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
②唾液腺
③肾上腺
④脑垂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③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④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属于内分泌腺;②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属于外分泌腺.
故选:B.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调节作用时间较长,A错误;
B、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而且高效,B正确;
C、激素调节反应速度较慢,C错误;
D、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二类物质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结合,从而起作用,A错误;
B、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起作用,B正确;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C错误;
D、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被处理而失去活性,即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会发生代谢性失活,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亢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通过反馈调节就会抑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减少,A正确;
B、免疫调节具有监控、清除和防卫的功能,但是其作用是有限的,正常机体体内仍然会发生细胞癌变,B错误;
C、糖尿病病人发病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应减慢,C错误;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包括了神经纤维和突触,神经纤维上不涉及细胞外液,但是在突触中传递时,突触间隙中充满组织液,组织液是细胞外液的一种,D错误;
故选:A.
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_____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______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__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______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______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_____ 和______,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作用于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的代谢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题图可知,细胞中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由于线粒体内膜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所以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内膜上;由题图可知,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
(4)由题图信息可知,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应为:
(1)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转录和翻译 甲状腺激素和cAMP
(3)线粒体内膜 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作用于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的代谢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题图可知,细胞中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由于线粒体内膜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所以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内膜上;由题图可知,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
(4)由题图信息可知,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应为:
(1)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转录和翻译 甲状腺激素和cAMP
(3)线粒体内膜 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某人被埋两日后生还.在被救之前他体内的激素含量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被埋两日没有喝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A错误;
B、被埋两日没有进食,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B错误;
C、被埋两日没有进食,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增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
D、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因此被埋两天后,其生长激素含量保持稳定,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人体血压升高后,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
(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______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_,继而完成调节过程.
(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______作用于 A神经和B神经,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
(3)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使______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
(4)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调节机制.根据图示,其中缓慢调节途径是:血压升高→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______→血压下降(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
(5)临床上下列三种药物:①使钠盐停滞体内的醛固酮;②利尿剂氢氯噻嗪;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你认为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解:(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继而完成调节过程.
(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
(3)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
(4)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调节机制.根据图示,其中缓慢调节途径是:血压升高→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血压下降.
(5)使钠盐停滞体内的醛固酮会使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②利尿剂氢氯噻嗪;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
故答案为:
(1)电 分析和综合
(2)神经递质 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
(3)减少 肾小管、集合管
(4)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5)②③
解析
解:(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继而完成调节过程.
(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
(3)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
(4)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调节机制.根据图示,其中缓慢调节途径是:血压升高→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血压下降.
(5)使钠盐停滞体内的醛固酮会使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②利尿剂氢氯噻嗪;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
故答案为:
(1)电 分析和综合
(2)神经递质 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
(3)减少 肾小管、集合管
(4)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5)②③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请据图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时,激素A释放量增加,该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2)正常人饥饿时,血液中______(填字母)激素含量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______和______(途径)使血糖浓度发生改变.
(3)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E、F中分泌量首先增加的是______,F的增多对B、E分泌的影响是______.
(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激素D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预期血液中激素D含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由于与抗利尿激素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因此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2)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
(3)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4)胰岛素的分泌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当破坏胰岛B细胞后,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
故答案为:
(1)升高 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2)D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B 抑制
(4)减少
解析
解:(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由于与抗利尿激素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因此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2)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
(3)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4)胰岛素的分泌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当破坏胰岛B细胞后,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
故答案为:
(1)升高 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2)D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B 抑制
(4)减少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______(判断对错)
(2)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错
对
解析
解:(1)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如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2)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的细胞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神经细胞也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故答案为:
(1)错
(2)对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A错误;
B、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B错误;
C、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C错误;
D、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
故选:D.
如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肌糖原是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肝糖原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故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中的糖原,A错误;
B、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故神经递质会使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B错误;
C、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或记忆B细胞,效应B(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C错误;
D、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
故选:D.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A正确;
B、激素是细胞的分泌物质,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错误;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例如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例如甲状腺的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春天日照逐渐变长,多数野生鸟类进入繁殖期.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可知光是野生鸟类进行繁殖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A正确;
B、鸟类的繁殖活动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支配体液调节,即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B错误;
C、因为激素产生后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故不只在鸟的性腺处检测到B促性腺激素的存在,C正确;
D、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所以在下丘脑和垂体上都存在物质C性激素作用的受体,D正确.
故选:B.
如图为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分析回答:
(1)正常机体需经过______的调节,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的稳态.
(2)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_____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后,可直接作用于______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也可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激素______(填字母)的分泌.
(4)在血糖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两种激素是______;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两种激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神经-体液
ABC
皮肤血管收缩
胰岛A
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解析
解:(1)正常机体需经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的稳态.
(2)当温度降低时,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稳态,图中的A、B、C三种激素都会明显增加,作用结果就是增强代谢活动,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后,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也可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激素C肾上腺素的分泌.
(4)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增强代谢活动,增加产热,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
(2)ABC 皮肤血管收缩
(3)胰岛A C
(4)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A正确;
B、神经调节能够影响激素分泌,激素也能够调控神经兴奋性,B正确;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前者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后者起调节作用,C正确;
D、神经递质、激素在完成信息传递后都会被灭活,但神经递质不是被靶细胞灭活,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