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 共1641题
某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工时为60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48000元,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11小时。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40600元,预计工时为 5800小时。
要求:分别按照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40600÷5800=7(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48000÷6000=8(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00×11×7=38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48000-38500≈9500(元)(不利差异)
(1)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48000-40600=74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5800-500×11)×7=2100(元)(不利差异)
(2)三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48000-40600=74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5800-6000)×7=-14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6000-500×11)×7=3500(元)(不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均为17%。2006年3月6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代销协议,甲企业委托乙企业销售A商品500件,A商品的单位成本为每件350元。代销协议规定,乙企业应按每件A商品585元 (含增值税)的价格售给顾客,甲企业按不含增值税的售价的10%向乙企业支付手续费。4月1日,甲企业收到乙企业交来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中注明:实际销售A商品400件,商品售价为 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当日甲企业向乙企业开具金额相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4月6日,甲企业收到乙企业支付的已扣除手续费的商品代销款。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如下会计分录:
(1)发出商品的会计分录。
(2)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增值税、手续费支出,以及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3)收到商品代销款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1)借:委托代销商品 175000
贷:库存商品[或:产成品) 175000
(2)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 200000(400×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 营业费用[或:销售费用] 20000
(400×500×10%)
贷:应收账款 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 140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 140000(350×400)
(3)借:银行存款 214000
贷:应收账款 214000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第184题至第186题。
一家公司在过去10个季度内,与产品P1有关的数据如下:
每季度产量(单位) 频率
1000 2
1500 3
2000 4
2500 1
10
有关与产品P1的其他数据:
单位变动成本 7美元
每季度分摊的固定成本 4000美元
每单位P1可以以8.75美元的单价从外部供应商处采购。如果采购P1,现在用于生产P1的厂房设备可以生产其他产品,这种产品每季度的边际贡献是5500美元。假设P1是内部生产的,期望季度产量是()单位。
A.700
B.1000
C.1700
D.2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选项(c)正确。
销售额(美元) 可能性预期 价值(美元)
1000 0.2 200
1500 0.3 450
2000 0.4 800
2500 0.1 250
1700
选项(a)不正确,因为这里错误地计算了过去几个季度的简单平均:(1000+1500+2000+2500)/10=700(美元)。选项(b)不正确,因为这是过去几期中P1生产数量的最小值。选项(d)不正确,因为这个数值代表了P1最高频率的销售额,它并不代表下一季度P1的预期需求量。
二级法人单位、子公司、分厂、车间;离主厂区或集团供应基较远,其供应成本低于集中采购时的成本;异国、异地供应得情况;产品开发研制、试验或少量变型产品所需要的物品,应当选择( )方式。
A.分散采购
B.间接采购
C.集中采购
D.远期合同采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农产品成本调查实行( )的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分级领导、统一负责
C.统一领导、统一负责
D.分级领导、分级负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农产品成本调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发改委统一领导、组织和部署全国成本调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接受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甲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粮食30吨,收购凭证上注明每吨收购价2000元,共计支付收购价款60000元。
(2)甲酒厂将收购的粮食从收购地直接运往异地的乙酒厂生产加工白酒,白酒加工完毕,甲酒厂收回白酒8吨并支付了加工费,取得乙酒厂开具的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认证),注明加工费25000元,代垫辅料价值15000元,加工的白酒当地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加工白酒验收入库,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输费用12000元,取得普通发票。
(3)本月内甲酒厂将收回的白酒批发售出7吨,每吨不含税销售额16000元。
(4)从另一酒厂购入粮食白酒800斤(已纳消费税0.4万元),全部勾兑成低度白酒出售,数量1000斤,取得不含税收入90000元。
(5)为厂庆活动特制粮食白酒2000公斤,全部发放职工,无同类产品售价。每公斤成本为15元。
(6)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原材料(免税农产品)腐烂变质,成本50000元(其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4650元)。
(7)将使用过的两辆进口小汽车销售,每辆销售额16万元(原值为14万元),开具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格32万元
(粮食白酒的消费税固定税额为每斤0.5元,比例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乙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计算乙酒厂应纳增值税;
(3)计算甲酒厂应纳消费税;
(4)计算甲酒厂应纳增值税。
正确答案
(1)计算乙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一消费税税率) =[30×2000×(1-13%)+(25000+15000)]÷(1-25%)=122933(元)
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 22933×25%+8×2000×0.5=38733(元) (注:1吨=2000斤)
(2)计算乙酒厂应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25000+15000)×17%=6800(元)
(3)计算甲酒厂应纳消费税:
①销售委托加工收回的白酒不交消费税。
②外购粮食白酒勾兑低度酒销售,外购白酒已纳消费税不得扣除。
低度白酒应纳消费税:
从量计征消费税=1000×0.5=500(元)
从价计征消费税=90000×25%=22500(元)
③厂庆活动发给职工的粮食白酒,视同销售:
从量计征的消费税=2000×2×0.5=2000(元)
从价计征的消费税=15×2000×(1+10%)÷(1-25%)×25%=11000(元)
④甲酒厂本月应纳消费税=500+22500+2000+11000=36000(元)
(4)甲酒厂应纳增值税:
①销项税额=7×16000×17%+90000×17%+15×2000×(1+10%)÷(1-25%)×17%=41 820(元)
②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数额=(50000-4650)÷(1-13%)×13%+4650÷(1-7%)×7%=6776.44+350=7126.44(元)
进项税额=30×2000×13%+6800+12000×7%-7126.44=8313.56(元)
③销售使用过的小汽车,售价高于原值的按4%简易办法减半征收增值税,应纳增值税= 320000÷(1+4%)×4%÷2=6153.85(元)
④甲酒厂本月应纳增值税=41820-8313.56+6153.85=39660.29(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工时为60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48000元,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11小时。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40600元,预计工时为 5800小时。
要求:分别按照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40600÷5800=7(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48000÷6000=8(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00×11×7=38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48000-38500≈9500(元)(不利差异)
(1)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48000-40600=74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5800-500×11)×7=2100(元)(不利差异)
(2)三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48000-40600=74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5800-6000)×7=-14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6000-500×11)×7=3500(元)(不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A公司现销方式每年可销售产品800000件,单价1元,变动成本率为70%,固定成本为120000元,该公司尚有3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了扩大销售,该公司拟改用赊销政策,信用政策准备调整为“3/0,2/30,N/60”。有关部门预测,年销售量可增至1000000件,估计有50%的客户会利用3%的折扣,40%的客户会利用2%的折扣;平均库存量随之增加2000件,每件存货成本按变动成本0.5元计算,应付账款也随之增加10000元,管理费用增加10000元,坏账损失为销售额的1.5%。A公司的资本成本为20%。
要求:
若B公司需向银行借款支付货款,且只能借入期限为3个月的生产周转借款,年利率为15%,银行要求按贴现法付息。按B公司最有利的条件计算,公司至少应向银行借多少款
正确答案
假设向银行借款的数额为X,年利率为15%,所以月利率为15%/12=1.25%,则有以下等式:
10000×1=X-X×1.25%×3,解得:X=10389.61(元)
解析
暂无解析
甲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粮食30吨,收购凭证上注明每吨收购价2000元,共计支付收购价款60000元。
(2)甲酒厂将收购的粮食从收购地直接运往异地的乙酒厂生产加工白酒,白酒加工完毕,甲酒厂收回白酒8吨并支付了加工费,取得乙酒厂开具的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认证),注明加工费25000元,代垫辅料价值15000元,加工的白酒当地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加工白酒验收入库,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输费用12000元,取得普通发票。
(3)本月内甲酒厂将收回的白酒批发售出7吨,每吨不含税销售额16000元。
(4)从另一酒厂购入粮食白酒800斤(已纳消费税0.4万元),全部勾兑成低度白酒出售,数量1000斤,取得不含税收入90000元。
(5)为厂庆活动特制粮食白酒2000公斤,全部发放职工,无同类产品售价。每公斤成本为15元。
(6)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原材料(免税农产品)腐烂变质,成本50000元(其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4650元)。
(7)将使用过的两辆进口小汽车销售,每辆销售额16万元(原值为14万元),开具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格32万元。
(粮食白酒的消费税固定税额为每斤O.5元,比例税率为25%,特制白酒成本利润率为10%。)
要求:
(1)计算乙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计算乙酒厂应纳增值税。
(3)计算甲酒厂应纳消费税。
(4)计算甲酒厂应纳增值税。
正确答案
计算乙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组成计税价格
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22933.33×25%+8×2000×0.5=38733.33(元)
(2)计算乙酒厂应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25000+15000)×17%=6800(元)
(3)计算甲酒厂应纳消费税
①销售委托加工收回的白酒不交消费税。
②外购粮食白酒勾兑低度酒销售,外购白酒已纳消费税不得扣除。低度白酒应纳消费税。
从量计征消费税=1000×0.5=500(元)
从价计征消费税=90000×25%=22500(元)
③厂庆活动发给职工的粮食白酒,视同销售。
从量计征消费税=2000×2×0.5=2000(元)
从价计征消费税=
④甲酒厂本月应纳消费税=500+22500+2000+11000=36000(元)
(4)甲酒厂应纳增值税
①销项税额=7×16000×17%+90000×
17%=41820(元)
②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数额=
进项税额=30×2000×13%+6800+12000×7%-7126.44=8313.56(元)
③销售使用过的小汽车,售价高于原值的按4%简易办法减半征收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
④甲酒厂本月应纳增值税=41820-8313.56+6153.85=39660.29(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酒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经营粮食白酒、药酒等,此外还生产冰醋酸等产品,2006年8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玉米40屯,每吨收购价3000元,共计支付收购价款11万元,开具了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企业将收购的玉米从收购地直接运往异地乙酒厂生产加工药酒,乙酒厂在加工过程中代垫辅助材料款15000元。药酒加工完毕,乙酒厂未代扣代缴消费税,企业收回药酒取得乙酒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上费3万元、增值税5100元,加工的药酒当地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本月内企业将收回的60%药酒批发售出,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在当月税款的纳税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申请通过认证,且已申报抵扣。
(2)当月用自产酒精连续生产冰醋酸,领用酒精成本10万元,生产出冰醋酸20吨,本月对外销售12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6万元。
(3)将当月试生产的1000公斤粮食白酒用于招待客人,账面单位成本每公斤10元,该粮食白酒无同类产品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甲酒厂已销售的药酒应纳消费税( )。
A.18000元
B.16666.67元
C.23973.33元
D.26130.27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甲酒厂已销售的药酒应纳消费税=180000×10%=18000(元)
注册税务师受托对某企业进行纳税审核,发现该企业某月份将在建工程部门领用的原材料20000元,计入生产费用,经核实当月期末材料结存成本为50000元,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为80000元,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为120000元,本期销售成本发生额为200000元,则注册税务师采用“按比例分摊法“计算的分摊系数为( )。
A.0.08
B.0.05
C.0.04
D.0.044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不得计入生产成本;此错误已经影响到产成品、在产品库存和当期销售成本,所以应当合理分摊多级生产成本金额;分摊率=20000÷(80000+120000+200000)=0.05。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生产量大于销售量
B.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C.生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使总生产成本成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
D.生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从而使销售收入成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E.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1)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2) 生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使总生产成本成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
(3) 生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从而使销售收入成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 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某企业生产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产品完全成本为6.3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若本月产量为1500件,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元。
A.9 450
B.6 750
C.2 700
D.3 2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产品成本总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500元×6.3=9 450元 变动成本总额=1 500元×4.5=6 750元 固定成本=(9 450-6 750)元=2 700元
确定建筑产品价格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用公式表示正确的有()。
A.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B.单位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工程费单价)+措施费
C.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企业管理费+措施费+有关的其他费用
D.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E.
正确答案
A, B, D, 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确定建筑产品价格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1)每一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要素(假定建筑产品)的直接工程费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日工资标准)
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
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用量×台班单价)
(2)单位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工程费单价)+措施费
(3)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5)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预备费+有关的其他费用
中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外单位将A货物加工成B货物, B货物为应税消费品,B货物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下列各项应计入B货物成本的是( )。
A.货物的实际成本
B.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加工费
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
D.受托单位代收代史的消费税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应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在委托加工货物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的情况下,受托单位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在“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的借方反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