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共6987题
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器电路.指示灯、电键、电热丝构成串联回路,接在电源上发现该电路有一个元件断路、有一个元件短路,但不知道是哪个元件上有故障,今用一个校验电灯分别依次接在各处进行检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由前两次检测可以知道:______
(2)由第三次检测可以知道:______
(3)由以上检测可以知道:______断路;______ 短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校验电灯接在af点,正常发光,说明电源正常,电键或电热丝断路;
校验电灯接在ab点,不发光,说明该灯短路,或从a点到电源或b点到电源有开路;
校验电灯接在cd点,亮度较暗,说明该灯与其它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说明cd两点之间有开路;
校验电灯接在ef点,不发光,说明该电热丝短路,或从e点到电源或f点到电源有开路;
校验电灯接在ad点,亮度较暗,说明该灯与其它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说明ad两点之间有开路;
校验电灯接在cf点,正常发光,说明该灯直接接在电源上,指示灯短路;
综合分析,断路的元件是开关,短路的元件是指示灯.
故答案为:(1)电源正常,电键或电热丝断路
(2)指示灯、电热丝未断路
(3)电键; 指示灯
如图所示,AB、CD为两根平行且相同的均匀电阻丝,EF为另一根电阻丝,其电阻为R,它可以在AB、CD上滑动并保持与AB垂直,EF与AB、CD接触良好.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不变,B、D与电池两极连接的导线的电阻可忽略.当EF处于图中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3.0V.已知将EF由图中位置向左移动一段距离△l后,电压表的读数变为U2=2.5V.
若将EF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一段距离△l,电压表的读数U3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ρ,EF处于图中位置时,FB、FC长度为l,由分压关系得:
当EF向左移动△l,有
当EF向右移动△l,有
由以上三式,代入数据解得:U3=6V.
答:电压表的读数U3是6V.
(2016•重庆校级一模)如图,R0为热敏电阻(温度降低电阻增大),D为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C为平行板电容器,C中央有一带电液滴刚好静止,M点接地,开关K闭合.下列各项单独操作可能使带电液滴向上运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要使液滴向上运动,则应增大液滴受到的电场力;即应增大两板间的电势差;
A、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总电流增大,内压及R0两端的电压增大,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故不会充电,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故A错误;
B、热敏电阻加热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液滴向上运动,故B正确;
C、开关K断开时,电容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增大,则液滴向上运动,故C正确;
D、电容器C的上极板向上移动,d增大;则E关小,液滴将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知,I=0时,U=E,图象的斜率等于r,则由电源的U-I图线得到:电源的电动势为E=3V,内阻为r=0.5Ω.
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时,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电路的工作状态,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2A,路端电压为1.5V,则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P出1=1.5V×3A=4.5W,
同理,R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输出功率为 P出2=2V×2A=4W.
由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求出R1=0.5Ω、R2=1Ω,当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利用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电流I串=1.5A,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串=I串2(R1+R2)=3.75W.两电阻并联时,利用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电流I并=3.6A,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并=EI并-I并2r=4.32W.
所以将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A正确.
故选:A
某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池组的总内阻r=1Ω,外电路电阻R=5Ω,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3.0V,求通过电池组的电流I以及电池组的总电动势E.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据题得:通过电池组的电流为:
I==
A=0.6A;
电池组的总电动势为:
E=U+Ir=3.0+0.6×1=3.6V
答:通过电池组的电流I是0.6A,电池组的总电动势E是3.6V.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