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在如图中,如图甲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如图乙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______.
(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主要通过⑤抑制______;______.
(3)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乙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或0.8~1.2g/L).
(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胰岛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为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二是主要通过⑥抑制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根据题意,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但人体中血糖含量高,说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不能识别激素.
故答案为:
(1)3.9~6.1mmol/L(或0.8~1.2g/L,其他合理就给分)
(2)胰岛素 血糖的利用 转化为糖原 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肝糖元的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或a激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控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
解析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或0.8~1.2g/L).
(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胰岛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为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二是主要通过⑥抑制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根据题意,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但人体中血糖含量高,说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不能识别激素.
故答案为:
(1)3.9~6.1mmol/L(或0.8~1.2g/L,其他合理就给分)
(2)胰岛素 血糖的利用 转化为糖原 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肝糖元的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或a激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控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
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下降,A正确;
B、寒冷环境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则皮肤的血流量收缩,会使散热量减少,B错误;
C、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错误;
D、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所以代谢活动增强,D错误.
故选:A.
在2011年7月23日中国高铁事故中,两岁半的小女孩伊伊被埋两日后生还,被称为生命的奇迹.在被救之前她体内的激素含量变化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被掩埋两日,不能进食和饮水,则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错误;
B、由于不能进食,血糖降低,胰岛素含量降低,B错误;
C、由于不能进食,血糖降低,则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C正确;
D、根据题意,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对人体的生命的调节作用无影响,D错误;
故选:C.
人体感受外界寒冷刺激的感受器主要位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体皮肤上有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即人体感受外界寒冷刺激的冷觉感受器主要位于皮肤上.
故选:C.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失,一部分存储在ATP中,A正确;
B、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散热量增加,B正确;
C、时间t2以后,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正确;
D、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会上升,D错误.
故选:D.
高等动物及人体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和体液等调节的共同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下丘脑可通过分泌激素①实现对甲状腺激素(a)的调节,这称为______调节,激素①的名称为______;某人体内缺碘,激素①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______调节的结果.
(2)若现有X、Y、Z三位成年人,X正常,Y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Z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图乙是______(填写X或Y或Z)的血糖含量变化图.
(3)图乙中与形成cd段趋势有关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对X、Y两人的尿液用婓林试剂进行还原糖鉴定,依次出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对Y、Z两人来说,______(填写字母)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
正确答案
分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增加
负反馈
Z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浅蓝色
砖红色
Z
解析
解:(1)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图甲中激素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会增加.
(2)根据题干和图乙可知,正常人开始运动后机体消耗葡萄糖量增加,血糖有血浆的趋势,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下,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使得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运动结束后血糖浓度一直相对稳定,但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患者,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正常,血糖会降低,而胰岛素受体受损的糖尿病病人,由于组织细胞需要消耗葡萄糖,但由于组织细胞不能摄取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只有运动结束后血糖才会逐渐下降,故曲线是Z的血糖变化.
(3)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会使血糖浓度升高.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有大量的葡萄糖,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不反应,颜色为浅蓝色,而糖尿病患者尿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Z患者是胰岛素受体受损引起的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故答案为:
(1)分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增加 负反馈
(2)Z
(3)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浅蓝色 砖红色 Z
同学们参加各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他们的生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长跑运动前,运动员穿上短袖运动衣裤,这时,寒冷刺激皮肤,通过神经调节,作为效应器,______激素含量增加,最终使体内的物质分解加速,加强产热,适应环境.比赛开始后,机体剧烈运动产热器官产生了大量的热能,通过神经调节,作为效应器,______,引起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运动过程中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______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快速补充血糖.
正确答案
解:(1)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以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身体平衡;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剧烈运动以后,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加快散热.
(2)运动过程中,血糖主要被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毛细血管舒张
(2)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原
解析
解:(1)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以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身体平衡;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剧烈运动以后,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加快散热.
(2)运动过程中,血糖主要被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毛细血管舒张
(2)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原
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基本稳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低温刺激体表的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_____,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______形成冷觉.
(2)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______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增加,导致血液______、______(2种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3)同时下丘脑发出信号,汗腺分泌______,毛细血管______,减少散热.由此可见体温恒定是______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4)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该激素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
(5)已知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会被迅速分解.现有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将会引起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当低温刺激体表的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内正外负,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
(2)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增加,导致血液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3)同时下丘脑发出信号,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由此可见体温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4)正常人饭后,血糖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5)已知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会被迅速分解.现有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将会引起神经元(或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内正外负 大脑皮层
(2)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减少 收缩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胰岛素、胰岛B
(5)持续兴奋
解析
解:(1)当低温刺激体表的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内正外负,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
(2)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增加,导致血液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3)同时下丘脑发出信号,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由此可见体温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4)正常人饭后,血糖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5)已知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会被迅速分解.现有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将会引起神经元(或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内正外负 大脑皮层
(2)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减少 收缩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胰岛素、胰岛B
(5)持续兴奋
糖类是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的.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分解成______,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2)图中X所表示的物质是储藏在肝脏内的______,这种物质对维持人体内血糖含量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3)②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其中能量的去向是一部分储存在______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人体进食后不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可通过分泌胰岛素,加速______(填图中标号)过程,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有些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经常出现图中⑥表示的现象,这些人患有______病.
正确答案
解:(1)食物中的淀粉经初步消化形成麦芽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2)图中X表示储藏在肝脏内的肝糖元,可分解形成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
(3)②过程可表示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中能量的去向是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人体进食后,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则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加速 ②④⑤程,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的含量高于160-180mg/dL,则患糖尿病,出现⑥尿糖的现象.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2)肝糖元(糖元)
(3)线粒体ATP
(4)②④⑤糖尿
解析
解:(1)食物中的淀粉经初步消化形成麦芽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2)图中X表示储藏在肝脏内的肝糖元,可分解形成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
(3)②过程可表示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中能量的去向是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人体进食后,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则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加速 ②④⑤程,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的含量高于160-180mg/dL,则患糖尿病,出现⑥尿糖的现象.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2)肝糖元(糖元)
(3)线粒体ATP
(4)②④⑤糖尿
假如你是以为工程师,要为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设计一个随身携带的“人工胰岛”(已有这类产品)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指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______.
正确答案
解:胰岛素泵大小如BP机,可以挂在腰间,通过一个细细的输注导管将胰岛素输注到你腹部的皮下.它可以每次输注很微小的剂量,24小时连续输注,就象你在得糖尿病前你的胰腺能做的一样.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改善血糖控制水平;(2)减少低血糖;(3)克服黎明现象;(4)提高生活质量;(5)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延缓15.3年;(6)儿童糖尿病患者适合使用胰岛素泵;(7)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适合使用胰岛素泵治疗;(8)带泵之后可以灵活进餐.
故答案为:
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可以解决以下问题: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低血糖;克服黎明现象;提高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延缓15.3年;儿童糖尿病患者适合使用胰岛素泵;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适合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带泵之后可以灵活进餐.
解析
解:胰岛素泵大小如BP机,可以挂在腰间,通过一个细细的输注导管将胰岛素输注到你腹部的皮下.它可以每次输注很微小的剂量,24小时连续输注,就象你在得糖尿病前你的胰腺能做的一样.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改善血糖控制水平;(2)减少低血糖;(3)克服黎明现象;(4)提高生活质量;(5)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延缓15.3年;(6)儿童糖尿病患者适合使用胰岛素泵;(7)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适合使用胰岛素泵治疗;(8)带泵之后可以灵活进餐.
故答案为:
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可以解决以下问题: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低血糖;克服黎明现象;提高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延缓15.3年;儿童糖尿病患者适合使用胰岛素泵;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适合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带泵之后可以灵活进餐.
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②促进肝糖原分解
③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 ④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其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其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①正确;
②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②错误;
③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能降血糖,③正确;
④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其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④错误.
故选:A.
胰岛素缺乏对糖代谢的影响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胰岛素缺乏是引起血糖利用减少,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血糖转换成糖原,因此肝糖原合成减弱,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B液为______,C液为______,
(2)正常人B液的pH通常为______,血浆与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4)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胰高血糖素和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浓度升高.
(5)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7.35~7.45
血浆富含蛋白质
内环境稳态(适宜的温度和PH也可)
胰岛素
血糖(葡萄糖也可)
组织液CO2浓度低于组织细胞中CO2浓度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
(2)正常人B液的pH通常为7.35~7.45,血浆与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富含蛋白质.
(3)胰腺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内环境稳态(或适宜的温度和pH).
(4)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
(5)胰腺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其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组织液的浓度,所以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
(1)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7.35~7.45 血浆富含蛋白质
(3)内环境稳态(适宜的温度和pH也可)
(4)胰岛素 血糖(葡萄糖也可)
(5)组织液CO2浓度低于组织细胞中CO2浓度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⑦如图表示神经调节,该过程中效应器为肾上腺、皮肤.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来增加产热,而甲状腺的分泌依靠分级调节模式,所以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①正确;
②在体温调节过程中,c、d激素作为产热的激素,其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②正确;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③错误;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④正确;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⑤错误;
⑥e是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但是释放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⑥正确;
⑦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肾上腺、皮肤及运动神经末梢,⑦错误;
故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④⑥.
故选:A.
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e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导致体温暂时升高,出汗后导致热量大量带走使体温降低,A正确;
B、口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来降低渗透压,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正确;
C、寒冷的室外,人体需要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来促进产热,进入温暖室内时,人体需要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应减少,C正确;
D、饭后人体内血糖含量较高,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应该降低,饥饿时人体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应该升高,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