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共26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材料:江门市郊的礼乐街道办事处半个世纪来与当地农民致力于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在营造农田林网的过程中,当地农民采取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办法,实行用材林与经济林结合,注意充分利用大小围堤.道路.河堤两旁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种植水松.落羽杉.竹子.蒲葵.荔枝.番石榴等经济树木,并结合套种.种植香蕉.木瓜.芋.姜.葛.花生和豆类等短期作物,这样既造成多层次的林相,又可在短期内取得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赞誉为“人与自然界的最佳结合物”;被我省评为“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区”;并成为江门八景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______.
(2)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以下哪些问题______
A.宗教信仰 B.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
C.社会习惯和法律制度 D.自然生态系统规律
(3)上述材料中,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______.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___________.(举2个例)
正确答案
解:(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因此,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都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3)上述材料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如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酶工程的原理可以用于沼气工程中对菌群的控制;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
(1)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B.C.D
(3)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4)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酶工程的原理可以用于沼气工程中对菌群的控制;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
解:(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因此,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都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3)上述材料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如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酶工程的原理可以用于沼气工程中对菌群的控制;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
(1)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B.C.D
(3)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4)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酶工程的原理可以用于沼气工程中对菌群的控制;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请回答下列生物工程的问题。
Ⅰ.上图中甲和乙是不同生物基因的结构示意图。科学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抗虫棉。请判断抗虫基因属于图甲和图乙中所示的哪种类型________。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Ⅱ.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根据眼虫的特点,可知高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杂交实验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①的细胞中最好应有细胞器____。由①诱导形成②的过程称为____。
(2)③过程所用的酶是____。
(3)④过程除了用电刺激等物理法外,还可以用化学法进行诱导,常用的诱导剂为____。
(4)⑤过程需要满足的条件除营养、温度和pH外,还需要____和____。
(5)若①⑤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A、2B,则融合的胚胎细胞⑥的染色体数为____。
Ⅲ.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
正确答案
I.图甲 农杆菌转化法
Ⅱ.(1).叶绿体 脱分化(或去分化) (2).纤维素酶、果胶酶 (3).聚乙二醇(或PEG) (4).无菌、无毒的环境 (适宜的)气体环境 (5).2A+2B
Ⅲ.系统整体性原理
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壤。目前科学家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_____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3)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________结构。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
(4)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必须经过________过程才能形成胚状体或丛芽。
正确答案
(1)食物链
(2)协调与平衡
(3)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双螺旋 DNA分子杂交技术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和再分化
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___________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
(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______________。
(5)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水稻和大豆 15
(3)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
(5)(写出2个合理答案即可)
①.作为饲料养猪;
②.作为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
③.在直燃锅炉中进行充分彻底的燃烧,最大限度地转换成电能
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
(1)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__________。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_________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等特点。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或原养殖家畜的数量,只要求答出一项)
(4)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挽救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渔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是__________,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比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
(4)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
(5)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
(2)物种多样性
(3)分解者;无成型的细胞核
(4)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5)环境容纳量(K值)
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
(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上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
(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食物链(两条)。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正确答案
(1)如下图
(2)绿藻→轮虫→鱼,黑藻→鱼→鸭
(3)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
江苏某县地处水乡,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是当地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请分析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部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开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
(2)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农业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______。
(3)该农业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_______。
(4)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看,该农业生态系统与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相比不易发生虫害的原因是_______,请说出两种根据生物学原理防治害虫的方法:_______。
正确答案
(1)桑等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蚕、畜、禽
(2)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
(3)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投入)
(4)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天敌防治、激素防治,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
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图中有食物链_________条。
(2)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
(4)该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原理有_________等(写出一个即可)。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可持续等特点。
正确答案
(1)3
(2)人、鸡、鸭、猪
(3)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4)物质循环再生;少消耗、多效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