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下图为局部经纬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一年中的气温最高月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

(2)洪涝灾害是甲区域所在国的最大天敌,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乙区域的气候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4)丙区域的气候特征与同纬度同类气候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点?

正确答案

(1)5月(雨季来临前一个月) 太阳高度大;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

(2)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易产生洪灾;该国又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洼地多,易结水成涝

(3)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最大因素;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充分,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

(4)气温的日、年较差较小降水比较均匀海洋性显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Ⅰ为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反映图Ⅰ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Ⅲ反映图Ⅰ对应的湖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图 Ⅰ                       图Ⅱ                    图Ⅲ

(1)图Ⅰ的河流流向是          ;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              

(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Ⅲ a、b中的      ,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正确答案

(1)由南向北流     背斜

(2)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3)  逆水航行

(4)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

(1)根据甲图等高线形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定河流由南向北流。根据乙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2)P处建大坝,位于Q的上游地区,则对Q处河流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使得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上游河段泥沙在大坝内淤积一些,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小。

(3)从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河水对河床的东岸冲刷明显,河流由南向北流,即受到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则S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当该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时候为夏季,夏季地中海气候区高温少雨,则湖泊的水量小,蓄水范围接近图Ⅲ中的a;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为顺时针流动,则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为逆水航行。

(4)R地的纬度高于40度,在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

(1)环节:地表径流

成因:②、③处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

(2)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

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甲处

原因: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

(4)⑤地为海啸   ⑥地为滑坡、泥石流

(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河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②为河口三角洲;③为冲积扇,均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由此可知,水循环尤其是地表径流会塑造地表形态。

(2)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将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由于植被减少,蒸腾作用减弱,降水也会减少,气候将变得干旱,气温日、年较差均增大。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

(4)⑤地位于沿海,地震易引发为海啸,⑥地位于高山地区,坡度陡,地震易引发为滑坡、泥石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分析图示区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过地心的直线与地面相交的两点称为对跖点,据此假设过地心的直线束与地面相交所对应的区域为对称区域,那么图示对称区域的地理特征是(2分) (    )

正确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1分)有春汛和夏汛(1分)有结冰期(1分)含沙量较小(1分)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2分)。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2分),易引发洪涝灾害。

(3) B(2分)

试题分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地区,集中在东北平原与长白山北部地区。图中的A河为松花江,概述其水文特征主要从位、流、沙、冰、汛等方面进行即可。

第(2)题,图示区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与其气候及地势、地形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这都造成了这里洪灾频发

第(3)题 根据图中所在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按照对跖点的对称知识即可完成与本区域对称是在西经60,南纬42度附近,这里应该是位于西半球、大西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在此的同时还要求考生对相应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等难度的基础题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示意的水循环类型为         。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任选一处指出其地貌类型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4分)

(2) 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将对当地河流的水文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出地理环境的什么基本特征。(3分)

(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2分)

(4) 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4分)

正确答案

(1)海陆间循环  (1分)

②三角洲 (1分)河流进入下游平原,河面展宽,流速减缓,(1分)其携带的泥沙在沿海沉积而成。(1分)

③冲积扇(洪积扇) (1分)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1分)

(2)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1分)水量季节变化增大。(1分)

体现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分)

(3)甲处(1分) 原因: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1分)

(4)⑤地为海啸(2分)    ⑥地为滑坡、泥石流(2分)

试题分析:

(1)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属于海陆间水循环。②为河流入海口处,随着地形变平坦,河面展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而形成的河口三角洲,③为河流出山口,在山麓由于地形变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即冲积扇(洪积扇)。

(2)植被破坏后,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并且影响到气候,会使得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增大,加上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一个自然要素的改变,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的改变,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容易发生透水事故;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4)⑤位于沿海地区,若丙处发生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灾害;⑥位于陡坡地带,若发生地震,会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①②③④⑤四个水域中,属于湖泊的是       ;属于陆间海的是            

(2)①②③④⑤四个水域中,海水盐度最小的是   ;原因是                                 

(3)乙处河流是否有凌汛现象,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甲港口是               (填港口名称),其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是                     

                                               

正确答案

(14分)(1)⑤(1分);③(1分)

(2)①(1分);地处高纬,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大量淡水注入;海区封闭,与外界交流少(3分)

(3)是(1分) 河流地处高纬,有结冰期;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2分)

(4)摩尔曼斯克港(1分);沿海平原地形,便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天然的深水航道;港区为海湾地貌,风浪较小;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终年不冻。(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            ,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         (填南或北)欣赏到。(4分)

(2)城市①比贵阳纬度位置高,但夏季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请从自然角度说明(10分)

(3)乙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请用图中数据等信息资料进行说明。(12分)

正确答案

(1)秦岭(2分) 南(2分)。

(2)地处长江河谷地带,地势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扩散(3分);夏季受副高控制,晴多雨少,太阳辐射强,气温高(3分);地处夏季风背风坡(2分),焚风效应明显(2分)。

(3)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低平(2分);冬季气温在0℃以上,有利于农作物越冬(2分);夏季平均气温接近30℃(2分),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2分),这种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利于作物生长(2分);长江及其支流可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可缓解旱情。(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意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纵剖面

材料二  2006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44.5万亩,枸杞干果产量5.8万吨,年产值超过10亿元。贺兰山东麓已成为枸杞产业带。枸杞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旱、怕水渍。

(1)描述图中沉积物分布特点。(4分)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12分)

(3)简述该地形区种植枸杞优越的自然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1)呈半环状分布(2分) 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2分)

(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2分) 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2分) 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2分) 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2分) 出山口后坡度降低,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 河流发育在上凸的扇面之上(2分)

(3)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2分)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积累(2分)

属冲积扇地形,有一定坡度,利于雨季排水(2分)

沙质土壤,透水透气性好,利于枸杞生长(2分)

位于山麓地带,地下水资源较丰富(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 分) 南非是非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 5000 万,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物等初级产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非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南非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商品值” (左图)及“南非对中国出口商品构成” (右图)(统

计时间:2012年1-9月份)

(1)南非的地形以        为主,平原面积狭窄,主要分布在          。(4分)

(2)奥兰治河上游流量季节变化  (大、小),下游流经       气候区,支流少、流量小。(4分)

(3)南非东岸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流,德班计划耗资约2000万美元,利用沿岸洋流发电,该项目的意义是该能源具有                      等特点。(6分)

(4)据材料二可知,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对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            ;南非对主要贸易伙伴普遍存在贸易逆差(即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主要原因是                                                        。(8分)

(5)据统计,2011年有近200家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说出南非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高原  沿海(4分)

(2)大  热带沙漠(4分)

(3)暖(2分)  可再生 无污染(顺序可颠倒,4分)

(4)中国  矿砂、矿渣及矿灰(4分)

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价值较低;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工业体系不完善,多种工业产品依赖进口。(4分)

(5)较低的土地价格;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便利的海陆交通。(任意3点6分)

试题分析:

(1)由图中等高线可看出,南非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故地形以高原为主;沿海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分布有狭窄的平原。

(2)奥兰治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故上游流量季节变化大;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高温少雨,支流少,流量小。

(3)南非东岸为厄加勒斯暖流;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将洋流作为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优点。

(4)由左图可知,南非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值均是最大的,即中国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由右图可知,南非对中国出口的矿砂、矿渣及矿灰比重超过60%,比重最大;南非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又由于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体系不完善,多种工业产品依赖进口,从而产生贸易逆差。

(5)南非属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资源、地价、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读某区域河流封冻等日数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图中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4分)

(2)说出图中B处河流封冻日数H的取值范围以及该区域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6分)

(3)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10分)

(4)近年来我国停止了该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说明河流封冻期比同纬度短。原因: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比同纬度高,所以河流封冻期短。(4分)

(2)  160<H<180  季节性融雪水    雨水(6分)

(3)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的凌汛;河流交汇,来水量大。(10分)

(4)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6分)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A处为大兴安岭东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比同纬度高,所以河流封冻期短,等值线向北凸出。

(2)、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可以读出160<H<180 ;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个较大的汛期(春汛和夏汛),故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季节性融雪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3)、结合图中经纬度可以判定C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在冬春季会发生凌汛,导致河水泛滥,形成大面积沼泽。

(4)近年来我国停止了该地区的农垦项目,主要是为了保护这里的湿地资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