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 共881题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直线速运动,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
(1)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为多少?
正确答案
加速度a=-5m/s2,末速度v=0,
汽车运动总时间t==4s
(1)因为t1=2s<t,所以汽车2s末没有停止运动
所以s1=v0t1+at12
=20×2-×5×22m
=30m
(2)汽车完全停止时速度为0,
由公式 vt2-v02=2as知,
s==40m
答:(1)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30m;
(2)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为40m.
足够长的、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是1kg的物体以6m/s的初速度从底端滑上斜面,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10m/s2)求:
(1)物体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物体滑回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gsin30°+μmgcos30°=ma1
则 t1==0.8s
x==2.4m.
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gsin30°-mgcos30°=ma2
解得a2=gsin30°-μgcos30°=2.5m/s2
则v==
m/s=2
m/s.
答:(1)物体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0.8s.
(2)物体滑回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至少多大?
(2)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甲板至少应多长?
(3)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多大?
正确答案
(1)设经弹射系统帮助起飞时初速度为
根据=2ax得,
=
=
m/s=30m/s,
故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至少为30m/s.
(2)不装弹射系统时,由=2ax得x=
=
m=250m,
故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甲板至少应250m长.
(3)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设航空母舰速度为,由
=2ax,其中
=0,a=5.0m/s,x=160m,解得v=40m/s,再根据相对速度公式
=
得,
=
-v=50-40=10m/s,
故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10m/s.
如图,一个滑板运动员,滑板和人的总质量为50kg,以某一初速度从一个斜坡底端滑上斜坡,当速度减小为零时,又从斜坡上下滑至底端,已知斜坡的倾角为30°,运动员上滑的时间是2s,设人及滑板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50N,g取10m/s2.求:
(1)滑板从斜坡底端滑上时的初速度大小;
(2)运动员匀加速下滑到底端时所用的时间.
正确答案
(1)设运动员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为a1,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ma1
代入数据得:a1=-6m/s2
根据运动学的规律有:0=v0+a1t1
代入数据得:v0=12m/s.
(2)设运动员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ma2
代入数据得:a2=4m/s2
运动员上滑的位移为:x=t1=12m
下滑的与上滑的距离相同,设运动员匀加速下滑到底端时所用的时间t2.
则有:x=a2
代入数据得:t2=s
答:(1)滑板从斜坡底端滑上时的初速度大小为12m/s.
(2)运动员匀加速下滑到底端时所用的时间为s.
当交叉路口的绿信号灯亮时,一辆客车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起动,在同一时刻,一辆货车以v0=10m/s的恒定速度从它旁边同向驶过(不计车长).求:
(1)客车追上货车时离路口多远?
(2)在客车追上货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当客车追上货车时,两者发生的位移相等,故
v0t=at2
所以t==
s=10s
客车追上货车时离路口的距离
x=v0t=10×10m=100m
(2)在客车追上货车前,当客车速度等于货车速度时两者相距最远
由v0=at′
得t′==
s=5s
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为
s =v0t-at2=10×5-
×2×52m=25m
答:(1)客车追上货车时离路口100m.
(2)在客车追上货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25m.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