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共7172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由强到弱:Zn>Fe>Cu,而离子的氧化性却是:Fe3+>Cu2+>Zn2+,故A正确;
B.因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则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
C.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过程无关,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故C正确;
D.反应吸热或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故D错误.
故选BD.
大气污染问题已成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有人想利用2CO(g)+SO2(g)⇌2CO2 (g)+S (g)△H=+8.0kJ/mol的反应来减少污染,使用新型催化剂加快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2CO(g)+SO2(g)⇌2CO2 (g)+S (g)△H=+8.0kJ/mol,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又由于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的大小不变来解答,故选:B.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还可以同等程度的增大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B错误;
C、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实现的,故C正确;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和催化剂的使用与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研究发现某些金属离子如Fe3+、Cu2+等对H2O2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了比较MnO2与Fe3+和Cu2+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或者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3)加入0.10mol MnO2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mL.反应放出气体所需时间约为______min.
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D>C>B>A.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
④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可通过生成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比较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效果要排斥阴离子的干扰,故答案为: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检验气密性可通过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可用生成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行判断,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①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②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反应结束,生成气体的体积最大为60ml,故答案为:60mL;4min;
③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④根据方程式计算
2H2O22H2O+O2↑
2mol 22.4L
n(H2O2) 0.06L
n(H2O2)==0.00536mol,所以c(H2O2)=
=0.11 mol•L-1,
故答案为:0.11.
解析
解:(1)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可通过生成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比较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效果要排斥阴离子的干扰,故答案为: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检验气密性可通过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可用生成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行判断,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①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②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反应结束,生成气体的体积最大为60ml,故答案为:60mL;4min;
③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④根据方程式计算
2H2O22H2O+O2↑
2mol 22.4L
n(H2O2) 0.06L
n(H2O2)==0.00536mol,所以c(H2O2)=
=0.11 mol•L-1,
故答案为:0.11.
据报道,美国俄亥冈大学的化学家已经找到名为trans的铁系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能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该催化剂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的特点: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使反应有新的进行途径,故A正确;
B、催化剂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故B错误;
C、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限度,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加不加催化剂,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均要破坏,故D错误.
故选A.
工业制硫酸中一步重要的反应是:SO2在400~500℃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2SO2+O22SO3,其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该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A、使用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故A正确;
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该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100%的转化,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存在SO2、O2、SO3三种物质,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使反应进行,故C错误;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看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但可以缩短建立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
C、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历程中参与化学反应,但是反应后会再生成,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A错误;
B、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原本不能发生的反应得以发生,故B错误;
C、催化剂降低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
D、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D正确;
故选D.
冰箱致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臭氧)→ClO+O2 ClO+O-→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反应前是氧气,反应后是臭氧,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因此总反应为臭氧在Cl原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故A正确;
B、从方程式可以看出,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故B正确;
C、从方程式可以看出,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而已,故C错误;
D、臭氧在Cl原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Cl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2015秋•无锡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所以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故ab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一样多,故B错误;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故C正确;
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故a、b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一样多,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