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共6987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表都是理想电表.某同学按此电路进行实验,将变阻器的滑动触片P移到不同位置,观察各电表的示数,记录下多组数据.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由于电表是理想的,则由电压表V1和电流表A2可分别测出R3的电压和电流,可求出R2的阻值.由电压表V2测量R2的电压,通过R2的电流等于电流表A1与A2读数之差得到,可以求出R2的阻值.由于R1的电压无法测量,所以不能测出R1的阻值.故A正确.
B、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路端电压由电压表V1测量,总电流由电流表A1测量,可以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及R1和内阻r的总电阻,因为R1的阻值未知,所以无法求出内阻r.故B正确.
C、若R1发生断路,外电路断开,几个电表都没有读数.故C错误.
D、R2发生断路故障时,滑动变阻器对其他几个电表都没有影响,它们的读数均不变.所以若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各电表示数均不变,可能原因是R2发生断路故障.故D正确.
故选ABD
如图所示,甲图电压表示数U1=1.5V,电流表示数I1=10mA;若按乙图连接,则电压表示数U2=1.25V,安培表示数I2=12.5mA,电源内阻不计.求:
(1)电源电动势;
(2)电阻R;
(3)电流表的内阻;
(4)电压表的内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电源内阻不计,当按甲图所示知E=U1=1.5V
(2)设电流表内阻为RA,由欧姆定律知
R+RA=①
E=U2+RAI2②
由①②解得RA=20Ω
R=130Ω
(3)电流表内阻为20Ω.
(4)
代入数据12.5×10-3=+
解得RV≈433Ω
答:(1)电源电动势为1.5V;
(2)电阻R=130Ω;
(3)电流表的内阻20Ω;
(4)电压表的内阻433Ω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4V,内阻r=1Ω,R1=8Ω,R2=R3=4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外电路总电阻为R==
Ω=3Ω
根据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路中总电流为
I==
A=1A
电流表读数为
电压表读数为
U=(I-IA)R1=2V
答:电压表的读数为2V,电流表的读数为0.75A.
(1)如甲图,小亮将玩具电动机通过开关、电流表接到电池上,第一次小电动机正常转动,记录电流表读数;第二次用手按住小电动机使其不转动,记录电流表读数.问乙、丙两图哪一幅是对应第二次电动机不转动时的读数______;
(2)分析电流变化原因时会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有______
A.电磁感应原理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D.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
正确答案
丙
D
解析
解:(1)在电机转动时,电压一部分通过电流受力转化为机械能,别一部分加在内阻上,产生内能;而不转时,相当于全部电压加在纯电阻上,电流一定会增大;故不转时的测量图应为丙;
(2)这里主要是要考虑导线是否由于受安培力而切割磁感线问题;在转动时,由于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与加在电机上的电动势相反,从而产生能量向机械能的转化,同时减小了加在电机线圈上的电流;而在电机不转时,不在切割磁感线,使电动势全部加在电阻上;从而使电流过大;故解释现象应用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
故答案为:(1)丙;(2)D.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5Ω.“8V、16W”的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电动机M绕组的电阻R0=1Ω,电源两端电压U=______V,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______W.
正确答案
8
12
解析
解:(1)灯泡正常发光,U=U额=8V
(2)U内=E-U=2V
由欧姆定律得流过电源的电流I==
A=4A
灯泡的电流I灯==2A
电动机的电流IM=I-I灯=2A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M=UIM=8×2=16W
电动机发热功率P热=IM2R0=22×1=4W
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输出=PM-P热=16-4=12W
故答案为:8V;12W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