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 共881题
在一次“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实验中,实验人员乘座实验飞艇到达6000m的高空,然后让其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飞艇所受空气阻力为其重力的0.04倍,实验人员可以在飞艇内进行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当飞船下落到距地面的高度为3000m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保证飞艇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500m,重力加速度g恒取10m/s2.试计算:
(1)飞艇加速下落的时间
(2)飞艇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不得小于多少?
正确答案
(1)设飞艇加速下落的加速度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
解得a1==9.6m/s2
加速下落的高度为h1=6000-3000=3000m,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h1=a1t2
故加速下落的时间为t==
s=25s
(2)飞艇开始做减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v=a1t=240m/s
匀减速下落的最大高度为 h2=3000-500=2500m
要使飞艇在下降到离地面500m时速度为零,飞艇减速时的加速度a2至少应为a2==11.5m/s2
答:(1)飞艇加速下落的时间为25s;
(2)飞艇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不得小于11.5m/s2.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先行出发,2s后乙以1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
(1)乙车启动后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2)在乙车追上甲车前,何时两车相距最远?两车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设经过t时间乙车追上甲车,有
v1(t+2)=at2
解得t≈9.6s.
(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则t′==4s
此时甲车的位移x1=4×(4+2)m=24m
乙车的位移x2=at′2=
×1×16m=8m
△x=x1-x2=16m
答:(1)乙车启动后经过9.6s追上甲车.
(2)在乙车追上甲车前,经过4s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16m.
汽车正以v1=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v2=4m/s的速度作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作加速度大小为a=0.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汽车关闭油门后的滑行时间和滑行距离分别为t=,s1=
在相同时间内,自行车的前进的距离为s2=v2t,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为s=s1-s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正确答案
“不合理”
原因在于:能满足题设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临界条件是:当汽车减速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它们恰好相遇,而不是汽车减速到0时相遇.
正确解法:
汽车减速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t==10s
在此时间内,汽车滑行距离为:s1==70m
自行车的前进的距离为:s2=v2t=40m
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为:s=s1-s2=30m
答:这位同学的解法是不合理的,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为30m.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出发,要在200s时间内追上前面1500m处正以10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的自行车,已知这辆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匀加速行驶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
正确答案
设汽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有:at2=v1t+1500
代入数据得,×a×40000=10×200+1500,解得a=0.175m/s2.
此时汽车的速度v=at=35m/s>20m/s.所以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
则有:+vm(t-
)=v1t+1500
代入数据解得a=0.4m/s2.
答:汽车匀加速行驶的加速度至少是0.4m/s2.
甲车停在平直公路上,乙车以速度v0=20m/s从甲车旁驶过,同时甲车启动开始追赶乙车.已知甲车的启动加速度为a=5m/s2,达到其最大速度v=30m/s后做匀速运动.试问:
(1)甲车追上乙车时是在加速阶段还是匀速阶段?
(2)甲车追上乙车一共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根据题意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甲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甲追上乙时,甲的位移和乙的位移刚好相同,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
令甲经过ts追上乙,则有:v乙t=at2
代入v乙=20m/s,a=5m/s2可得此时t==8s
∵此时甲的速度v甲=at=40m/s>30m/s
∴甲在匀速阶段追上乙
(2)因为甲在匀速阶段追上乙,故令甲追上乙的时间为t,则甲在加速阶段的时间为t加==6s,则甲匀速运动时间为t匀=t-t加
当甲追上乙时,甲乙位移相同,则有:
at加2+vmax(t-t加)=v乙t
代入a=5m/s2,t加=6s,v乙=20m/s可得t=9s.
答:(1)甲在匀速阶段追上乙;
(2)甲追上乙所花的时间为9s.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