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 共881题
现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汽车站由静止驶出,甲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后速度达到72km/h,之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出发后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自己和甲车之间的距离在发车20s后才开始变小.求:
(1)甲、乙车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甲、乙两车在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根据a甲=解得:a甲=
=2m/s2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所以20s时两车速度相等,所以a乙==1m/s2
(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所以△x=
1
2
a甲t12+v(20-t1)-
1
2
a乙t22=300-200=100m
答:(1)甲、乙车的加速度分别为2m/s2、1m/s2;
(2)甲、乙两车在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是100m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F=10N,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正确答案
(1)当小物体相对于木板刚要滑动时,设两物体的加速度为a.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得到a=μg
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得 F=(M+m)a=μ(M+m)g=0.1×(3+1)×10N=4N
(2)小物体的加速度 a1==μg=0.1×10=1m/s2
木板的加速度 a2==
=3m/s2
由a2t2-
a1t2=L
解得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t=s
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1=a1t=m/s
答:(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4N;
(2)如果F=10N,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m/s.
如图所示,皮带始终保持v=6m/s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一个质量为m=1.0kg、初速度为零的小物体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传送带左右两端距离为s=6.75m.(g取10m/s2)
(1)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
(2)设皮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物体在皮带上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消耗的电能.
正确答案
(1)假设小球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物体在皮带上运动的加速度a=μg=1.5m/s2
设从左端到右端的运动时间为t
由s=at2 6.75=
×1.5t2
得t=3s
v=at=4.5m/s<6m/s
所以运动的时间为3s
(2)摩擦力做功Wf=μmg△s=0.15×1×10×(3×6-6.75)=16.9J
物体在最右端的速度v=at=1.5×3m/s=4.5m/s
物体动能的增量△EK=mv2=10.1J
消耗的电能E=Wf+△EK=16.9+10.1J=27J.
汽车原来以5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m/s2则:
(1)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止?滑行距离为多少?
(2)刹车后滑行30m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停止前2.5s内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正确答案
(1)由v=v0+at 得t==
s=12.5s
由v2-v02=2as 得 s==31.25m
(2)由s=v0t+at2 得
t2-25t+150=0
解得t=10s或t=15s(舍去)
根据运动对称性反向观察,
s=v0t+at2=
at2=
×0.4×(2.5)2=1.25m
答:(1)汽车刹车后经12.5s时间停止,滑行距离为31.25m;
(2)刹车后滑行30m经历的时间为10s,停止前2.5s内滑行的距离为1.25m.
如图,质量M=8.0kg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个F=8.0N的水平恒力.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0m/s时,在其右端轻轻放上一个质量m=2.0kg的小物块(初速为零),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假定小车足够长.求:(1)经多长时间物块停止在小车上相对滑动?(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t=3.0s,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取g=10m/s2)
正确答案
(1)对物块:μmg=ma1∴a1=μg=2m/s2
对小车:F-μmg=Ma2
∴a2=0.5m/s2
物块在小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速度相同
则有:a1t1=υ0+a2t1
∴t1==
s=2s
(2)t1物块位移x1=a1
=4m
t1时刻物块速度υ1=a1t1=4m/s
t1后M,m有相同的加速度,对M,m 整体有:F=(M+m)a3
∴a3=0.8m/s2
∴x2=υ1(t-t1)+a3(t-
)2=4.4m
∴3S内物块位移x=x1+x2=8.4m
答:(1)经多2s物块停止在小车上相对滑动;
(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t=3.0s,通过的位移是8.4m.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