根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利于KHCO3结晶析出。
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生产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
(2)某探究小组从市场上购买了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对该漂白粉的成分进行探究。根据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完成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2mol·L-1NaOH溶液、2mol·L-1HCl溶液、2mol·L-1HNO3溶液、0.5mol·L-1BaCl2溶液、0.01mol·L-1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
(3)探究小组为测定漂白粉中Ca(ClO)2的含量:称取漂白粉bg加水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于锥形瓶并加入足量盐酸和KI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游离碘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2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_。(只列算式,不做运算,已知:Mr[Ca(ClO)2]="143" ;Ca(ClO)2+4HCl=2Cl2↑+CaCl2+2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正确答案
(17分)
(1)2Ca(OH)2+2Cl2=CaCl2+ Ca(ClO)2+2H2O (3分) Ca(ClO)2(1分)
(2)
(说明:1、试剂用量不准确,整题合扣1分; 2、其他合理即给分)
(3) 或
或(3分,有效数字不准确,扣1分)
试题分析:(1)工业上用氯气和足量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即2Ca(OH)2+2Cl2=CaCl2+ 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即Ca(ClO)2;(2)步骤2:若漂白粉变质,由于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则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CO2、H2O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即Ca(ClO)2+CO2+H2O=CaCO3↓+2HClO,因此漂白粉溶于水后所得沉淀可能是碳酸钙;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若沉淀溶于足量2mol/LHCl溶液,产生的气体能使足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者产生的气体先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说明漂白粉已经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其中含有CaCO3;步骤3:酚酞先遇碱性溶液变红,后遇次氯酸盐溶液褪色,根据结论推断,向A管中加入几滴或少量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说明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有Ca(ClO)2,可能含有Ca(OH)2;步骤4:向B管中先滴入足量2mol/LHNO3溶液、后滴入少量0.01mol/L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漂白粉中含有CaCl2;(3)由于n=c•V,则每次滴定平均消耗0.1000×20.00×10—3molNa2S2O3;由于2Na2S2O3+I2=Na2S4O6+2NaI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与Na2S2O3反应的I2为0.1000×20.00×10—3/2mol;由于 Cl2+2KI=2KCl+I2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置换出I2需要0.1000×20.00×10—3/2mol Cl2;由于Ca(ClO)2+4HCl=2Cl2↑+CaCl2+2H2O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25.00mL漂白粉溶液中含有的Ca(ClO)2为0.1000×20.00×10—3/4mol;100mL漂白粉溶液中含有的Ca(ClO)2为0.1000×20.00×10—3/4×100/25.00mol,由于m=n•M、Mr[Ca(ClO)2]=143,则100mL漂白粉溶液中含有的0.1000×20.00×10—3/4×100/25.00×143gCa(ClO)2,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0.1000×20.00×10—3/4×100/25.00×143/b×100%。
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后溶液的pH=1,Ba(FeO2)2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 ℃,且不使用浓硝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中和Ⅰ使溶液中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小(中和Ⅰ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2)防止反应速率过快 浓硝酸易挥发、分解(凡合理答案均可)
(3)BaCO3 Fe3+、H+
(4)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凡合理答案均可)
(1)Ba(FeO2)2中Fe为+3价,Ba(FeO2)2与HNO3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HNO3不能体现氧化性。(2)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挥发出的HNO3污染空气,且温度越高,分解速率越快。(3)X试剂一定能与H+反应,且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易与溶液分离,则钡泥中的BaCO3符合条件,BaSiO3与H+反应生成H2SiO3,引入新杂质,BaSO3与H+反应生成SO2,污染空气;酸溶液中还含有的Fe3+可能以Fe(OH)3形式析出,从酸溶液中分离出去。(4)由于滤渣是过滤Ba(NO3)2溶液后得到的,滤渣上附着Ba2+,避免造成重金属盐污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