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②、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
(2)寒冷刺激后,图中______(填序号)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______(填序号)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3)当③增多时,①和②都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
(4)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中的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④______激素释放,促进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确定,图中②、③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2)寒冷刺激后,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③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细胞,因此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3)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都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④抗利尿激素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2)①③
(3)反馈调节
(4)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
解:(1)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确定,图中②、③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2)寒冷刺激后,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③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细胞,因此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3)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都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④抗利尿激素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2)①③
(3)反馈调节
(4)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______.
(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______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______.
(4)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_____ (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B=C ④A=B=C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 (在“之前冶、“之后冶、“同时冶中选择),这是因为______.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______ (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 ④神经递质.
正确答案
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高糖早餐
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④
之后
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②④
解析
解:(1)不进早餐2小时,体内贮存的糖大量被消耗后,导致血糖降低,能量供应不足.因此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
(2)在4组中,高糖早餐,大量糖类被消化水解成葡萄糖进入人体血液中,因此血糖升的最快.
(3)高脂高蛋白食物被消化成氨基酸和脂肪酸,能够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合成.
(4)虽然高糖、高脂高蛋白在短期内都会使血糖显著升高,但没有超过人体血糖调节能力,并没有超过肾糖阈值,肾小管能对原尿中葡萄糖进行重吸收.所以三者检测结果相同.
(5)胰高血糖素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之后,胰岛素分泌促进血糖合成与转化,并贮藏起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大量被消耗,血糖下降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胰岛细胞能接受血液中葡萄糖升高的直接刺激,从而分泌活动增强.其次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达到胰岛B细胞.所以胰岛B细胞具有接受来自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最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故答案为:
(1)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2)高糖早餐 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④
(5)之后 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②④
在图中,图1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______
(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______;二是主要通过⑥抑制______.
(3)图中b激素是______,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
(4)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上右图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0.8-1.2g/l).
(2)由分析可知,a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所以通过促进血糖去路和抑制血糖来源调节血糖.
(3)由分析可知,b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两者是拮抗作用.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使激素维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4)根据题意,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但人体中血糖含量高,说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不能识别激素.
故答案为:
(1)3.9~6.1mmol/L(或0.8~1.2g/L)
(2)胰岛素 血糖的利用、转化为糖原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胰高血糖素 拮抗关系 反馈
(4)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或a激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控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
解析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0.8-1.2g/l).
(2)由分析可知,a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所以通过促进血糖去路和抑制血糖来源调节血糖.
(3)由分析可知,b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两者是拮抗作用.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使激素维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4)根据题意,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但人体中血糖含量高,说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不能识别激素.
故答案为:
(1)3.9~6.1mmol/L(或0.8~1.2g/L)
(2)胰岛素 血糖的利用、转化为糖原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胰高血糖素 拮抗关系 反馈
(4)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或a激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控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
在寒冷冬天,冬泳爱好者勇敢地在冰水中游泳.刚入水时,冬泳者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寒冷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减少散热量,A错误;
B、寒冷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肌肉收缩加强,进而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正确;
C、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C错误;
D、寒冷时,垂体活动加强,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D错误.
故选:B.
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偏高时,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偏低时,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减弱.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不能使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种子,因此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避免减产,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新陈代谢减弱,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减少,B错误;
C、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会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液减少,C正确;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是协调内环境稳态的,有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为恒温动物,寒冷时,体温不变,酶活性不变,A错误;
B、寒冷时,产热增加,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经皮肤散失,少部分经呼吸、尿液等途径散失,B错误;
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量对生命活动有意义,能维持体温的恒定,C错误;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有关,D正确.
故选:D.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______增加,从而促进[]______和[]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保持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2)当血钾升高或血钠降低时,可直接刺激______,使
______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______和[]______对______的重吸收和对______的分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构成肾小管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多,其生理意义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1]肾小管和[2]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2)当血钾升高或血钠降低时,可直接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1]肾小管和[2]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吸钠排钾),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构成肾小管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多,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生理意义是提供能量,有利于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故答案为:
(1)抗利尿激素 1 肾小管 2 集合管
(2)肾上腺 醛固酮 1 肾小管 2 集合管 Na+ K+
(3)提供能量,有利于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解析
解:(1)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1]肾小管和[2]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2)当血钾升高或血钠降低时,可直接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1]肾小管和[2]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吸钠排钾),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构成肾小管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多,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生理意义是提供能量,有利于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故答案为:
(1)抗利尿激素 1 肾小管 2 集合管
(2)肾上腺 醛固酮 1 肾小管 2 集合管 Na+ K+
(3)提供能量,有利于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A正确;
B、检测生物组织中(如花生子叶切片)脂肪实验中,体积分数50%的酒精用于洗去苏丹Ⅲ染色剂染色后切片上的浮色,B错误;
C、用纸层析法,可以分离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C错误;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得到四倍体有籽西瓜,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图判断,图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①分泌增加促进③的含量增加,从而使②的含量增加,A错误;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B错误;
C、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C正确;
D、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图中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只能作用与垂体,D错误.
故选:C.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调节的问题.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餐后血糖的调控主要是______调节方式.
(2)高糖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B=C ④A=B=C
(4)若餐后1小时取血对血液尿素含量进行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A<B<C ②B<C<A ③A<B=C ④A=B=C
(5)在进餐3小时后,胰高血糖素含量将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______(多选).
A胰淀粉酶 B胰高血糖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神经递质
(7)肝细胞通过VLDL调节其对甘油三酯的储存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正确答案
解:(1)图示血糖调节是通过胰岛素进行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2)通过图1曲线可知,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正常人通过调节,均会使血糖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不会出现尿糖现象,故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A=B=C.
(4)高糖早餐组(B)利用糖类供能,尿素含量最低,不进早餐组(A),只能利用体内的蛋白质等供能,尿素最多.
(5)在进餐3小时后,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
(6)解:A、胰淀粉酶存在于小肠中,作用于淀粉水解,与激素调节无直接关系,A错误;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C错误;
D、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故能识别葡萄糖,还可以作用效应器故能识别神经递质,D正确.
故选:BD.
(7)解:A、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是胞吐,B错误;
C、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合成会降低血糖浓度,分解成葡萄糖进血液会升高血糖浓度,C正确;
D、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应该是促进肝糖原分解而非合成,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体液调节
(2)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④
(4)②
(5)血糖浓度降低
(6)BD
(7)C
解析
解:(1)图示血糖调节是通过胰岛素进行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2)通过图1曲线可知,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正常人通过调节,均会使血糖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不会出现尿糖现象,故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A=B=C.
(4)高糖早餐组(B)利用糖类供能,尿素含量最低,不进早餐组(A),只能利用体内的蛋白质等供能,尿素最多.
(5)在进餐3小时后,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
(6)解:A、胰淀粉酶存在于小肠中,作用于淀粉水解,与激素调节无直接关系,A错误;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C错误;
D、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故能识别葡萄糖,还可以作用效应器故能识别神经递质,D正确.
故选:BD.
(7)解:A、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是胞吐,B错误;
C、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合成会降低血糖浓度,分解成葡萄糖进血液会升高血糖浓度,C正确;
D、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应该是促进肝糖原分解而非合成,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体液调节
(2)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④
(4)②
(5)血糖浓度降低
(6)BD
(7)C
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X物质为______.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______中进行.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______,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______以储存能量.
(3)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自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___.
正确答案
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
肝糖原
脂肪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解析
解:(1)据图分析,X为葡萄糖分解生成的丙酮酸;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基质和水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2)血糖浓度升高时,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存储,多余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等非糖类物质,降低血糖浓度,其中脂肪是机体的储能物质.
(3)白蛋白为分泌蛋白,在肝细胞基质内,葡萄糖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通过细胞膜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故出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依次为: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故答案为:
(1)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
(2)肝糖原 脂肪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③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不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①正确;
②胰岛素能促进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肝糖原,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类物质,②错误;
③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③错误;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④正确.
所以①④正确.
故选:C.
关于糖代谢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A正确;
B、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超过肾糖阈130mg/dl,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不能将尿液中葡萄糖重吸收,就会出现尿糖,B正确;
C、一次性吃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出现葡萄糖,C正确;
D、下丘脑能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其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D错误.
故选:D.
结合图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激素①、激素②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饭后半小时,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泌增加,A正确;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二者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该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B正确;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作用于肝脏,其中胰岛素抑制肝糖元分解,更能够促进肝糖原的水解,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C错误;
D、胰岛素作用于全身,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说明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