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车做同向直线运动,初始相距S0=10m.已知甲车在前以速度v=4m/s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以初速度vo=16m/s开始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4m/s2.试分析:两车相遇几次?何时相遇?

正确答案

设二者经时间t相遇,则V0t-×at2=Vt+S0

代数字解得:t1=1s;    t2=5s

因为汽车匀减速到零的时间t0==s=4s.所以t2大于乙车刹车时间,舍去.

1s末乙车的速度为V1=V0-at1=12m/s,它以此速度超过甲车并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后被甲车追上.乙车在这一阶段发生的位移为:

S1==18(m)

甲车追上乙车所需要的时间为:t′==4.5(s)

故第二次相遇的时刻为:

t2=t1+t′=5.5(s)

即二者共相遇两次,相遇时间分别为t1=1s;t2=5.5s.

答:两车相遇两次,相遇的时间分别为1s、5.5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一煤块从A运送到B,A、B相距L=10m,若煤块在A处是由静止放在皮带上,经过6s可以到达B处,求:

(1)煤块在A、B间运动的加速度.

(2煤块在皮带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

(3)若改变传送带的速度为另一数值,则到达B的时间亦改变,求煤块以最短时间到达B时传送带的最小速度.

正确答案

(1)煤块从A处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以后,将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若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等于,因为,这表明煤块从A到B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设煤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加速的时间为t1,相对地面通过的位移为x,则有

v=at1,x=,x+v(t-t1)=L.

数值代入得a=1 m/s2

(2)当煤块的速度达到2m/s时,煤块的位移x1==m=2m.煤块运行的时间t==s=2s.

此时传送带的位移x2=vt=2×2m=4m.

则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x=x2-x1=2m.

所以痕迹的长度为2m.

(3)要使煤块从A到B得时间最短,须使它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时速度为运送时间最短所对应的皮带运行的最小速度.

   由v2=2aL,得v==2m/s.

故煤块以最短时间到达B时传送带的最小速度为2m/s.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1.2m/s2,制动后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1m/s2,电梯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则电梯启动后加速的时间不超过______s;电梯到达51m顶层的最短时间为______ s.

正确答案

电梯经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

设加速时加速度a1,时间t1;减速加速度a3,时间t3,最大速度为v,则匀速时的速度为最大速度v,这样时间才能最短.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s=5s,

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3==s=6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t1=t1=×5m=15m

匀速运动的位移x2=vt2=6t2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3=t3=t3=×6m=18m

总位移x=x1+x2+x3

代入数据51=15+6t2+18

解得t2=3s

所以总时间即最短时间为t=t1+t2+t3=5s+3s+6s=14s.

故答案为:5,1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架飞机沿水平直线飞行进行投弹训练,当它飞经观察点正上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炸弹落在距观察点正前方L1处,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落地点距观察点正前方L2处.空气阻力不计.

某同学认为,如果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飞机的速度应该为L1/t,并且L2=2L1;如果飞机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应该为a=2L1/t2

请你判断该同学的认识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分析指出并写出正确解答.

正确答案

某同学对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分析正确

但对飞机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错误

分析:①飞机经观察点正上方时有水平初速度,而该同学没有意识到初速度的因素,运用了初速为零的规律.

②L1是炸弹的水平位移而不是飞机的水平位移,该同学将其混淆了.   

正确解答,运动的位移关系如图所示:

设飞机第一次投弹时的速度为v1,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v2,则有

第一次炸弹的水平位移L1=v1t,

第二次炸弹的水平位移 L2-t=v2t,

对于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有 v2=v1+at,

 联立以上三式,

解得飞机的加速度为a=

答:分析解答过程如上所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多大?

(2)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3)汽车在t=12s内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正确答案

(1)3.0s前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9.5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1===3m/s2

a2===-6=-6m/s2

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  a1=3m/s2,a2=6m/s2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知,4s末速度为12m/s,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知9s末的速度为12m/s.在4~9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2)汽车在加速过程的时间:t==4.0s位移:X1=a1t2=24m

(3)汽车在匀速过程的时该从t=4.0s到t=9.0s位移:X2=vt=60m

汽车在减速过程的时该从t=9.0s到t=11.0s

汽车在t=11.0s后处于静止,汽车在t=12s内所通过的总路程是:X=X1+X2+X3=96m

答:(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12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3m/s2a2=6m/s2;  

(2)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所通过的位移为24m; (3)汽车在t=12s内所通过的总路程是96 m

下一知识点 : v-t图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