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2015秋•青羊区校级月考)关于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降低血糖和CO2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均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
B、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耗氧量也增加,产热增加,B正确;
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肾集合管细胞,所以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C正确;
D、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兴奋、作为神经中枢、分泌激素等作用,可以作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同环境下,体温调节方式有所不同,在寒冷环境下,通过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中,主要是通过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中若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来维持体温,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A错误;
B、人在寒冷环境中只要是体温恒定,则产热等于散热,B错误;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正确;
D、体温调节中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D错误.
故选:C.
血糖平衡对于维持机体正常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血糖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若体内胰岛素含量上升,则胰岛A细胞分泌的X激素的含量______.
(2)X激素对肝细胞的调节作用有______.
(3)研究发现: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据图分析此人患糖尿病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4)某人因体内产生了能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导致高血糖,从免疫学上讲,这属于______病.
(5)某研究小组发现一只正常饲喂的狗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现利用斐林试剂、胰岛素等实验材料,探究此狗出现尿糖是不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简要说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正确答案
解:(1)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相关激素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则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若体内胰岛素含量上升,说明血糖浓度高,则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下降.
(2)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3)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但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不能有效识别胰岛素,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4)由于免疫功能强,体内产生了能攻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高血糖,属于自身免疫病.
(5)一只正常饲喂的狗,尿液用斐林试剂鉴定成砖红色,说明含有葡萄糖;给它注射胰岛素,用斐林试剂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如依然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不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下降
(2)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胰岛素受体少(胰岛素受体活性低)
(4)自身免疫病
(5)给它注射胰岛素,用斐林试剂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
解:(1)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相关激素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则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若体内胰岛素含量上升,说明血糖浓度高,则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下降.
(2)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3)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但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不能有效识别胰岛素,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4)由于免疫功能强,体内产生了能攻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高血糖,属于自身免疫病.
(5)一只正常饲喂的狗,尿液用斐林试剂鉴定成砖红色,说明含有葡萄糖;给它注射胰岛素,用斐林试剂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如依然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不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下降
(2)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胰岛素受体少(胰岛素受体活性低)
(4)自身免疫病
(5)给它注射胰岛素,用斐林试剂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醛固酮的作用主要是保钠排钾,因此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A正确;
B、当机体缺水时,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最终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错误;
C、饮水不足时,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兴奋传给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C正确;
D、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A错误;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B错误;
C、发烧时内环境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会下降,食欲差主要是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C正确;
D、吃糖1小时后,通过消化吸收使血糖含量增加,所以血糖中胰岛素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C.
(2015秋•吉林校级期末)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问题.
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横线上填文字,[]内填编号)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图1中激素[______]分泌量的增加和细胞内______的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______,如果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______;如果注射的激素B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______.据图1分析,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_____模式.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模式调节,当人体内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4)人在空腹或饥饿时,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图2中的______模式调节分泌量.
正确答案
解:(1)寒冷环境下,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使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身体内的额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为了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2中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增高,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B(甲状腺激素),由于负反馈调节机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恢复原来水平,注射的激素B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下降,据图1分析,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
(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属于图2中的乙模式,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4)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另一方面下丘脑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腺体分泌激素,属于丙模式.
故答案为:
(1)A、B、C(缺一不可)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2)增高 恢复原来水平 下降 甲
(3)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
(4)胰岛A细胞 肝细胞、脂肪细胞 丙
解析
解:(1)寒冷环境下,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使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身体内的额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为了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2中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增高,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B(甲状腺激素),由于负反馈调节机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恢复原来水平,注射的激素B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下降,据图1分析,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
(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属于图2中的乙模式,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4)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另一方面下丘脑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腺体分泌激素,属于丙模式.
故答案为:
(1)A、B、C(缺一不可)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2)增高 恢复原来水平 下降 甲
(3)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
(4)胰岛A细胞 肝细胞、脂肪细胞 丙
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⑥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______,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尿液)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______.
(3)能够促进②分解的激素是______,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处在饥饿状态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⑥表示合成的肝糖原和肌糖原.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 0.8-1.2g/l,此人血糖浓度高达1.85g/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通过④糖尿排出体外,患糖尿病.
(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够促进②肝糖原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处在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下降,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线粒体 肌糖原和肝糖原
(2)0.8-1.2g/l 糖尿病
(3)胰高血糖素 胰岛B 胰岛素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
解:(1)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⑥表示合成的肝糖原和肌糖原.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 0.8-1.2g/l,此人血糖浓度高达1.85g/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通过④糖尿排出体外,患糖尿病.
(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够促进②肝糖原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处在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下降,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线粒体 肌糖原和肝糖原
(2)0.8-1.2g/l 糖尿病
(3)胰高血糖素 胰岛B 胰岛素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的浓度也会升高,随着血糖浓度的下降,胰岛素浓度也会下降,与曲线相符,A正确;
B、根瘤菌是生存在豆科植物体内,是共生关系,一株豆科植物体内可以生存许多根瘤菌,另外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与图中曲线不符,B错误;
C、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浓度,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呼吸频率会加快,随着CO2浓度的降低,呼吸频率则减慢,所有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与符曲线相符,C正确;
D、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捕食者的数量跟着增加,被捕食者的数量下降,捕食者的数量跟着下降,与曲线图,与曲线图相符,D正确.
故选:ACD.
一个各项生理指标都是正常的同学小明,与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一项生理实验.小明先是进行5小时的禁食,然后研究人员开始测量他的血糖水平.下图显示测量的结果,以及小明进行四分钟剧烈运动和进食50g葡萄糖的时间.
(1)解释该四分钟剧烈运动对小明血糖水平的影响.______
(2)进行四分钟剧烈运动后,小明的血糖水平需要多长时间才恢复正常水平?______
(3)小明的血糖水平在50至100分钟期间变化原因的是: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______(多于、少于)胰岛素,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4)解释小明的血糖水平在160至200分钟期间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5)根据上图资料,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时,把血糖水平提高的最简单、快捷方法是什么?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小明进行4分钟剧烈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身体利用大量血糖产生能量,所以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2)由曲线图可知,小明进行四分钟剧烈运动结束时对应的时间是32分钟,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水平时对应的时间是100分钟,因此进行四分钟剧烈运动后,小明的血糖水平需要100-32=68分钟才恢复正常水平.
(3)小明的血糖水平在50至100分钟期间,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多于胰岛素,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4)小明的血糖水平在160至200分钟期间,胰岛素分泌多于胰高血糖素,血糖转变成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因此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5)根据上图资料,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时,把血糖水平提高的最简单、快捷方法是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
故答案为:
(1)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身体利用大量血糖产生能量,所以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2)68分钟
(3)多于
(4)胰岛素分泌多于胰高血糖素,血糖转变成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因此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5)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
解析
解:(1)小明进行4分钟剧烈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身体利用大量血糖产生能量,所以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2)由曲线图可知,小明进行四分钟剧烈运动结束时对应的时间是32分钟,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水平时对应的时间是100分钟,因此进行四分钟剧烈运动后,小明的血糖水平需要100-32=68分钟才恢复正常水平.
(3)小明的血糖水平在50至100分钟期间,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多于胰岛素,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4)小明的血糖水平在160至200分钟期间,胰岛素分泌多于胰高血糖素,血糖转变成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因此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5)根据上图资料,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时,把血糖水平提高的最简单、快捷方法是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
故答案为:
(1)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身体利用大量血糖产生能量,所以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2)68分钟
(3)多于
(4)胰岛素分泌多于胰高血糖素,血糖转变成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因此血糖水平迅速下降
(5)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
如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验证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什么,则应该使用的鉴定试剂是______.d控制e形成的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______.
(2)据图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畏寒的原因是______.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______(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 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______.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______.
(5)甲状腺激素受体没有分布在细胞膜上,而胰岛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导致血糖______.当人们最初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的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试剂反应呈紫色.d为mRNA,e为酶,d→e表示翻译,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氨基酸.
(2)据图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畏寒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产生的热量少.
(3)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甲)和垂体(乙),即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4)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进入膜内,使电位变成外负内正,突触中信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导致血糖升高.当人们最初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的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原因是:胰腺分泌蛋白酶,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利用磨碎的方法使胰岛素与胰蛋白酶相遇,从而蛋白质被水解,因此得不到胰岛素.
故答案为:
(1)双缩脲试剂 氨基酸
(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产生的热量少(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3)甲、乙 (负)反馈
(4)钠 外负内正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升高(偏高) 胰腺分泌蛋白酶,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利用磨碎的方法使胰岛素与胰 蛋白酶相遇,从而蛋白质被水解,因此得不到胰岛素
解析
解:(1)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试剂反应呈紫色.d为mRNA,e为酶,d→e表示翻译,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氨基酸.
(2)据图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畏寒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产生的热量少.
(3)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甲)和垂体(乙),即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4)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进入膜内,使电位变成外负内正,突触中信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导致血糖升高.当人们最初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的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原因是:胰腺分泌蛋白酶,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利用磨碎的方法使胰岛素与胰蛋白酶相遇,从而蛋白质被水解,因此得不到胰岛素.
故答案为:
(1)双缩脲试剂 氨基酸
(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产生的热量少(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3)甲、乙 (负)反馈
(4)钠 外负内正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升高(偏高) 胰腺分泌蛋白酶,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利用磨碎的方法使胰岛素与胰 蛋白酶相遇,从而蛋白质被水解,因此得不到胰岛素
不管是生活在极地还是赤道,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人体能通过(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不管是生活在极地寒冷的环境中,还是生活在赤道炎热的环境中,人都能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原因是人体内有体温调节功能,即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调控机体的产热和散热随时处于动态平衡中.
故选:D.
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高温环境作业,大量流汗,既失水又失盐,需要补充大量的淡盐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A错误;
B、低温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错误;
C、体内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平的重吸收,C正确;
D、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量,使得人体散失的热量等于产热,D错误.
故选:C.
对维持血钾和血钠平衡起重要作用的人体激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即调节水平衡,A错误;
B、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B错误;
C、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即调节血糖平衡,C错误;
D、醛固酮调节血钾和血钠平衡,即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D正确.
故选:D.
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说明全身组织细胞的质膜上均存在胰岛素的受体,A正确;
B、激素②作用于肾小管,可以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防止出现尿糖,B正确;
C、激素①是胰高血糖素,②是胰岛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作用于肝脏,二者共同作用调节血糖的平衡,其作用区别在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C正确;
D、饭后后半小时,血糖开始上升,此时血液中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Y细胞分泌的,D错误.
故选:D.
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从25℃的温室移到5℃环境时,体内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较多,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所以耗氧量增加;青蛙是变温动物,耗氧量的变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外界温度降低,青蛙耗氧量减少.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