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下丘脑行使功能的部分过程图,请回答问题.
(1)若刺激甲表示血糖浓度上升,则C细胞为______细胞,其分泌的______可以降低血糖.
(2)若刺激甲表示寒冷,皮肤中的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______中枢,此时,物质X作用于c细胞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X为______.
(3)若物质X表示抗利尿激素,刺激甲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会促进c细胞______.该过程体现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调节.
(4)a与b通过______ (结构)连接,刺激甲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b细胞时,冲动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血糖浓度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
(2)寒冷条件下,皮肤的冷觉(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X),促使垂体(c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c细胞重吸收水,这种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
(4)a与b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突触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故答案为:
(1)胰岛B 胰岛素
(2)冷觉(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重吸收水 神经和体液
(4)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
解:(1)血糖浓度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
(2)寒冷条件下,皮肤的冷觉(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X),促使垂体(c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c细胞重吸收水,这种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
(4)a与b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突触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故答案为:
(1)胰岛B 胰岛素
(2)冷觉(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重吸收水 神经和体液
(4)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神经调节主导激素调节,不少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如下丘脑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
B、激素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
C、在动物调节中,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C错误,
D、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D正确.
故选:C.
若图中甲、乙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细胞1与2及细胞3与4之间通过某种化学物质直接发生联系.据图所作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3和细胞4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A正确;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神经调节)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体液调节)的速度快,B正确;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其分泌物能直接作用于细胞2,则细胞2最可能是垂体细胞,C错误;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图甲体液调节和图乙神经调节都有关,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 是______.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_.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4)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当⑥再次侵入机体内环境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______.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1)神经系统释放到内环境中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免疫系统释放到内环境中的物质为抗体和淋巴因子.
(2)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反馈作用.
(3)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为正,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当⑥再次侵入机体内环境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这是过敏反应.
(5)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抗体(或淋巴因子)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由负变正 下丘脑
(4)过敏反应
(5)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解析
解:(1)神经系统释放到内环境中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免疫系统释放到内环境中的物质为抗体和淋巴因子.
(2)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反馈作用.
(3)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为正,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当⑥再次侵入机体内环境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这是过敏反应.
(5)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抗体(或淋巴因子)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由负变正 下丘脑
(4)过敏反应
(5)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______.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
(2)B图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_.
(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______,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说明:实验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加快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和非糖物质;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蛋白质).
(2)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在d点给予刺激时,只能在d、e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3)A图是由胰岛B细胞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肝细胞,应是胰岛素;B图是神经元之间释放的是神经递质,综合两图可知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有激素、神经递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分泌、识别、信息传递的功能.
(4)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图中C处是同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酰胆碱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但是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且浓度越高,兴奋经过突触传递越快.
故答案为:
(1)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蛋白质(糖蛋白)
(2)d、e、
(3)激素、神经递质 分泌、识别、信息传递
(4)乙酰胆碱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速度;乙酰胆碱的浓度影响突触传导速度,浓度较大时突触传导速度加快
解析
解:(1)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加快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和非糖物质;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蛋白质).
(2)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在d点给予刺激时,只能在d、e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3)A图是由胰岛B细胞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肝细胞,应是胰岛素;B图是神经元之间释放的是神经递质,综合两图可知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有激素、神经递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分泌、识别、信息传递的功能.
(4)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图中C处是同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酰胆碱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但是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且浓度越高,兴奋经过突触传递越快.
故答案为:
(1)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蛋白质(糖蛋白)
(2)d、e、
(3)激素、神经递质 分泌、识别、信息传递
(4)乙酰胆碱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速度;乙酰胆碱的浓度影响突触传导速度,浓度较大时突触传导速度加快
下列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类衍生物,因此可以口服,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两者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起协同作用,C正确;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利于细胞产生更多的热量,D正确.
故选:B.
如图是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当血液中该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A______ 和B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该激素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另一共同特点,即______调节.
(2)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激素-细胞质受体”复合体通过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进一步与核受体结合,通过引发某基因表达而产生反应,②过程所用的模板是______,③过程所用的原料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图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图可知,A→B→C属于分级调节,由C→B和→A属于反馈调节,所以血液中该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A下丘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该激素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另一共同特点,即分级调节.
(2)由题图可知,①是雌激素,本质是脂质类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图可知,激素与细胞质受体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再与核受体结合,引发某基因的表达.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转录过程,所用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③过程是翻译过程,所用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
故答案应为:
(1)下丘脑 垂体 反馈 分级
(2)自由扩散 核孔 DNA(基因)的一条链 20种氨基酸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图可知,A→B→C属于分级调节,由C→B和→A属于反馈调节,所以血液中该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A下丘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该激素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另一共同特点,即分级调节.
(2)由题图可知,①是雌激素,本质是脂质类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图可知,激素与细胞质受体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再与核受体结合,引发某基因的表达.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转录过程,所用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③过程是翻译过程,所用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
故答案应为:
(1)下丘脑 垂体 反馈 分级
(2)自由扩散 核孔 DNA(基因)的一条链 20种氨基酸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______传送到X细胞.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为保持物质丙浓度的相对稳定,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______;此调节机制称为______调节.
(2)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______,通过促进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______.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是______,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当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Z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这种病属于______.
(4)若刺激A点,则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______次. 当膜外Na+比膜内浓度高时,Na+外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激素运输的方式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没有专门的通道;物质丙的调节方式类似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所以当物质丙含量高时,会抑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分泌,由于当血液中物质丙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物质乙的分泌,这一过程叫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当体内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代表体内缺水,这时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这时候的效应器是腺体,所以属于反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当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Z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就属于这种现象.
(4)若刺激图中A点,兴奋先到达电流计的左电极,使指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右电极,又会使电极向右偏转一次,即电流表指针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即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2次.当膜外Na+比膜内浓度高时,Na+外流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此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体液 减少 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 减少
(3)反射 效应器 自身免疫疾病
(4)2 主动运输
解析
解:(1)激素运输的方式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没有专门的通道;物质丙的调节方式类似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所以当物质丙含量高时,会抑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分泌,由于当血液中物质丙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物质乙的分泌,这一过程叫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当体内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代表体内缺水,这时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这时候的效应器是腺体,所以属于反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当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Z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就属于这种现象.
(4)若刺激图中A点,兴奋先到达电流计的左电极,使指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右电极,又会使电极向右偏转一次,即电流表指针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即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2次.当膜外Na+比膜内浓度高时,Na+外流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此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体液 减少 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 减少
(3)反射 效应器 自身免疫疾病
(4)2 主动运输
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 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①⑥过程为神经调节,④过程为体液调节,所以①⑥④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
B、血糖浓度的调节不受垂体控制,血糖调节过程可表示为①⑥④,B错误;
C、若A表示寒冷环境,组织不受⑤控制,寒冷环境下进行体温调节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⑦,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e 表示不同的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e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为______,该激素由胰岛______细胞产生.
(2)若图中a由T淋巴细胞产生,则a表示______,甲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_细胞.
(3)寒冷时,体内b、c含量都会增加,其中直接作用于垂体的信号分子b是______.
(4)d代表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f 为______过程.
正确答案
解:(1)e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与该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
(2)若图中a由T淋巴细胞产生,则a表示淋巴因子;甲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其中b是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4)d为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该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f为重吸收过程.
故答案为:
(1)胰高血糖素 A
(2)淋巴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
解:(1)e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与该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
(2)若图中a由T淋巴细胞产生,则a表示淋巴因子;甲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其中b是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4)d为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该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f为重吸收过程.
故答案为:
(1)胰高血糖素 A
(2)淋巴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对水分的)重吸收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③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则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也可产生抑制,A错误;
B、若⑤代表某种免疫活性物质,则⑤是由效应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或是由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B错误;
C、若某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则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不是免疫缺陷病,C错误;
D、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该激素的靶细胞一定是垂体细胞,只有垂体细胞的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体温调节过程存在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但没有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A错误;
B、水盐调节过程存在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但没有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B错误;
C、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人的大脑皮层会产生寒冷的感觉,没有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C错误;
D、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D正确.
故选:D.
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可知,分泌细胞的分泌物是通过血浆的运输到达靶细胞的,即通过体液运输,故A正确;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而唾液腺细胞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进入口腔,属于外环境,故B正确;
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如乙图,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如图甲,故C正确;
D、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改变代谢,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D.
人体的血压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当某人因外伤而急性失血时,首先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某人因外伤而急性失血时,交感神经系统立即兴奋,在失血30秒内出现并引起:①大多数器官的阻力血管收缩;②容量血管收缩;③心率明显加快.
故选:A.
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的感觉的感受器官和神经中枢位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