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的研究与应用
- 共307题
某同学在探究温度或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以及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除自变量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操作完全正确,获得了下面三个坐标曲线,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有人为了检验果胶酶的化学本质,分别在果胶酶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进行有关鉴定操作,其结果分别应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加入二苯胺试剂后不反应,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变为紫色,这是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结果.
故选:C.
以下是”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实验,请回答:
(1)在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分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方法: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则观测指标是______.请在方框内设计该实验结果的记录表格.(观测指标的单位用mL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实验变量为:pH值,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减小了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则观测指标是苹果汁的体积(或苹果汁的量、果汁量),记录表格如下:
故答案为:(1)方法二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或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2)苹果汁的体积(或苹果汁的量、果汁量)
解析
解:(1)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实验变量为:pH值,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减小了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则观测指标是苹果汁的体积(或苹果汁的量、果汁量),记录表格如下:
故答案为:(1)方法二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或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2)苹果汁的体积(或苹果汁的量、果汁量)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以保证反应温度为设定的温度,A正确;
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B正确;
C、分析数据,在50℃时果汁量最大,所以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在50℃左右,要在45~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C错误;
D、高温可以使酶失活,由表格数据温度超过70℃后果汁量增多可以看出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D正确.
故选:C.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分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中的问题.
(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______和______.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最适pH”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的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哪一种方法更科学?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分析图中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是______.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①课题二,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实验自变量为:pH值.分析两种方法可知方法二比较科学,因为其操作能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
②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澄清度.根据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可得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甲.甲图中曲线最高处对应的横坐标上的点标上m,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出汁率 澄清度
(2)①方法二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环境(或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②果汁体积(或果汁澄清度) 甲 如下图所示:
解析
解:(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①课题二,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实验自变量为:pH值.分析两种方法可知方法二比较科学,因为其操作能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
②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澄清度.根据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可得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甲.甲图中曲线最高处对应的横坐标上的点标上m,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出汁率 澄清度
(2)①方法二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环境(或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②果汁体积(或果汁澄清度) 甲 如下图所示:
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
[ ]
正确答案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下列哪一种不是果胶酶
[ ]
正确答案
果胶酶能将植物组织内的果胶分解成
[ ]
正确答案
在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
正确答案
果胶酶常在0~4℃下保存。其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科研人员发现影响霉菌产生果胶酶的因素很多,并且它们之间还可能相互影响.图甲、乙、丙是相关实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甲图可以看出,酶的最适温度是30℃,所以科研人员在研究碳源浓度对酶产量的影响时,应设定的培养温度是30℃,A正确;
B、根据甲图可以看出,酶的最适温度是30℃,如果将温度设定在5℃,由于酶的活性很低,对反应的催化作用就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B正确;
C、据图分析可知曲线中影响的是酶的产量的因素有温度、碳源浓度以及氮源浓度,而不是影响的酶的活性,C错误;
D、在生产中他们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各个变量都设定为最适条件,却发现酶的产量不 是最高的,要想继续探究最佳的培养条件,他们该如何进一步进行实验:将各种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逐一组合,依次实验,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会影响实验结果,pH、温度要相同且适宜,A错误;
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B错误;
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是变量,而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无关变量,C错误;
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D正确.
故选:D.
下列不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等,但是水不会影响酶的活性.
故选:A.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试管中恒温处理后再混合,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A正确;
B、红细胞的洗涤过程应该用生理盐水洗涤,不能用蒸馏水洗涤,B错误;
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普通培养基没有选择功能,应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尿素分解菌,C错误;
D、SDS-凝胶电泳法常用来进行鉴定蛋白质的纯度,D错误.
故选:A.
果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饮料,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果胶酶.请根据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A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
a.用搅拌器制苹果泥,适量且等量的注入到编号为1、2、3、4、5、6的6支试管中;
b.分别向这6支试管依次注入适量且等量的果胶酶溶液,并混合均匀;
c.将6支试管分别放入25℃、30℃、35℃、40℃、45℃、50℃的恒温水浴保温10min;
d.过滤,比较获得果汁的体积.
①上述实验中步骤有一处明显不严谨,请改进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缺乏对照,应补充一组果泥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
(2)B同学探究的是35℃和45℃下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他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控制______等因素保持不变(列举两个).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请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画出曲,并得出结论.
曲线:______,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上述实验中步骤有一处明显不严谨,应先将果泥和果胶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
②该实验不需要补充一组果泥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作为对照,因为A同学的实验中已设置了相互对照.
(2)B同学探究的是35℃和45℃下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他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控制PH、果泥量、反应时间等等无关变量保持不变.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35℃下,最适酶浓度是0.6%,45℃下,最适酶浓度是0.4%;在相同的酶浓度下,35℃时果胶酶活性较45℃时高.
故答案为:
(1)①应先将果泥和果胶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
②不需要,A同学的实验中已设置了相互对照
(2)PH、果泥量、反应时间等
(横、纵坐标分别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标出刻度及曲线上的标点、画出2条曲线、标明曲线名称)
结论:35℃下,最适酶浓度是0.6%,45℃下,最适酶浓度是0.4%;在相同的酶浓度下,35℃时果胶酶活性较45℃时高
解析
解:(1)①上述实验中步骤有一处明显不严谨,应先将果泥和果胶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
②该实验不需要补充一组果泥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作为对照,因为A同学的实验中已设置了相互对照.
(2)B同学探究的是35℃和45℃下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他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控制PH、果泥量、反应时间等等无关变量保持不变.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35℃下,最适酶浓度是0.6%,45℃下,最适酶浓度是0.4%;在相同的酶浓度下,35℃时果胶酶活性较45℃时高.
故答案为:
(1)①应先将果泥和果胶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
②不需要,A同学的实验中已设置了相互对照
(2)PH、果泥量、反应时间等
(横、纵坐标分别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标出刻度及曲线上的标点、画出2条曲线、标明曲线名称)
结论:35℃下,最适酶浓度是0.6%,45℃下,最适酶浓度是0.4%;在相同的酶浓度下,35℃时果胶酶活性较45℃时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