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春天一到,很多动物的生殖腺便发达起来.这是由于白天变长,通过神经中枢刺激内分泌腺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腺体及生理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春天一到,很多动物的生殖腺便发达起来,调节这一现象的过程为:受到外界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到垂体,使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到性腺,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
故选:C.
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但是不知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还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假设: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二)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______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______器官切除,B组不做处理.
(3)对______组动物注射______.
(4)一段时间后,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______含量.
(四)实验结果:若______,则假设成立.
正确答案
解:(三)(1)实验假设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实验前首先需要测定实验小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实验必须有两组实验,一组是切除甲状腺的实验动物,另一组不做处理的对照组.
(3)研究的是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B两组需要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单一变量.
(4)检测试验后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以便比较得出结论.
(四)比较实验后与实验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假设成立.
故答案为:
(三)(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
(3)A、B两 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四)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解析
解:(三)(1)实验假设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实验前首先需要测定实验小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实验必须有两组实验,一组是切除甲状腺的实验动物,另一组不做处理的对照组.
(3)研究的是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B两组需要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单一变量.
(4)检测试验后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以便比较得出结论.
(四)比较实验后与实验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假设成立.
故答案为:
(三)(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
(3)A、B两 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四)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在四大家鱼(鲤、鳙、草、鲢)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平衡,与卵子和精子成熟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
B、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对动物没有作用,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水平衡,与卵子和精子成熟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产生性激素.因此为了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D正确.
故选:D.
如图是人体内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激素Ⅰ”、“激素Ⅲ”分别是______、______.
(2)图中的“(+)”表示______.
(3)血液中激素Ⅲ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激素Ⅰ”、“激素Ⅱ”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
(4)当体内缺少碘时,“激素Ⅱ”的分泌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看图可知:“激素Ⅰ”、“激素Ⅱ”和“激素Ⅱ”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3)此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激素Ⅲ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Ⅰ和激素Ⅱ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的好处是使体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体内缺少碘时,“激素Ⅲ”合成量减少,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Ⅰ”、“激素Ⅱ”的量增多.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2)促进
(3)反馈
(4)增加
解析
解:(1)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看图可知:“激素Ⅰ”、“激素Ⅱ”和“激素Ⅱ”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3)此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激素Ⅲ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Ⅰ和激素Ⅱ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的好处是使体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体内缺少碘时,“激素Ⅲ”合成量减少,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Ⅰ”、“激素Ⅱ”的量增多.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2)促进
(3)反馈
(4)增加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②激素是有机分子 ③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⑤激素是信息分子
⑥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身体各部位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①错误;
②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②正确;
③激素作用后立即被灭活,③正确;
④激素在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④正确;
⑤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属于配体,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某些局部变化,⑤正确;
⑥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⑥错误.
故选:C.
如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细胞Ⅰ是下丘脑细胞,细胞Ⅱ是垂体细胞,物质E应该是促激素释放激素而不能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细胞产生的、不能是下丘脑细胞产生的),A错误;
B、若细胞Ⅰ是T细胞,细胞Ⅱ是B细胞,T细胞产生的物质E淋巴因子可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活动,B错误;
C、若细胞Ⅰ是下垂体细胞,细胞Ⅱ是性腺细胞,物质E应该是促性腺激素、而不能是性激素(性激素是性腺细胞产生的、不能是垂体细胞产生的),C错误;
D、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的传递的,物质E神经递质只能从传入神经元传递到传出神经元,因此细胞Ⅰ、Ⅱ不可能分别是传出神经元和传入神经元,D正确.
故选:D.
下列与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与雄性激素有关,阉割后雄性激素减少,争斗行为等减少,代谢强度降低,故有利于育肥,A不符合题意;
B、保幼激素是一类保持昆虫幼虫性状的激素,蚕在幼虫期吐丝,B不符合题意;
C、与激素无关,只是一种反射活动,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C符合题意;
D、垂体提取物应为促性腺激素,它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反应属于正反馈调节.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
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B.
对一只正常发育的狗大剂量注射某种激素,使狗出现了昏迷现象,该激素极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该小鼠出现昏迷的现象,是由于体内血糖过低造成的,而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故选:D.
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故A错误;
B、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故B错误;
C、甲状腺激素作用范围最广,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故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下丘脑与某些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是垂体,A正确;
B、据试题分析,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故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C正确;
D、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D正确.
故选:B.
(2015秋•衡阳校级月考)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
分泌细胞分泌物
靶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错误;
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为肝脏细胞,B错误;
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靶细胞可能是垂体,C正确;
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D错误.
故选:C.
请用给出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并回答问题:
I高温能使唾液淀粉酶失活,那么,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呢?
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15只;饲料甲--普通饲料;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池塘水;大小和其他条件相同的玻璃缸三只.
实验目的:______
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实验步骤:
(1)取三只玻璃缸,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池塘水.
(2)将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1、2、3号玻璃缸中,把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3)______
(4)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II若已知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材料用具同上,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目的:______
实验步骤是否与上述实验相同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
正确答案
解:I由实验材料乙和丙可以看出,此实验目的是要探究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3)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单一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饲料甲、乙、丙.
(4)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
探究实验的结果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分别进行预期,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1、3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3号与2号发育相同或慢于2号快于3号.
II已知高温可以使甲状腺激素失活,验证实验目的:验证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步骤与实验I相同,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必须与所验证的问题保持一致,用饲料乙饲喂的蝌蚪发育最快,用饲料甲和丙饲喂的蝌蚪发育状况相同,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故答案为:
Ⅰ探究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步骤:(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饲料甲、乙、丙.
(4)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
预期结果: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1、3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
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3号与2号发育相同或慢于2号快于3号.
Ⅱ验证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步骤:相同.
实验结果:用饲料乙饲喂的蝌蚪发育最快,用饲料甲和丙饲喂的蝌蚪发育状况相同.
解析
解:I由实验材料乙和丙可以看出,此实验目的是要探究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3)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单一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饲料甲、乙、丙.
(4)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
探究实验的结果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分别进行预期,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1、3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3号与2号发育相同或慢于2号快于3号.
II已知高温可以使甲状腺激素失活,验证实验目的:验证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步骤与实验I相同,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必须与所验证的问题保持一致,用饲料乙饲喂的蝌蚪发育最快,用饲料甲和丙饲喂的蝌蚪发育状况相同,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故答案为:
Ⅰ探究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步骤:(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饲料甲、乙、丙.
(4)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
预期结果: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1、3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
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3号与2号发育相同或慢于2号快于3号.
Ⅱ验证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步骤:相同.
实验结果:用饲料乙饲喂的蝌蚪发育最快,用饲料甲和丙饲喂的蝌蚪发育状况相同.
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精神萎靡等症状,这证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精神萎靡等症状,说明手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A错误;
B、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精神萎靡等,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但与题干信息不符,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斯他林和贝丽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促液素,他们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