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胰岛素是生物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具体作用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同时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血糖含量过高,随尿液排出而得名的.因此,该类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药物.
故选:A.
如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______.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肝细胞内______.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______.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______.但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激素c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a、b.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______,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______.
(4)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上图中______ (填器官)分泌的.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实验材料及用具: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①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检测指标是______.
②实验前应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饲喂等量且大量的______.
③为了进一步证实生长激素确实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在上述实验中还需对实验组小鼠注射______,并检测其血糖含量变化.
正确答案
解:(1)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据图可知,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当机体的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测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胰岛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对激素c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因此当激素a分泌上升时,会引起激素c的分泌上升.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或减弱).
(4)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上图中垂体分泌的.
①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激素(的含量),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
②实验前应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饲喂等量且大量的葡萄糖溶液.
③为了进一步证实生长激素确实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在上述实验中还需对实验组小鼠注射适量(一定量的)的胰岛素,并检测其血糖含量变化.
故答案为:
(1)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 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胰岛B细胞
(2)上升
(3)淋巴因子 下降(或减弱)
(4)垂体
①生长激素(的含量) 血糖含量
②葡萄糖溶液
③适量(一定量的)的胰岛素
解析
解:(1)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据图可知,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当机体的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测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胰岛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对激素c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因此当激素a分泌上升时,会引起激素c的分泌上升.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或减弱).
(4)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上图中垂体分泌的.
①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激素(的含量),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
②实验前应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饲喂等量且大量的葡萄糖溶液.
③为了进一步证实生长激素确实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在上述实验中还需对实验组小鼠注射适量(一定量的)的胰岛素,并检测其血糖含量变化.
故答案为:
(1)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 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胰岛B细胞
(2)上升
(3)淋巴因子 下降(或减弱)
(4)垂体
①生长激素(的含量) 血糖含量
②葡萄糖溶液
③适量(一定量的)的胰岛素
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大量运动后,血液中葡萄糖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即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
故选:D.
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较高,而ef段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引起的,A错误;
B、曲线bc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而de段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B错误;
C、在血糖平衡调节中有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
D、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肌糖原不能水解,D错误.
故选:ABD.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__,耗氧量__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__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__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______和______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3)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______传至______中枢,可引起______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______方式散热.
正确答案
解:(1)人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供氧不足时,肌肉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抗体和效应T细胞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方式散热.
故答案为:
(1)增多 增大 乳酸
(2)非特异性 抗体 效应T细胞
(3)传入神经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汗液蒸发
解析
解:(1)人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供氧不足时,肌肉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抗体和效应T细胞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方式散热.
故答案为:
(1)增多 增大 乳酸
(2)非特异性 抗体 效应T细胞
(3)传入神经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汗液蒸发
(2016•海口校级二模)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激素调节,A正确;
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B正确;
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正确;
D、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D错误.
故选:D.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进早餐2小时,体内贮存的糖大量被消耗后,导致血糖降低,能量供应不足.因此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A正确;
B、由于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后,B正确;
C、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
D、虽然高糖、高脂高蛋白在短期内都会使血糖显著升高,但没有超过人体血糖调节能力,并没有超过肾糖阈值,肾小管能对原尿中葡萄糖进行重吸收.所以三者检测结果相同,D错误.
故选:D.
以下为人体血糖的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B图表示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过程,则ab段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调节过程可表示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
(2)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______,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具有______作用.
(3)过程12和过程15是由下丘脑的______(相同、不同)区域所控制.
(4)4和13过程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图表示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过程,则ab段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调节过程可表示为1→2→4→6和11→12→2→4→6.
(2)肾上腺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故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升高,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3)过程12为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15为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二者由下丘脑不同的区域所控制.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有反馈调节,胰岛素过多时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高血糖素过高时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故答案为:
(1)1→2→4→6和11→12→2→4→6
(2)升高 协同
(3)不同
(4)抑制 促进
解析
解:(1)B图表示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过程,则ab段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调节过程可表示为1→2→4→6和11→12→2→4→6.
(2)肾上腺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故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升高,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3)过程12为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15为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二者由下丘脑不同的区域所控制.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有反馈调节,胰岛素过多时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高血糖素过高时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故答案为:
(1)1→2→4→6和11→12→2→4→6
(2)升高 协同
(3)不同
(4)抑制 促进
分析家庭成员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数据,无法得到的结论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气候的改变而改变,A错误;
B、人的体温不是不变的,而是在较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B正确;
C、人的体温因性别不同而不同,女人体温略高于男人,C正确;
D、儿童体温略高于成年人,成年人体温略高于老年人,D正确.
故选:A.
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岛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如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______,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I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胰岛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A、B链基因,构建______,将其导入______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
正确答案
解:(1)同一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说明两种细胞中的相关受体不同,即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依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适量的胰岛素,可知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胰高血糖素的变化量更大),应在机体血糖含量比正常水平较低时进行实验,若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不会增加.
(3)绘图要注意标注横纵坐标的含义和相应的数值,血糖浓度的变化描点连线,再依据血糖浓度的变化绘出胰岛素的变化趋势.
(4)根据题意可知,机体产生的针对病毒的抗体攻击了自身胰岛B细胞,说明胰岛B细胞含有与病毒相似的抗原;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后,需构建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再将其导入受体细胞中,当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时,需先用Ca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故答案为:
(1)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等体积生理盐水 稍低
(3)
(4)抗原 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感受态
解析
解:(1)同一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说明两种细胞中的相关受体不同,即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依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适量的胰岛素,可知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胰高血糖素的变化量更大),应在机体血糖含量比正常水平较低时进行实验,若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不会增加.
(3)绘图要注意标注横纵坐标的含义和相应的数值,血糖浓度的变化描点连线,再依据血糖浓度的变化绘出胰岛素的变化趋势.
(4)根据题意可知,机体产生的针对病毒的抗体攻击了自身胰岛B细胞,说明胰岛B细胞含有与病毒相似的抗原;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后,需构建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再将其导入受体细胞中,当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时,需先用Ca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故答案为:
(1)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等体积生理盐水 稍低
(3)
(4)抗原 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感受态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人体部分血糖调控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②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含量降低,图中⑤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两个过程相反,A错误;
B.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
C.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C错误;
D.在血糖调控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可以通过反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维持血糖的平衡,D正确;
故选:D.
(2015秋•淮南校级月考)如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故机体新陈代谢速率升高,A错误;
B、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正确;
C、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C错误;
D、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葡萄糖转变成糖原,肝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D错误.
故选:B.
(2015秋•正阳县校级月考)请根据下列图解内容回答问题:
(1)图解中有三对协同作用的激素和一对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______和______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______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产热量增多,维持体温恒定,二者表现为______作用;
③______和______都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④在血糖调节方面,______ 是惟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______作用.
(2)图解中的①②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两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③④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②和④是对应的,则②是______激素;④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产热量增多,维持体温恒定,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④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是惟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2)图解中的①②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两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③④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②和④是对应的,则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
(1)①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协同
③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④胰岛素 拮抗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析
解:(1)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产热量增多,维持体温恒定,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④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是惟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2)图解中的①②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两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③④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②和④是对应的,则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
(1)①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协同
③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④胰岛素 拮抗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细胞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如图所示是肝细胞中所进行的有关化学变化,请据图回答:
(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2)在肝细胞A中,促进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______,在肝细胞B中完成⑤和⑧的场所分别是______和______.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______.在肝细胞C中参与⑦合成过程的物质有______.
(3)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看,它能促进图中哪些生理过程?______.(填序号)
(4)作为肝功能检查指标的“转氨酶“主要是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情况下,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______.
A.肝细胞细胞质 B.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C.肝脏内的血液 D.胆汁
(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对于一些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可口服一些降糖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多选)
A、补充胰岛素;B、补充胰高血糖素;C、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正确答案
B
胰高血糖素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体液调节
蛋白质、磷脂
④⑤⑨⑩
A
CD
解析
解;(1)组织液是肝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故选:B.
(2)肝细胞A中肝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的过程使得血糖浓度升高,相关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⑧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体液调节.在肝细胞C中蛋白质、磷脂合成脂蛋白.
(3)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进而降低血糖,即④⑤⑨⑩.
(4)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存在于肝细胞细胞质,肝功能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故选:A.
(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则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选:CD.
故答案为:
(1)B
(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体液调节 蛋白质、磷脂
(3)④⑤⑨⑩
(4)A
(5)CD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A错误;
B、动物细胞不能合成纤维素,B错误;
C、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C错误;
D、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