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的研究与应用
- 共307题
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用蛋白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进行对照,A错误;
BC、除了自变量(加酶和不加酶)外,其他因素如洗衣粉用量、污渍种类和洗涤方式、温度等无关变量全部相同且适宜,BC正确;
D、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即相同时间内去污程度越佳,说明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越佳,D正确.
故选:A.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但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受水温影响较大.请回答下列与加酶洗衣粉相关的问题
(1)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
(2)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比较的实验记录.
①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有:______,因变量为______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
A.棉织品 B.毛织品 C.脂纶织品 D.蚕丝织品
(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采用H2O2及H2O2酶为实验材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请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50℃时,当该碱性蛋白酶含量达到0.6%时,该加酶洗衣粉去污力变化不大,即其最适含量是0.6%;
(2)①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有: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因变量为洗净所需时间.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使酶失活;
(3)毛织品、蚕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催化分解,故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4)H2O2受热易分解,故不宜采用H2O2及H2O2酶为实验材料;
(5)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故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均可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0.6;
(2)①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洗净所需时间;酶失活;
(3 )BD;
(4)H2O2受热易分解;
(5)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解析
解:(1)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50℃时,当该碱性蛋白酶含量达到0.6%时,该加酶洗衣粉去污力变化不大,即其最适含量是0.6%;
(2)①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有: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因变量为洗净所需时间.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使酶失活;
(3)毛织品、蚕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催化分解,故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4)H2O2受热易分解,故不宜采用H2O2及H2O2酶为实验材料;
(5)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故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均可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0.6;
(2)①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洗净所需时间;酶失活;
(3 )BD;
(4)H2O2受热易分解;
(5)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实验变量为不同的温度,同时要满足单一变量原则,A正确;
B、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在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可以说明加酶洗衣粉在45℃时比30℃时洗涤效果好,但不能说明45℃为最适温度,C错误;
D、比较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但不能得出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D错误.
故选:A.
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时,水温过低会影响洗涤效果,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洗涤效果,A正确;
B、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结构,B错误;
C、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成分,C错误;
D、升高水温可以使酶的活性发挥出来,但这不是低温影响洗涤效果的原因,D错误.
故选:A.
在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时,往往采用同一型号的小容量自动洗衣机洗涤衣物,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了能均衡无关变量,实验中最好用同一型号的小容量自动洗衣机进行洗涤,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洗涤时间、洗涤力度等无关变量.
故选:A.
下列有关酶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棉、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所以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棉、麻制品的衣物蓬松柔软,A正确;
B、由于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对有机溶剂、高温、强酸、强碱条件非常敏感,会失去活性,B错误;
C、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但与溶解氧无关,因为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
D、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但固定时可能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D正确.
故选:AD.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泡于含洗衣粉的水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①切勿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料.②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检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某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实验(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用图2的曲线表示.
①该实验中,温度、pH分别属于______变量、______变量.
②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
③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作为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为什么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通过对照的方法来证明洗衣粉中是否含有酶,若含有酶两组的实验效果不同,A组的效果要强于B组的效果,若不含有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2)①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pH为无关变量.
②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45℃,高于或低于45℃,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③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④蛋白酶活性越强,蛋白膜消失的时间越短,因此可以用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4)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是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
故答案为:
(1)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或检验该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否有活性)
(2)①自 无关 ②45℃
③75℃时酶的空间结构已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④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
(3)丝质和毛质衣物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物
(4)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
解析
解:(1)通过对照的方法来证明洗衣粉中是否含有酶,若含有酶两组的实验效果不同,A组的效果要强于B组的效果,若不含有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2)①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pH为无关变量.
②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45℃,高于或低于45℃,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③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④蛋白酶活性越强,蛋白膜消失的时间越短,因此可以用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4)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是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
故答案为:
(1)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或检验该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否有活性)
(2)①自 无关 ②45℃
③75℃时酶的空间结构已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④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
(3)丝质和毛质衣物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物
(4)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冶的叙述,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其中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A错误;
B、该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B正确;
C、pH会影响酶的活性,pH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地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
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洗涤毛料、羊毛等成分的衣物,并且洗衣粉用量也会影响洗涤的效果,D错误.
故选:B.
针对厨房油垢的去污产品中主要含有哪种酶制剂(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厨房油垢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根据酶的专一性,去污产品中主要含有脂肪酶的酶制剂.
故选:B.
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更好,这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比用沸水和冷水的洗涤效果都好,比较的是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性变化,自变量是温度.洗衣粉中的酶在冷水中其活性受到抑制,在最适温度前,随温度的升高其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活性降低,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因此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洗涤效果更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故选:A.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具有催化效率高的特点,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故A正确.
B、“加酶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也有关,因为酶的活性和温度酸碱度的有关,酶具有专一性;故B错误.
C、消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嚼服后会失去疗效;故C正确.
D、酶大多数是蛋白质,高温条件下易失活,应保存在低温条件下,抑制酶的活性;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用加酶洗衣粉手洗衣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容易失活,所以加酶洗衣粉有保质期不能长久使用,A错误;
B、一般来说,全羊毛与丝织品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是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羊毛与丝织品,B正确;
C、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是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C正确;
D、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用温水浸泡衣物可以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加快洗涤,D正确.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酶洗衣粉就是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A错误;
B、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B错误;
C、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和能忍受表面活性剂,但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仍然会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
D、普通洗衣粉缺少酶,含有较高的氮和磷,会污染环境,D错误.
故选:C.
某洗衣粉包装上注明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则该洗衣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洗去衣物上的菜油渍和血渍主要成分分别为脂肪、蛋白质,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则衣物容易洗干净,A正确;
B、纯棉衣物的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酶和脂肪酶对纤维影响不大,B错误;
C、羊毛、真丝衣物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会被蛋白酶分解,C错误;
D、沸水会使蛋白酶和脂肪酶失去活性而不能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热水溶解洗衣粉时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
B、实验的因变量是洗涤效果,可以用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表示,B正确;
C、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PH影响较大,普通洗衣粉受PH影响较小,因此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致,D正确.
故选:B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