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 共867题
如图1质量可以忽略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做振幅较小的简谐振动.取平衡位置O处为原点,位移x向下为正,则在图2中的A、B、C、D和E五个图中:
(1)图______是描述物体的速度随x的变化关系.
(2)图______是描述加速度随x的变化关系.
(3)图______是描述弹簧的弹性势能随x的变化关系.
(4)图______是描述总势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随x的变化关系(重力势能取原点处为零).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物体简谐振动的位移表达式为:x=Acos(ωt+φ)…①
速度表达式为:v=-ωA(ωt+φ)…②
加速度为:a=-ω2Acos(ωt+φ)…③
(1)由①②得:,
可知v(x)函数为椭圆方程,故D描述物体的速度随x的变化关系.
(2)由①③可得:a=-ω2x,
故a(x)是直线方程,斜率为负,故B描述加速度随x的变化关系.
(3)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其中△x为弹簧形变量,它和位移的关系为:,
可得:,
可知Ep(x)函数是一个顶点在(-,0)的抛物线,只有C符合这一规律,故C是描述弹簧的弹性势能随x的变化关系.
(4)设重力势能为E2,位移为x时,E2=-mgx,
系统总势能为:,
可知E(x)是一个顶点在抛物线方程,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A,故A是描述总势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随x的变化关系的图象.
故答案为:(1)D;(2)B;(3)C;(4)A.
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设向右方向为正,O为平衡位置,则振子从O→a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振子的位移是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题,设向右方向为正,振子从O→a运动时,振子位于平衡位置的左侧,则位移为负值.而振子正在向左运动,所以速度为负值.根据a=-知,加速度与位移方向总是相反,所以加速度为正值.故CD正确.
故选:CD.
光滑的水平面叠放有质量分别为m和
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象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整体最大振幅时有kA=(m+)a
a=
隔离分析,当最大振幅时,两木块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f=a=
所以A=.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端系着A、B两物体,mA=0.1kg,mB=0.5kg,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15cm,若剪断A、B间的细绳,A做简谐振动,求:
(1)其最大加速度是多少?
(2)其振幅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两球静止时的力平衡条件,得:
由kx=(mA+mB)g,得 k==
=40N/m
剪断A、B间细线后,A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A==0.025m
则振幅为 A=x-xA=15cm-2.5cm=12.5cm
振动中A球的最大加速度为 am==
=50m/s2;
答:
(1)最大加速度为50m/s2.
(2)振幅为12.5cm.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10cm.某时刻(为计时起点)振子处于B点,经过0.5s,振子第3次到达C点,求:
(1)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及5s末的位移大小;
(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2cm处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振子由B→C经过2.5个周期,即:
2.5T=0.5 s
故
T=0.2 s
f=5Hz
(2)振子经过1个周期通过的路程:
s1=4A=0.2 m
振子5 s内振动了25个周期,回到B点,通过的路程:
s=25s1=5m
位移x=5cm=0.05 m
(3)由F=-kx=ma,可知:
在B点时:FB=-k×0.05
在P点时:FP=-k×0.02
故aB:aP=5:2
答:(1)振动的周期为0.2s,频率为5Hz;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5m,5s末的位移大小为0.05m;
(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2cm处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5: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