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实验室用下列仪器组装一套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2)将以上仪器按从左到右顺序,用字母a、b、c……进行连接:

e接(  );(  )接(  );(  )接(  )接(  )

(3)①仪器的A口是__________,B口是__________。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

(5)在②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9分)(1)①冷凝管   ②蒸馏烧瓶   ③锥形瓶(各1分)

(2)c d a b f g (2分)      (3)进水口   出水口  (各1分)

(4)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1分)   (5)防止暴沸  (1分)

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①②③分别是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

(2)由于蒸馏时需要温度计,且冷凝水的流向和蒸汽的流向是相反的,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 d a b f g 。

(3)由于冷凝水的流向和蒸汽的流向是相反的,所以A口是进水口,B口是出水口。

(4)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5)实验中需要加热,所以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的角度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常经过以下步骤:①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单方法检验步骤①后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步骤③加入稍过量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步骤④过滤操作后。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正确答案

(12分)(1)①②③④⑤

(2)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有SO42。除去SO42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3)除去Ca2+及过量Ba2+

(4)BaSO4、CaCO3、Mg(OH)2、BaCO3、泥沙(5)搅拌,引流。

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蒸发时如果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应该停止加热,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2)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的方法是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即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有SO42。除去SO42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3)由于溶液中含有钙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所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Ca2+及过量Ba2+

(4)由于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SO42转化为硫酸钡,因此过滤除去的物质是BaSO4、CaCO3、Mg(OH)2、BaCO3及泥沙。

(5)在溶解和蒸发时都需要玻璃棒搅拌,而过滤时则起引流的作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元素,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氧化性:IO-3>Fe3+>I2);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液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化。

(1)由此可知,该加碘盐中的含碘物质是         (填化学式);

(2)第一份试液加KSCN溶液显红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第二份试液加CCl4萃取后下层溶液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 KIO3  (2)  Fe3++3SCN-=Fe(SCN)3    (3)I2

(4)  IO3+5I+6H+=3I2+3H2O     2Fe3+ 2I=" 2" Fe2++ I2  

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说明含有铁离子。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可知反应中生成了单质碘,由于铁离子和IO3均能氧化碘离子,所以方程式有2个。根据实验三可判断,加碘盐中没有碘化钾,所以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4分)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或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和方法

A.灼烧,闻气味      B.热的纯碱溶液      C.加入足量铁粉      D.碘水

正确答案

)C、A、B、D

铁离子能溶解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所以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FeCl3可以加入铁粉;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晴纶是合成纤维,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来区分;油污的成分是油脂,难溶于水,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检验淀粉的存在可用碘水,因为碘遇淀粉显蓝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Ⅱ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 (   )(填字母编号,下同)

a.浓NaOH溶液    b.煤油    c.氨水    d.氯化铵溶液

该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NH3,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   )

(4)本实验应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③                                        

(5)实验Ⅲ获得以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忽略滴入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分)(前3空每空2分,后3空每空3分)

(1)分液漏斗

(2)3Cu + 8H++ 2NO3= 3Cu2+ + 2NO↑+ 4H2O

(3)b       A、C、D、F

(4)使量气管与干燥管两端液面相平

(5)27%

试题分析:(1)考查常识知识,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根据题中所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2NO3= 3Cu2+ + 2NO↑+ 4H2O。

(3)氨气易溶于水,故错b。BE装置溶液发生倒吸,故错。故选ACDF。

(4)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使量气管与干燥管两端液面相平。

(5)②中的属于与其它相差大,舍去不用,用①③中的数据计算,实验Ⅲ中,Mg和NaOH溶液不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通过计算H2的体积为336mL, H2物质的量为0.015mol,根据2Al~3H2计算,Al的物质的量为0.01mol,Al的质量为0.27g,故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7%。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难度大,易错题是量气管中液体的选择,选择标准是和该气体不反应。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