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效平衡
- 共222题
在1L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氨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H3 N2+3H2,达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为a%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采用极限分析法,6molH2和2molN2反应生成NH3,假如反应完全,就会生成4molNH3,这和题目开始不一样,故A错误;
B、2molNH3和1molN2,这和题目开始不一样,故B错误;
C、采用极限分析法,2molN2和3molH2反应生成NH3,假如反应完全,就会生成2molNH3,还有剩余的1molN2,这和题目开始不一样,故C错误;
D、采用极限分析法,0.95molN2和2.85molH2反应生成NH3,假如反应完全,就会生成1.9molNH3,在加上原来的0.1mol
NH3,共2molNH3,这和题目开始一样,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nC(g),I.将1molA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x;Ⅱ.若起始时A,B,C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均不为零),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A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x,若起始时A、B、C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x,二者应为等效平衡,应存在a+c=1,b+
c=3,
A.由于n值不确定,则若Ⅰ达平衡时,A、B、C各增加1mol,B的转化率不能确定,故A错误;
B.因容器体积不变,若x=3时,C的体积分数应为x,现大于x,x应小于3,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由恒温恒容时,当a、b、c为起始物质的量,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x,a+c=1,b+
c=3,若n=3,二者联式可得9a+c=3b,故C正确;
D.由恒温恒容时,当a、b、c为起始物质的量,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x,a+c=1,b+
c=3,若n=2,二者联式可得b=2a+1,由于0<a<1,则1<b<3,故D正确;
故选CD.
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恒温恒容下,不同途径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1.2mol/L,说明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应该满足n(A)=2mol、n(B)=1mol,
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影响平衡,开始加入4molA+2molB,与加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的平衡为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2.4mol/L,故A错误;
B.开始加入3molB+1molD,该反应不会发生,则C的浓度为0,故B错误;
C.2molA+1molB+3molC,与原反应n(A)=2mol、n(B)=1mol不相等,不是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不是1.2mol/L,故C错误;
D.1molA+0.5molB+1.5molC+0.6molD,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2molA、1molB和0.1molD,由于D为固体不影响平衡,则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互为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故D正确;
故选D.
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具有清洁、髙效等优良的性能.
(1 )CO2可用于合成二甲醚(CH3OCH3),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0(g)△H=-49.0kJ•mol-1
2CH3OH(g)=CH30CH3(g)+H20(g)△H=-23.5kJ•mol-1
则CO2与H2反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若反应2CH3OH(g)⇌CH3OCH3(g)+H20(g)在某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人一定量甲醇,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
①比较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v(逆)(填“>”“<”或“=”)
②若加入甲醇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横,则平衡后c(CH3OH)=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
(3 )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H=-90.8kJ•mol-1若在温度相同、容积均2L的3个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如下: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v正(H2)=2v逆(CH3OH)
B.n(CO):n(H2):n(CH3OH)=1:2: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容器的压强不变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c1=c2 B、Q1=Q2 C、K1=K2 D、a2+a3<100%
③如图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
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K4、K5、K6、K7之间的关系为______(用“>”、“<”或“=”连接).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g)+3H2(g)=CH3OH(g)+H20(g)△H=-49.0kJ•mol-1 ①
2CH3OH(g)=CH30CH3(g)+H20(g)△H=-23.5kJ•mol-1②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2+②可得: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1.5kJ•mol-1,
故答案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1.5kJ•mol-1;
(2)①此时的浓度商为:Qc==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②设达到平衡时据此又消耗了xmol,则
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400,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则10min生成二甲醚的浓度为:0.6moL/L+0.2moL/L=0.8mol/L,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08 mol/(L•min),
故答案为:0.040 mol•L-1;0.08 mol•L-1•min-1;
(3)①A.v正(H2)=2v逆(CH3OH),表示的是正逆反应速率,且满足二者计算量关系,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n(CO):n(H2):n(CH3OH)=1:2:1,物质的量之比,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密度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
E.该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在反应中发生变化,若容器的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E错误;
故答案为:BC;
②A、恒温恒容条件下,甲加入1molCO、2molH2与乙中1molCH3OH为等效平衡,则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都相等,所以c1=c2,故A正确;
B、由于甲和乙是从不同方向进行的反应,则甲放出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由于甲和乙为从不同的方向进行的可逆反应,两个反应中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不变,所以K1=K2,故C正确;
D、甲和乙为等效平衡,反应的方向完全不同,所以a1=a2,用于丙中浓度为甲的2倍,相当于增大了压强,丙中反应物转化率大于甲,即a3>a1,所以a2+a3>100%,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③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变化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应为升高温度,所以K4>K5;
t6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变化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应为降低压强,所以K6=K7;
t5~t6正逆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应是使用催化剂,K不变,所以K5=K6,所以K4>K5=K6=K7,
根据t3时刻升高了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t4-t5时使用催化剂,转化率不变;t6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所以t2~t3段A的转化率最高,
故答案为:K4>K5=K6=K7; t2~t3.
解析
解:(1)(g)+3H2(g)=CH3OH(g)+H20(g)△H=-49.0kJ•mol-1 ①
2CH3OH(g)=CH30CH3(g)+H20(g)△H=-23.5kJ•mol-1②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2+②可得: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1.5kJ•mol-1,
故答案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1.5kJ•mol-1;
(2)①此时的浓度商为:Qc==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②设达到平衡时据此又消耗了xmol,则
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400,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则10min生成二甲醚的浓度为:0.6moL/L+0.2moL/L=0.8mol/L,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08 mol/(L•min),
故答案为:0.040 mol•L-1;0.08 mol•L-1•min-1;
(3)①A.v正(H2)=2v逆(CH3OH),表示的是正逆反应速率,且满足二者计算量关系,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n(CO):n(H2):n(CH3OH)=1:2:1,物质的量之比,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密度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
E.该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在反应中发生变化,若容器的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E错误;
故答案为:BC;
②A、恒温恒容条件下,甲加入1molCO、2molH2与乙中1molCH3OH为等效平衡,则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都相等,所以c1=c2,故A正确;
B、由于甲和乙是从不同方向进行的反应,则甲放出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由于甲和乙为从不同的方向进行的可逆反应,两个反应中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不变,所以K1=K2,故C正确;
D、甲和乙为等效平衡,反应的方向完全不同,所以a1=a2,用于丙中浓度为甲的2倍,相当于增大了压强,丙中反应物转化率大于甲,即a3>a1,所以a2+a3>100%,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③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变化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应为升高温度,所以K4>K5;
t6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变化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应为降低压强,所以K6=K7;
t5~t6正逆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应是使用催化剂,K不变,所以K5=K6,所以K4>K5=K6=K7,
根据t3时刻升高了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t4-t5时使用催化剂,转化率不变;t6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所以t2~t3段A的转化率最高,
故答案为:K4>K5=K6=K7; t2~t3.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投入1molN2、3molH2,乙容器投入量2molNH3,恒温恒容条件下,甲容器与乙容器是等效平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含量、转化率等完全相等;
而甲容器投入1molN2、3molH2,丙容器加入4molNH3,采用极限转化法丙相当于加入2molN2、6molH2,丙中加入量是甲中的二倍,如果恒温且丙容器容积是甲容器2倍,则甲容器与丙容器为等效平衡,所以丙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看作在恒温且容积是甲容器两倍条件下,到达平衡后,再压缩体积为与甲容器体积相等所到达的平衡,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所以丙中氮气、氢气转化率大于甲和乙的,
A、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采用极限转化法转化为反应物为2molN2、6molH2,是甲中的二倍,若平衡不移动,c3=2c1;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所以丙中氨气的浓度大于乙中氨气浓度的二倍,即c3>2c1,故A错误;
B、甲投入1molN2、3molH2,乙中投入2molNH3,则甲与乙是完全等效的,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甲与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92.4kJ,故a+b=92.4,故B正确;
C、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若平衡不移动,丙中压强为乙的二倍;由于丙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向着正向移动,所以丙中压强减小,小于乙的2倍,即2p2>p3,故C错误;
D、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若平衡不移动,转化率α1+α3=1;由于丙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向着正向移动,氨气的转化率减小,所以转化率α1+α3<1,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