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现有A、B、C、D四瓶溶液,它们分别是NaCl(0.1mol∙L-1)、HCl(0.1mol∙L-1)、NaOH(0.1mol∙L-1)和酚酞试液(0.1%)中的一种。有人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据现象不同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根据现象不同可鉴别出A和B两种溶液;

③再取已鉴别出A溶液2mL, 滴入3滴未知C溶液,再加入D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明显颜色变化;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A、B、C、D溶液分别是: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HCl  NaCl  NaOH 酚酞

因为氢氧化钠和酚酞混合,溶液显红色,因此氯化钠和氯化氢是一组。盐酸能中和氢氧化钠,是溶液颜色消失,据此可以鉴别出氯化氢和氯化钠。然后在利用鉴别出的氯化钠和氯化氢,鉴别氢氧化钠和酚酞。根据实验③中现象可知,A是氯化氢,B是氯化钠,C是氢氧化钠,D是酚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I、通过火法冶金炼出的铜是粗铜,含杂质金、银、铁、锌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制作电器及其他仪器产品时必须要求是纯铜,为此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

表:几种物质形成沉淀时的pH

(1)在精炼铜时,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金、银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               (填“阳极”或“阴极”)的槽底。

(2)在精炼铜的过程中,Cu2+浓度逐渐降低,c(Fe2+)、c(Zn2+)会逐渐增大,所以需定时除去其中的Fe2+、Zn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除杂流程:

①试剂a最好选用          (填写序号),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         。a、氯水     b、高锰酸钾溶液      c、硝酸    d、双氧水

②操作①是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除杂方案中能够除去的杂质金属阳离子是

          (填化学式)。

II、重金属离子对河流海洋等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水(pH=2.0,密度为1g·mL-1)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约为0.01mol·L-1,排放前拟用沉淀法回收这两种金属,查找有关数据如下:

(1)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           (填字母序号)沉淀的效果最好

a、NaOH    b、Na2S    c、KI    d、Ca(OH)2

(2)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c(Pb2+)=         

正确答案

Ⅰ、(1)Cu2++2e= Cu 阳极   (2)①d, 将Fe2+氧化为Fe3+    ②过滤,Fe2+

Ⅱ(1)b     (2)c(Pb2+)=1.2×10-3mol/L

Ⅰ、(1)精炼铜时,阴极得到电子,即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而析出铜,方程式为Cu2++2e= Cu。粗铜中的金或银,在电解过程中不失去电子,沉积在阳极的槽底,析出阳极泥。

(2)①氢氧化亚铁沉淀的pH大于氢氧化铜的,所以需要将亚铜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然后通过控制pH将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由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双氧水的还原产物使是水,所以答案选d。

②氢氧化铁难溶于水,过滤即可。

Ⅱ(1)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硫化银和硫化铅放热溶度积常数最小,所以选择硫化钠最好,答案选b。

(2)溶液pH=8,则OH浓度是106mol/L,则根据氢氧化铅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处理后的废水中c(Pb2+)==1.2×10-3mol/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6个集气瓶里分别盛有Cl2、N2、O2、CO2、NO2、NO等气体,试用最简单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

答:__                                                                  __

正确答案

观察颜色,呈黄绿色的气体为Cl2,呈红棕色气体为NO2;将剩下的四瓶气体打开瓶盖,瓶口呈红棕色,则原气体为NO,再将火星的木条伸入剩余的3瓶气体,能使木条复燃的是O2;剩余的两种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不是变浑浊的是N2。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可利用氯气和二氧化氮的颜色先鉴别出氯气和二氧化氮,NO遇空气迅速转变为红棕色;O2可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N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利用这些特性可把剩余的四种气体区别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    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2)仪器a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II.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        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           

III.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氧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冷凝管    冷凝回流

(3)Na2SO4

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S2O32‾+2H+=S↓+SO2↑+H2O

(5)由无色变为蓝色

(6)18.10

(7)S2O32‾+4Cl2+5H2O = 2SO42‾+8Cl‾+10H+

试题分析:(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a为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

(3)SO32‾具有还原性,能被O2氧化为SO42‾,所以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SO42‾;硫酸根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S2O32‾与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S使产品发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

(5)滴定结束后,I2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无色变为蓝色。

(6)根据液面示意图,滴定起始时,液面读数为0,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产品的纯度=0.1000mol/L×18.10×10-3L×2M÷W×100%=

(7)Cl2被还原为Cl‾,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 = 2SO42‾+8Cl‾+10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老师做了神奇的表演,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液体,产生了不同的现象。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

(1)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固体可能是(任写一种,下同)            CaCO3,液体可能是              。

(2)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无气体产生,所得液体温度降低.则固体可能是       NH4NO3,液体可能是           

(3)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有气体产生,则黑色粉末可能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CaCO3  盐酸  (2)NH4NO3   H2O  (3)MnO2  2H2O22H2O+O2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般是CO2,所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液体是盐酸。

(2)所得液体温度降低,说明固体溶于水吸热,因此固体是硝酸铵,液体是水。

(3)黑色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的应该是氧气,即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