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  )

A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C肝糖元分解

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人体血糖的来源有三个: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和吸收、肝糖元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其中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才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其分泌仅与血糖浓度有关

B人体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需要通过靶细胞来实现

C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升高血糖浓度

D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其分泌与血糖浓度有关,也与神经调节有关,A错误;

B、人体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需要通过靶细胞来实现,B正确;

C、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来源来升高血糖浓度,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C错误;

D、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福建月考)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每一环境中生活15分钟,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分钟测定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共测了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

(1)进入0℃环境中时,首先增加的是______(填字母),C代表______

(2)实验过程中,B指标增加到最大值后,A指标应______,这种调节作用机制在生理学上叫做______

(3)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时,小鼠的代谢速率将______,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下丘脑的______部是产热中枢所.

正确答案

解:(1)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而实验中未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此处首先增加的是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减少,所以C代表皮肤血流量.

(2)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垂体的作用,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3)在动物由25℃环境进入0℃环境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多→产热量增多,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小鼠的代谢速率将提高,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说明下丘脑的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下丘脑的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

故答案为:

(1)A   皮肤血流量

(2)下降     反馈调节

(3)提高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后

解析

解:(1)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而实验中未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此处首先增加的是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减少,所以C代表皮肤血流量.

(2)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垂体的作用,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3)在动物由25℃环境进入0℃环境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多→产热量增多,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小鼠的代谢速率将提高,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说明下丘脑的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下丘脑的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

故答案为:

(1)A   皮肤血流量

(2)下降     反馈调节

(3)提高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10-2毫克/毫升

B食用糖后120分钟,血糖浓度降至75×10-2 毫克/毫升,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

C食用糖后180分钟,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 75×10-2 毫克/毫升,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

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应该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A错误;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10-2 毫克/毫升,主要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B正确;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 75×10-2 毫克/毫升,此时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来升高血糖,C正确;

D、该动物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和体液调节,但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起作用,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和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直接提供.

(3)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4)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3号“杀手”.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所用激素为______,由细胞分泌.若医生给患者注射过量的该激素,会造成患者昏迷,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胰高血糖素能提高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在核糖体合成,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而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3)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既有血糖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为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调节.

(4)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所用激素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若医生给患者注射过量的该激素,会造成患者昏迷,此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使患者血糖浓度升高.

故答案为:

(1)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ATP

(3)下丘脑     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调节

(4)胰岛素     胰岛B  静脉注射葡萄糖

解析

解:(1)胰高血糖素能提高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在核糖体合成,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而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3)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既有血糖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为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调节.

(4)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所用激素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若医生给患者注射过量的该激素,会造成患者昏迷,此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使患者血糖浓度升高.

故答案为:

(1)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ATP

(3)下丘脑     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调节

(4)胰岛素     胰岛B  静脉注射葡萄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  )

A加快血流

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正常机体需经过______的调节网络,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

(4)图中A激素的名称是______

(5)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______分泌不足,导致过程______(填序号)加强所致.

(6)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作用于______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激素______(填字母)和C的分泌.

(7)胰岛素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它能降低血糖的途径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机体需经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三个方面.

(3)在寒冷条件下,机体中的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两种激素都会明显增加,从而使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当血液中B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反馈调节.

(4)图中A激素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5)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过程A促甲状腺激素加强所致.

(6)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促进激素D(胰高血糖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7)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能降低血糖的途径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故答案为: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

(2)渗透压   温度     酸碱度

(3)B、C    反馈调节

(4)促甲状腺激素

(5)甲状腺激素     A

(6)胰岛A     D

(7)胰岛B    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解析

解:(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机体需经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三个方面.

(3)在寒冷条件下,机体中的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两种激素都会明显增加,从而使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当血液中B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反馈调节.

(4)图中A激素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5)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过程A促甲状腺激素加强所致.

(6)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促进激素D(胰高血糖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7)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能降低血糖的途径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故答案为: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

(2)渗透压   温度     酸碱度

(3)B、C    反馈调节

(4)促甲状腺激素

(5)甲状腺激素     A

(6)胰岛A     D

(7)胰岛B    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会减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③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分泌增多,A正确;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同时散热也在增加,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B错误;

C、寒冷条件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胞血管收缩;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C正确;

D、注射③,甲状腺激素多,通过反馈作用使①(TRH)和②(TSH)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符合图示曲线的是(  )

A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若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C若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则AB段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D若表示密闭温室中CO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如果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上升,细胞正在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是逐渐减弱的,A错误;

B、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增加,B正确;

C、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AB段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量,则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减少产热量,C错误;

D、如果横坐标代表一天的时间,纵坐标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B点表示外界的CO2浓度的变化率为零,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净光合作用为零,温室中的光合作用起始于B点之前,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

A①中性白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红细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中性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

B、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B正确;

C、水可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C正确;

D、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不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张占海博士率领的中国南极科考队于2005年1月18日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他们由温暖的棚内来到寒冷的棚外时,下列生理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

A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B身体耗氧量变化

C肾上腺素分泌量

D汗腺的分泌量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A错误;

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则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B正确;

C、寒冷时,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正确;

D、寒冷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A.B.C.D种模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细胞1为内分泌细胞,那么细胞2和细胞3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细胞,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______

(2)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在免疫过程中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可能是______,在寒冷紧张等情况下,身体内____________ 激素含量会升高,此时身体内会发生哪几种信息传递模式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______.若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含量为130mg/dL时,下丘脑通过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是______

(4)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过咸时,体内______ 激素含量升高,其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细胞1为内分泌细胞,那么细胞2和细胞3分别为下丘脑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2)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在免疫过程中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可能是浆细胞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在寒冷紧张等情况下,身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含量会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生热量,此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身体内会发生ABC三种信息传递模式.

(3)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使得肝糖原分解,血糖浓度升高.若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含量为130mg/dL时,下丘脑通过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是胰岛素分泌增强,促进血糖的去路,降低血糖.

(4)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得过咸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细胞   特异性受体

(2)浆细胞、效应T细胞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ABC

(3)肝脏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强

(4)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解析

解:(1)若细胞1为内分泌细胞,那么细胞2和细胞3分别为下丘脑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2)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在免疫过程中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可能是浆细胞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在寒冷紧张等情况下,身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含量会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生热量,此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身体内会发生ABC三种信息传递模式.

(3)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使得肝糖原分解,血糖浓度升高.若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含量为130mg/dL时,下丘脑通过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是胰岛素分泌增强,促进血糖的去路,降低血糖.

(4)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得过咸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细胞   特异性受体

(2)浆细胞、效应T细胞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ABC

(3)肝脏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强

(4)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_分泌减少.

(3)实验室常用的检测尿糖的试剂是______.该试剂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混合后,水浴加热2min,溶液逐渐呈现______色.

(4)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______,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了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原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

(3)尿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4)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

(1)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胰岛B  胰岛素   

(3)斐林试剂  砖红色

(4)下丘脑  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解析

解:(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了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原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

(3)尿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4)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

(1)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胰岛B  胰岛素   

(3)斐林试剂  砖红色

(4)下丘脑  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正常成年人生成尿的过程中,部分液体若干成分的含量如表所示.请参照所提供的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1.5L,而原尿生成量可达150L,这一变化说明肾的______部位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很强,对此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______,该激素是由______分泌的,______释放的.例如,遗传性肾源性尿崩症就是因为相应结构对激素的作用失去反应造成的,患者的明显症状应该是______

(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______,从而会导致______(症状).

(3)尿液与原尿成分相比,浓度增加最显著的是______

(4)当人体摄入的食物过咸或机体腹泻、呕吐后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机体会将兴奋传导______,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同时肾脏相应部位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尿量减少.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1.5L,而原尿生成量可达150L,这一变化说明肾的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很强,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激素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垂体(后叶)释放的.例如,遗传性肾源性尿崩症就是因为相应结构对激素的作用失去反应造成的,那么该患者应该表现尿量很大,极度口渴.

(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大部分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尿液与原尿成分相比,浓度增加最显著的是尿素.

(4)当人体摄入的食物过咸或机体腹泻、呕吐后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会将兴奋传导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同时肾脏相应部位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尿量减少.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

(1)肾小管和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神经细胞)  垂体(后叶)   尿量很大,极度口渴

(2)下降   组织水肿     

(3)尿素

(4)升高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

解:(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1.5L,而原尿生成量可达150L,这一变化说明肾的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很强,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激素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垂体(后叶)释放的.例如,遗传性肾源性尿崩症就是因为相应结构对激素的作用失去反应造成的,那么该患者应该表现尿量很大,极度口渴.

(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大部分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尿液与原尿成分相比,浓度增加最显著的是尿素.

(4)当人体摄入的食物过咸或机体腹泻、呕吐后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会将兴奋传导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同时肾脏相应部位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尿量减少.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

(1)肾小管和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神经细胞)  垂体(后叶)   尿量很大,极度口渴

(2)下降   组织水肿     

(3)尿素

(4)升高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  )

A大量饮水

B血容量减少

C食用过咸的菜肴

D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就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的原因有如钦水过多,食物中的离子摄入过少.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

B、血容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

D、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植物的激素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