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影响胰岛A细胞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______(升高、降低)

(2)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______,它可促使______,从而导致血糖浓度______

(3)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调节过程属于______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______

(4)靶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正确答案

降低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

神经

下丘脑

糖蛋白(糖被)

解析

解:(1)血糖含量降低,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3)通过刺激X→①传入神经→②下丘脑→③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4)靶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糖被).

故答案为:

(1)降低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

(3)神经 下丘脑 

(4)糖蛋白(糖被)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8月7日晚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县城由北向南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约250万平方米).泥石流冲毁了家园,带走了亲人的生命,舟曲人民的伤痛让人落泪.更让人感动的是,许多受灾群众拖着受伤的身心,仍奋战在救灾第一线,他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则他们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长时间不吃饭,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分泌会增加,A错误;

B、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不休息,高强度的劳动,细胞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均增加;长时间不喝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使得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平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B错误;

C、抗洪战士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体内血糖降低,水分减少,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防止水分丢失过多,C正确;

D、体内血糖降低,水分减少,会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动物和人体激素凋节以及相关激素间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为______,②为______

(2)由图分析,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间为______关系.

(3)若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______

(4)当一个人甲状腺檄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______;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调节激素分泌的方式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示可知,图中①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②为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由图分析,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3)胰岛分泌激素除直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外,还接受下丘脑某一区域的调控,而不涉及垂体;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分泌器官,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激素分泌调控都属于这一类型,如果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受影响较大.故若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4)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调节激素分泌的方式有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反馈调节等.

故答案为:

(1)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2)拮抗

(3)胰岛

(4)减少      减少

(5)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反馈调节等

解析

解:(1)分析图示可知,图中①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②为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由图分析,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3)胰岛分泌激素除直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外,还接受下丘脑某一区域的调控,而不涉及垂体;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分泌器官,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激素分泌调控都属于这一类型,如果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受影响较大.故若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4)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调节激素分泌的方式有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反馈调节等.

故答案为:

(1)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2)拮抗

(3)胰岛

(4)减少      减少

(5)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反馈调节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71年科学家已经从猪的下丘脑中分离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但对GnRH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逐渐成为热点并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激素和腺体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下丘脑垂体性腺靶细胞

(1)图示过程是一种______调节机制

(2)Gn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一种短肽,特异性受体位于垂体细胞的______上.性激素的成分是______,特异性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质中.

(3)为提高猪肉品质,传统方法是切除幼龄公猪睾丸(阉割).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是在______形成,同时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______,调节皮肤出现汗液分泌等现象.

(4)若将GnRH与适合的蛋白质组合后,作为抗原注射到幼龄公猪体内,该猪能产生GnRH抗体,导致睾丸发育______,也能达到提高猪肉品质的目的,猪的这一免疫现象是一种______病.

正确答案

解:(1)图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这属于分级调节机制.

(2)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物质.

(3)痛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会刺激相应的反应,其中包括毛细血管舒张,调节皮肤分泌汗液等生命活动.

(4)猪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抗体以后,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最终使睾丸的发育受到抑制,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1)分级

(2)细胞膜   固醇类

(3)大脑皮层   下丘脑   毛细血管舒张  

(4)受到抑制   自身免疫病

解析

解:(1)图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这属于分级调节机制.

(2)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物质.

(3)痛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会刺激相应的反应,其中包括毛细血管舒张,调节皮肤分泌汗液等生命活动.

(4)猪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抗体以后,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最终使睾丸的发育受到抑制,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1)分级

(2)细胞膜   固醇类

(3)大脑皮层   下丘脑   毛细血管舒张  

(4)受到抑制   自身免疫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激素):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_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______

(4)血液中物质 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由______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7)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______反射.B、C两激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表现为______作用.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下丘脑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寒冷环境下,A含量升高,增加产热.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丙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进行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糖蛋白(受体)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7)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非条件反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因此B胰岛素和C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A

(2)C 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丙

(3)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反馈调节

(5)糖蛋白(受体)

(6)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

(7)胰高血糖素     非条件     拮抗

解析

解:(1)由图可知,下丘脑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寒冷环境下,A含量升高,增加产热.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丙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进行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糖蛋白(受体)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7)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非条件反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因此B胰岛素和C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A

(2)C 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丙

(3)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反馈调节

(5)糖蛋白(受体)

(6)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

(7)胰高血糖素     非条件     拮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它们在促进产热方面的关系是______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______为主.

(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 散热总量(“>”、“<”或“=”).

(6)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寒冷环境时,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和皮肤血管收缩,可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抵御寒冷,两者属于协同作用.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神经调节为主.

(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

(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散热总量.

(6)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故答案为:

(1)减少热量散失,增加产热量,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2)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协同作用

(3)神经调节

(4)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

(5)=

(6)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解析

解:(1)寒冷环境时,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和皮肤血管收缩,可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抵御寒冷,两者属于协同作用.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神经调节为主.

(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

(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散热总量.

(6)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故答案为:

(1)减少热量散失,增加产热量,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2)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协同作用

(3)神经调节

(4)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

(5)=

(6)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

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0~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0~t1时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

B、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休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B正确;

C、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C正确;

D、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0~t1时段,但t3~t4时段的体温等于0~t1时段,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B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

C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D若用正常的青蛙(变温动物)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组曲线相似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具有正常体温调节能力的小鼠表现为酶促反应速率稳定,低温耗氧量大,因此甲组小鼠正常,为对照组,A正确;

B、乙组小鼠应是被破坏了下丘脑,所以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会受到影响,B错误;

C、小白鼠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为增加产热而维持体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体耗氧量增加,则甲代表正常小白鼠.由于小白鼠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如下丘脑被破坏,失去体温调节能力,其酶促反应速率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C错误;

D、青蛙是变温动物,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乙曲线相似,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是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______激素.引起该激素分泌增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 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

(2)图中C代表尿量______.机体能通过体液和______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抗利尿激素.引起该激素分泌增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的B结构是大脑皮层.

(2)图中C代表尿量减少.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神经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抗利尿激素     升高      大脑皮层

(2)减少     神经

解析

解:(1)据图分析,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抗利尿激素.引起该激素分泌增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的B结构是大脑皮层.

(2)图中C代表尿量减少.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神经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抗利尿激素     升高      大脑皮层

(2)减少     神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饮食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渗透压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绝大多数来源于蛋白质和无机盐;但饮食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⑥和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2)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3)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在80~120mg/dL(0.8-1.2g/L)内保持相对稳定;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肝糖原和肌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能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够抑制②③过程,使得血糖浓度降低.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线粒体      肝糖原和肌糖原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主动运输  

(3)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等)      胰岛素

解析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在80~120mg/dL(0.8-1.2g/L)内保持相对稳定;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肝糖原和肌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能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够抑制②③过程,使得血糖浓度降低.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线粒体      肝糖原和肌糖原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主动运输  

(3)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等)      胰岛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②过程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只发生在肝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转化为血糖,A错误;

B、胰岛素能抑制②和③过程,而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与胰岛素无关,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②③过程,血糖含量上升,C错误;

D、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两者属于拮抗关系,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______

(2)当血糖降低时,存在的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位于如图甲所示的______

(3)在遇到危险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作用.

(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细胞产生的______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

解:(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以促进机体产热增加,来维持体温.

(2)据图分析,当血糖降低时,存在的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位于如图甲所示的胰岛细胞和肾上腺细胞.

(3)寒冷时,②甲状腺激素和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两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联系的.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增多   

(2)胰岛细胞和肾上腺细胞    

(3)b     协同   

(4)信号分子(化学物质等)

解析

解:(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以促进机体产热增加,来维持体温.

(2)据图分析,当血糖降低时,存在的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位于如图甲所示的胰岛细胞和肾上腺细胞.

(3)寒冷时,②甲状腺激素和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两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联系的.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增多   

(2)胰岛细胞和肾上腺细胞    

(3)b     协同   

(4)信号分子(化学物质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扬中市期中)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方面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去路,降低血糖浓度,而肾上腺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①错误;

②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②正确;

③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代谢的作用,可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作用,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液增加二者协同作用使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平衡,③正确;

④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具有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的作用,与肾上腺素无关,④错误.

所以,②③正确.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专家们认为在地震发生后的三天是黄金救援日,三天期限的依据来源于人体内的水分平衡,地震中的受困者在这段时间内体内发生的变化有______

①机体水的主要来源是物质代谢水;②机体通过调节减少排尿量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③体内钠盐通过调节可以保持平衡;④机体会消耗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

正确答案

①②③④

解析

解:①由于无法饮水,机体水的主要来源是物质代谢,①正确;

②机体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排尿量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②正确;

③由于钠盐有不吃不排的特点,故体内钠盐可以通过调节可以保持平衡,③正确;

④糖类被消耗后,机体会以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物,④正确.

故答案为:

①②③④

下一知识点 : 植物的激素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