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2NO2(g)N2O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⑴所示。请回答:

(1)a点时,v(正)    v(逆)(填“<”、“>”或“=”),X线、Y线中代表N2O4的是   

(2)反应在第10 min达到平衡,则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可用分数表示);

(3)在第25分钟,进行的操作是                 ; 

(4)a、b、c、d四点对应的时刻,NO2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再次平衡时的d点NO2的体积分数比b点时        (填“大”、“小”或“相等”);

(5)假如在第35分钟从容器中移去0.4mol N2O4,并加入适当催化剂使反应在第40分钟达到平衡,请在图⑴中画出从第35分钟以后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并标注所画线条对应的物质。

正确答案

(1)< (1分) Y线;(1分)(2)0.04(2分)   10/9(或1.1)(2分);(3)充入0.8mol NO2;(2分)(4)a<b<d<c (2分) 小(2分)

(5)(2分)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10-25min平衡状态时,X表示的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为(0.6-0.2)mol/L=0.4mol/L,Y表示的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为(0.6-0.4)mol/L=0.2mol/L,X表示的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是Y表示的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的2倍,所以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Y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平衡常数指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根据图读出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3)25min时,c(NO2)瞬间增大,比平衡状态增加了(1-0.6)×2=0.8mol 增大c(NO2),平衡向生成N2O4方向移动(4)从a到b,c(NO2)增大,c点和d点分别是增大c(NO2)后未达到平衡的点和平衡时的点,所以c点c(NO2)大于d点,二氧化氮浓度越大颜色越深,故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cdba;由图可知,10-25min及35min之后X、Y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则相应时间段内的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点NO2的体积分数比b点时小,(5)如图。

看懂图象:①看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②看线(即弄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义);④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⑤看定量图          

象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 5 mL 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正确答案

(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②镁片逐渐溶解;③烧杯中析出晶体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3)Mg+2H===Mg2+H2↑ (4)小于

由于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而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析出Ca(OH)2晶体。反应放热,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Mg2+H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课外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1)实验2和3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影响规律是______.

(2)实验______(填实验序号)之间进行比较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能体现该影响因素的实验序号是______.

(4)在实验4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金属消失的时间小于125s.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实验2和3中,除了铁的形态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故答案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固体物质的表面积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2、4中只有硫酸浓度不同,其它反应条件完全相同,说明实验1、2、4之间是进行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1、2、4;

(3)由表中数据可知,除了条件浓度、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还探究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实验4和5,只有温度不同,目的为了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反应温度;4和5;

(4)在实验4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因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铜与铁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金属消失的时间小于125s,

故答案为:因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铜与铁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EF;EF

(2)AC

(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答案合理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4分)可逆反应2A(g) B(g)(放热反应)从反应开始至建立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外界条件指的是温度、压强、浓度和催化剂)使平衡发生了移动至新的平衡,该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用c表示)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各图,指出导致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平衡移动的方向:

正确答案

(每空0.5分)

图像A中物质A的浓度增大,B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是通过升高温度实现的;图像B中A、B的浓度瞬间增大,说明压缩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像C中A、B的浓度瞬间减小,说明扩大容积,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像D中物质B的浓度瞬间减小,A不正确,说明是减小生成物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能源.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已知:CO(g)+H2O(g)⇌H2(g)+CO2(g)△H=a kJ•mol-1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1)a______0 (填“<”或“>”).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的转化率将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在427℃时进行,且CO、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1mol/L,在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

(3)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______mol;b=______.

正确答案

(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0,

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正反应速率增大,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2)到达平衡时转化率最大,令平衡时CO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CO(g)+H2O(g)⇌H2(g)+CO2(g)

开始(mol/L):0.01    0.01     0      0

变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0.01-x   0.01-x     x      x

=9,解得x=0.0075

故CO的转化率为×100%=75%

故答案为:75%;

(3)由表中数据可知,t1时刻,△n(CO)=1.2mol-0.8mol=0.4mol,根据方程式CO(g)+H2O(g)⇌H2(g)+CO2可知,△n(H2O)=0.4mol,故此时n(H2O)=0.6mol-0.4mol=0.2mol,t2时刻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t1时刻反应达平衡,

             CO(g)+H2O(g)⇌H2(g)+CO2(g)

开始(mol):1.2     0.6      0      0

变化(mol):0.4     0.4      0.4    0.4

平衡(mol):0.8     0.2      0.4    0.4

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1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令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则:

              CO(g)+H2O(g)⇌H2(g)+CO2(g)

开始(mol):0.6    1.2      0      0

变化(mol):y       y        y      y

平衡(mol):0.6-y   1.2-y     y       y

所以=1,解得y=0.4,

故答案为:0.4,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I.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υ[mol/(L•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如下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3)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______.

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            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质的量浓度                   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

Ⅱ.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观察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3)加入0.01mol MnO2粉末于6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V mL.

①放出mL气体时所需时间为______min.

②该H2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

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I(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KMnO4和 H2C2O4,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能把草酸氧化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故答案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温度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所以浓度的改变是反应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反应物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4)根据v=,推倒得v×△t=△C,所以阴影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故选AD;

Ⅱ(1)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生成的快慢;将FeCl3改为Fe2(SO43,两种物质的阴离子相同,只有阳离子相同,判断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故答案为: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根据v=,知需要测量的是气体的体积和时间,故答案为:分液漏斗;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①分析图象知,为1min;故答案为:1min;

②设H2O2溶液的浓度为x mol/L

             2H2O2     2 H2O+O2

                2                22.4L

              xmol/L×0.06L      0.06L

x=0.09

 故答案为:0.09mol/L

③图象斜率的大小反映反应速率快慢,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D>C>B>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

(2)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1)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降低了活化能;

(2)pH约为6,则电离生成氢离子,溶液显酸性,其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故答案为:H2O2⇌H++HO2-

(3)实验①和②的浓度不同,则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便于比较,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一个变量来比较,

则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

故答案为: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

(4)由图可知,⑤的反应速率最大,④的反应速率最小,结合实验方案可知,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故答案为: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

(4)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2~3 min;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3 min时温度高

(2)4~5 min;因为4~5 min时H+浓度小

(3)AB

(4)0.1 mol/(L·mi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黏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________(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 ℃,4 h     B.80 ℃,2 h

C.60 ℃,4 h  D.40 ℃,3 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 ℃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增大乙醇的浓度 加热及时蒸出产物

(2)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 冷凝效果不好,部分产物挥发了

(3)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或造成环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任填两种) (4)①C ②发生了副反应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以增大乙醇的浓度或加热及时蒸出产物等。

(2)因乙酸、乙醇都易挥发,而图中装置竖直导管太短,冷凝效果不好,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产率偏低。

(3)浓H2SO4除具有催化作用外,还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因此可能造成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原料炭化等。

(4)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同一反应时间60 ℃时的转化率远大于40 ℃而接近80 ℃,所以60 ℃时最合适,而以同一反应温度下的不同时间来看,4小时转化率已较高,接近6小时的转化率,故选C。

②当反应温度达120 ℃时反应选择性降低,则说明发生了副反应。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平衡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