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在玻璃砖的右侧且与MN垂直.一束复色光沿半径方向与OO′成θ=30°角射向O点,已知复色光包含有折射率从n1=到n2=的光束,因而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

(ⅰ)求彩色光带的宽度;

(ⅱ)当复色光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将变成一个光点,求θ角至少为多少?

正确答案

(ⅰ)由折射定律

n=,n2=

代入数据,解得:

β1=45°,β2=60°

故彩色光带的宽度为:Rtan45°-Rtan30°=(1-)R

(ⅱ)当所有光线均发生全反射时,光屏上的光带消失,反射光束将在PN上形成一个光点.即此时折射率为n1的单色光在玻璃表面上恰好先发生全反射,故

sinC==

即入射角θ=C=45°

答:(ⅰ)彩色光带的宽度为(1-)R;

(ⅱ)当复色光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将变成一个光点,θ角至少为4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正确答案

(1)光线射入棱镜位置如下图所示

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的位置。

(2)光线射入棱镜位置如下图所示

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的位置。

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由已知条件及①式得r=30°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1)所示。

设出射点为F,由几何。系可得。           ③

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的位置。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2)所示。

设折射光线与AB的交点为D。

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点的入射角=60°。   ④

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则。    ⑤

由⑤和已知条件得.⑥因此,光在D点全反射。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由几何关系得

.⑦.⑧联立③⑦⑧式得.即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的位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7分) 麦克斯韦在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揭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

(1)一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电场横波图象如图1所示.求该光波的频率.

(2)图2表示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 = 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求射出的点的位置(要求作出光路图,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正确答案

(1)

(2)

(1)    

(2)

①法线右侧  ②左侧

  全反射

在E点出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位于透明液体之中,镜面水平向上放置,一细束光线竖直向下射来,穿过液体射到平面镜上,现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动角,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面处分成两束,这两束光线恰好垂直,求;

(1)该液体的折射率;

(2)要使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面处恰好发生全反射,平面镜由镜面水平向上的位置绕水平轴转动的角度(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正确答案

此题要特别注意平面镜绕水平轴转动角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然后依题意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面处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图3分)

据折射定律可求得该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

                             (3分)

(2)要恰好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3分)

平面镜由镜面水平向上的位置绕水平轴转动的角度为:

                     (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光线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若光线与介质表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32

光线从真空入射到介质时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30°,所以折射率n=sin60°/sin30°=1.732.

下一知识点 : 折射率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光的折射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