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共7172题
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压强、浓度只能改变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不能改变活化能;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降低,但不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原因,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
故选C.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历程,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故A错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但是参加化学反应,最后又生成该物质,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不会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C.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物以及生成物自身的能量有关,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即增大正反应速率的同时,也增大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某种氟氯烃(以A代替其化学式)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O3→AO+O2,AO+O→A+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氟氯烃在反应中的作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反应的两个方程式相加可得到反应为:2O3═3O2,实质上是在氟氯烃的作用下臭氧分解生成氧气,反应前后氟氯烃的性质和物质的量都没有发生变化,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故选C.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①氧化剂;②还原剂;③催化剂;④吸附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飘尘能吸附气体,在SO2会部分转化成SO3的过程中,SO2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飘尘起到了加快反应的作用,其自身的性质和性质都未发生改变,因此,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为反应的催化剂.
故选D.
(1)某化学课外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KI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请完成相关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可选试剂:①0.1mol•L-1KI溶液;②0.1mol•L-1 FeCl3溶液;③FeCl2溶液;④盐酸;⑤KSCN溶液;⑥CCl4.
实验步骤:
①取5mL 0.1mol•L-1 KI溶液,再滴加5~6滴0.1mol•L-1FeCl3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③取其中一份,滴加试剂CCl4,用力振荡一段时间,CCl4层出现紫红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④另取一份,滴加试剂______,现象______,说明______.
(2)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④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这是Fe3+的特殊反应,所以可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就说明Fe3+没有反应完(或KI和FeCl3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故答案为:KSCN溶液; 溶液显血红色; Fe3+没有反应完(或KI和FeCl3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①2H2O2 =2H2O+O2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产生的快慢;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如果分别加入CuSO4和FeCl3,它们的阴阳离子都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的影响,而Fe2(SO4)3 和CuSO4的阴离子相同,排除了阴离子的影响,所以能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故答案为: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排除氯离子的干扰(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②根据反应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气体越多,所以可测的物理量有气体的体积和时间.
故答案为: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解析
解:(1)④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这是Fe3+的特殊反应,所以可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就说明Fe3+没有反应完(或KI和FeCl3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故答案为:KSCN溶液; 溶液显血红色; Fe3+没有反应完(或KI和FeCl3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①2H2O2 =2H2O+O2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产生的快慢;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如果分别加入CuSO4和FeCl3,它们的阴阳离子都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的影响,而Fe2(SO4)3 和CuSO4的阴离子相同,排除了阴离子的影响,所以能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故答案为: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排除氯离子的干扰(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②根据反应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气体越多,所以可测的物理量有气体的体积和时间.
故答案为: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在碘化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①H2O2+2KI+H2SO4==I2 +K2SO4+2H2O
②H2O2+ I2 ==2HIO
③H2O2+ 2HIO== I2 +O2↑+2H2O
(1)H2O2在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编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有人认为单质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
(3)上述反应说明H2O2、I2 、HIO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正确;将②+③可得2H2O22H2O+O2↑,即I2为催化剂。
(3)HIO>H2O2 >I2
在KI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如下:
①H2O2+2KI+H2SO4=I2+K2SO4+2H2O
②H2O2+I2=2HIO
③H2O2+2HIO=I2+O2↑+2H2O
(1)H2O2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A.氧化剂 B.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有人认为上述反应说明了碘单质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__________(填“对”或“不对”),其理由是__________。
(3)上述反应说明H2O2、I2、HIO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对;从反应②、③可看出碘在反应中没有消耗(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在碘的存在下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3)HIO>H2O2>I2
在碘化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①H2O2+2KI+H2SO4=I2+K2SO4+2H2O;
②H2O2+I2=2HIO;
③H2O2+2HIO=I2+O2↑+2H2O
(1)H2O2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_____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有人认为上述反应说明了碘单质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______(填“对”或“不对”),其理由是______.
(3)上述反应说明H2O2、I2、HIO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反应③,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变化为-1→0,化合价升高,H2O2作还原剂,故答案为:B.
(2)从反应②、③可看出碘在反应中没有消耗(反应前后双氧水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在碘的存在下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所以过氧化氢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对;从反应②、③可看出碘在反应中没有消耗(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在碘的存在下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3)由判断氧化性强弱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根据反应H2O2+2KI+H2SO4=I2+K2SO4+2H2O得出:氧化性是H2O2>I2;根据反应H2O2+2HIO=I2+O2↑+2H2O得出氧化性是HIO>H2O2,
故氧化性顺序是:HIO>H2O2>I2,故答案为:HIO;H2O2;I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