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共2167题
一同学在拱桥最高处面向南,她发现桥下正西方向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已知拱桥面长为6m,小朋友离拱桥低端距离4m,到达小朋友处,她用了5秒,求她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知同学的位移X==2
m,平均速度V=
=
答:平均速度为
火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α起动,由甲站出发随后再以加速度β运动而停止于乙站.设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d,则:
(1)由甲站到乙站共经历多少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率为多少?
(3)车速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运动最大速度为vm,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
故总运动时间为:
t=…①
总位移为:
…②
由①、②解得:
经历时间:
平均速率:
最大速率:
答:(1)由甲站到乙站共经历多少时间为;
(2)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3)车速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
一辆汽车以3m/s的初速度匀加速沿直线行驶,6s后速度达到9m/s,那么该车在这6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3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 m/s.
正确答案
6
6
解析
解:平均速度为
3s末的瞬时速度恰好为6s内的中间时刻,故3s末的瞬时速度v=
故答案为:6,6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
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全程位移为s,前的时间
;
后用的时间:
则平均速度.
代入数据解得:m/s
答: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
运动员跑步从最大速度减速到静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运动员每1s前进的距离为8m、6m、4m、2m、1m,求运动员前3s和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运动员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运动员前3s和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6m/s、4.2m/s.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小;
而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大.
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
故选:BD.
关于瞬时速度、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平均速度是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
B、匀速直线运动的是速度不变的运动,故其平均速度与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B正确;
C、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
D、物体做直线有往返的运动时,路程和位移大小不相等,故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某人早上7:50从A处沿直线开始散步,9:10分回到A处,散步的总路程是2400m.则此人散步的总时间是______s,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正确答案
4800
0
解析
解:从上7:50到9:10,总时间就是80分钟,即4800s,人散步的总时间是4800s;
平均速度是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于人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所以位移是零,那么平均速度也就是零.
故答案为:4800;0.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了12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了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前120m位移的时间为:t1==
s=40s
后60m位移的时间为:t2==
s=30s
所以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
m/s=2.6m/s
答: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6 m/s.
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一般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
B、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都有大小和方向.故B错误.
C、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C正确.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中运动的快慢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