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A错误;
B、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B正确;
C、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C错误;
D、体液调节范围较广泛,D错误.
故选:B.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A正确;
B、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以及其附属结构,而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错误;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正确;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D正确.
故选:B.
如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性激素是激素调节中的一种激素,A正确;
B、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根据是否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原核细胞有蓝藻,如颤藻,C正确;
D、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是反射弧,突触是反射弧的一部分,e是突触,D错误.
故选:D.
(2015秋•桐城市校级期末)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
①此实验以不同日龄的______鸟的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______(结构)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是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______.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幼鸟皮下植入______
的包埋物.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______.若______,说明上述观点成立.
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①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⑦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HCV在大脑皮层,是反射的神经中枢,该反射式中有多级神经元,其反射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鸣管和鸣肌;
(2)①由右图横轴是日龄,纵轴是HCV神经元的数量可知,此实验以不同日龄、雌性和雄性(不同日龄的雌鸟和雄鸟)鸟脑为材料,可统计神经元细胞体的数量来判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雌雄鸟激素差异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性激素(雄性激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该激素,所以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幼鸟皮下植入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的包埋物,目的是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新生神经元的数量.若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说明上述观点成立,设置对照组时要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同时还要排除排除植入手术和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②③⑦.
故答案为:
(1)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鸣管和鸣肌
(2)①雌性和雄性(雌鸟和雄鸟) 胞体(细胞核)
②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性激素(雄性激素) 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 新生神经元的数量 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 ②③⑦
解析
解:(1)由图可知HCV在大脑皮层,是反射的神经中枢,该反射式中有多级神经元,其反射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鸣管和鸣肌;
(2)①由右图横轴是日龄,纵轴是HCV神经元的数量可知,此实验以不同日龄、雌性和雄性(不同日龄的雌鸟和雄鸟)鸟脑为材料,可统计神经元细胞体的数量来判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雌雄鸟激素差异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性激素(雄性激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该激素,所以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幼鸟皮下植入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的包埋物,目的是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新生神经元的数量.若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说明上述观点成立,设置对照组时要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同时还要排除排除植入手术和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②③⑦.
故答案为:
(1)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鸣管和鸣肌
(2)①雌性和雄性(雌鸟和雄鸟) 胞体(细胞核)
②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性激素(雄性激素) 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 新生神经元的数量 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 ②③⑦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是通过机体的______和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下丘脑、垂体、性腺).
(2)图解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正确答案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2)从图中不难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故答案为: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反馈
解析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2)从图中不难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故答案为: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反馈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抗体和淋巴因子属于重要的免疫物质,故A正确;
B、内环境受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故B正确;
C、控制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应该是躯体运动神经,故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故D正确.
故选:C.
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
(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______与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形式传导.当兴奋传至______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______(加重,减轻)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______.此时人们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吹低温空调和喝大量冷饮,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激素X增加;大量饮水,激素Y分泌减少.激素X和激素Y的分泌均受下丘脑的调节,如图是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激素X的分泌与下丘脑______(A,B)处细胞有关,激素Y的分泌与下丘脑______(A,B)处细胞有关.以上过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3)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 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______病.
正确答案
香草酸受体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
加重
散热
B
A
神经和体液
自身免疫病
解析
解:(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当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喝热饮会加重疼痛.
(2)出汗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在低温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增多,即激素X是甲状腺激素,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即激素Y是抗利尿激素.激素X(甲状腺激素)分泌与下丘脑B处细胞有关,激素Y(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A处细胞有关.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3)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故答案为:
(1)香草酸受体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 加重
(2)散热 B A 神经和体液
(3)自身免疫病
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进行了几十次的科学考察.在南极,科考队员体内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图所示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恒定对于人体至关重要,因为体温的异常会直接影响______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2)在南极寒冷气候下,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体温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______,进行分析综合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发送信息,使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______,从而减少散热;同时,体内______等激素浓度升高,促进机体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
(3)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_____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过程______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种病人体内含量反而会增加的激素是图中______.
(5)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______,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疾病.
正确答案
解:(1)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体温恒定对于人体至关重要,因为体温的异常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2)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以在南极寒冷气候下,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体温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分析综合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发送信息,使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浓度升高,促进机体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
(3)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①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过程③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4)人体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这种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通过反馈调节,体内含量反而会增加的激素是图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5)TSH受体的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故答案为:
(1)酶
(2)下丘脑 收缩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①③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RH及TSH)
(5)亢进(或过强) 自身免疫性
解析
解:(1)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体温恒定对于人体至关重要,因为体温的异常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2)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以在南极寒冷气候下,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体温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分析综合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发送信息,使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浓度升高,促进机体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
(3)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①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过程③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4)人体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这种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通过反馈调节,体内含量反而会增加的激素是图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5)TSH受体的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故答案为:
(1)酶
(2)下丘脑 收缩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①③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RH及TSH)
(5)亢进(或过强) 自身免疫性
如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序号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吃饭后,胰岛______细胞合成分泌的______会增加.
(2)人体的血糖调节中枢位于______.相对于神经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的体液调节具有作用范围较______、反应速度较______、作用时间______的特点.
(3)图中①过程是______.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物质⑥、⑦分别是______、______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解:(1)当人吃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降低血糖浓度,使之相对稳定.
(2)人体的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和吸收.⑤是指血糖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物质⑥是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B 胰岛素(或b激素)
(2)下丘脑 广 慢 (比)较长
(3)消化和吸收 线粒体 肝糖元和肌糖元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4)反馈
解析
解:(1)当人吃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降低血糖浓度,使之相对稳定.
(2)人体的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和吸收.⑤是指血糖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物质⑥是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B 胰岛素(或b激素)
(2)下丘脑 广 慢 (比)较长
(3)消化和吸收 线粒体 肝糖元和肌糖元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4)反馈
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不能促进生长发育,①错误;
②甲状腺激素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②正确;
③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和增加产热的作用,③正确;
④胰高血糖素上有升高血糖的作用,④正确.
故选:A.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I.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结构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
(2)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通过③过程,机体的______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在过程①中发挥作用的激素名称是______.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患儿的出生.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作用.④和⑤过程体现的是激素的______调节方式
II.如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表示图1中______处的结构,名称是______,在该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兴奋在该结构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2)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______.
(3)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即图2中的结构 )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如图是突触前膜释放该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III.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各种“异己”的抗原,并给予排斥,这是人和动物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下列细胞参与构筑机体免疫的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细胞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图中B可以是______细胞经抗原刺激分化而来.A细胞中与杀灭病原体有关的细胞器和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⑧中,属于抗原的是______.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______类细胞.
(3)细胞B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免疫分子可以存在于哪些内环境中______.
正确答案
下丘脑
垂体
升高
产热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呆小症
协同
反馈
F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反射
DE
B
B细胞和记忆
溶酶体
溶菌酶和蛋白质水解酶
①④⑦
C
淋巴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解析
解:I(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使得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幼儿缺碘,会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协同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会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称为负反馈调节.
II(1)F为突触,图2表示图1中F处放大的结构.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刺激感受器,经过反射弧的传导,最终使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过程为反射.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由于突触F处兴奋是单向传递,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D、E.
(3)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即图2中的结构 )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如图是突触前膜释放该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是外正内负,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这里B图符合题意.
III(1)A为吞噬细胞,B为效应B(浆)细胞,C为效应T细胞,D为靶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B、C.效应B(浆)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经抗原刺激分化而来.A细胞(吞噬细胞)中与杀灭病原体有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与杀灭病原体有关的物质是溶菌酶和蛋白质水解酶.
(2)图中①~⑧中,属于抗原的是①④⑦.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T细胞.
(3)效应B(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
故答案为:
I(1)下丘脑 垂体
(2)升高 产热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呆小症 协同 反馈
II(1)F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反射 DE
(3)B
III(1)B、C B细胞和记忆细胞 溶酶体 溶菌酶和蛋白质水解酶
(2)①④⑦C
(3)淋巴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的分泌,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
C、垂体分泌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C正确;
D、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形成,D错误.
故选:D.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刺激为寒冷时,效应器是下丘脑,c激素的分泌会增加
②C和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内环境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感受刺激,并合成分泌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a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和皮肤均为效应器
⑦e激素能够使排尿减少,使渗透压恢复正常.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当刺激为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同时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等,因此效应器是腺体和肌肉,而不是下丘脑(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①错误;
②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量,②正确;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③错误;
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并合成分泌e抗利尿激素,④正确;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调节体温,⑤错误;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接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均属于效应器,⑥正确;
⑦e为抗利尿激素,其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排尿减少,⑦正确.
故选:D.
如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和丁分泌的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_____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_作用.
(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
(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调节.
(6)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这种反射属于______反射.
(7)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
正确答案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
协同
下丘脑
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
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解析
解:(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馈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肾上腺素和丁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4)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下丘脑.
(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6)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这种反射是先天性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7)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2)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3)生长 协同
(4)下丘脑
(5)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
(6)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7)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A错误;
B、激素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B错误;
C、激素调节反应持续时间长,C错误;
D、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