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共73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A.pH试纸用水湿润将冲稀待测溶液。
B.0.5000 mol·L-1 H2SO4溶液与水混合,混合溶液的体积不是两者的简单之和。
C.收集试管带塞子将无法收集到氨气。
D.根据溶解平衡原理,Cl2在饱和食盐水溶解度很小,而HCl极易溶解。
本题以pH试纸试用、常见气体制取、溶液配制、除杂中的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知识点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7.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少量镁和钾等元素。实验室可用图示流程测定鸡蛋壳中钙、镁元素含量。依据的反应可以表示为:Ca2++Y2-=CaY、Mg2++Y2-=MgY。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Ca2+、Mg2+总含量时,控制溶液pH=10。若pH过大,测定结果将( )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如果鸡蛋壳粉质量为m g,溶液中Y2+浓度为c mol/L,则鸡蛋壳样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是( )。
(3)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如下装置,通过测定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测定鸡蛋壳中的钙的总含量。
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1→2→____________(填各装置对应接口的数字序号)。
②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此实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准确?答: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或“无法判断”)。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偏小
(2)
(3)①6—7—4—5—3或6—7—5—4—3
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蛋壳中钙元素全部以碳酸钙形式存在,且不再含有能与盐酸反应产生酸性气体的其他物质,则测定结果准确;否则不准确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将如下仪器(部分夹持及连接装置巳省略)进行合理组装,既可用于物质制备,又可用于物质的性质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利用装置A、B制取氨气并进行性质实验。分液漏斗中试剂为浓氨水,圆底烧瓶中试剂为生石灰,B中烧杯内试剂为AlCl3溶液。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圆底烧瓶中即有氨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B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选择上图部分装置制取SiCl4。已知:
①SiCl4沸点为57.7°C、熔点为-70.0°C,遇水极易水解;
②硅与氯气共热到450〜500°C可反应生成SiCl4;
③
制取四氯化硅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C→C→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前后两次C中所装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该连接顺序中最后一个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选择上图部分装置制取SO2并验证其相关性质。将制得的SO2通入酚酞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甲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水溶液呈酸性:乙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在不加热的条件下,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甲、乙看法是否正确。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实验室现有一些NaHCO3、NaHSO3和(NH4)2SO4的干燥粉状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NaHCO3的含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试回答以下问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图中每种仪器或装置限用一次,铁架台等夹持仪器未画出)。
按照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的接口字母a、b…)
a→___→ ____ →____→ _____ →f→g→____ → ____。
(2)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需要向A装置鼓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其作用是____;加酸反应以后,还要再次向A装置鼓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其作用是____。
(3)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C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 ________(填“高”或“低”)。
(5)实验时称得混合物样品质量为mg,装置B反应前的质量为a g,反应后质量为b 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m、a、b的式子表示)。
(6)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甲型 H1N1流感”病毒。已知过碳酸钠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白色细小颗粒状粉末,50℃可分解,其3%的水溶液的pH约为10.5,过碳酸钠具有Na2C03和H202的双重性质。
(1)为探究过碳酸钠的性质,某同学用试管取适量过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开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并振荡试管后又可能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
(2)已知过碳酸钠遇稀硫酸可产生两种气体。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用装置I验证产生的两种气体,B中盛有足量的Ba(OH)2溶液,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则证明有________气体生成;简述验证另一种气体的方法 __________;
②乙侧学把上述装置组合,用于测定2Na2CO3·3H2O样品中Na2CO3的含量。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I、II、III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__(填装置序号); B、E中应分别盛放 ______、______;装置III中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溶液变红(1分)CO2-3+H2OHCO-3+OH-(2分)溶液褪色(1分)
(2)①产生白色沉淀(1分)CO2(1分)取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B瓶的导管出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2分)①III→I→II(2分)浓H2SO4(1分)NaOH溶液(1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进入C中(1分)将装置I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中(2分)等中的任意一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碱式碳酸盐A可用作胃药,其组成可表示为Al2Mg6(0H)x(C03)y.zH20。某校化 学兴趣小组欲测定其化学式,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I:称取一定质量的A,加热分解至恒重。
实验II:称取一定质量的A,与足量的酸反应,测量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可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酸溶液限选6mol.L_1 HCl或6mol.L_1 H2SO4,其它 试剂任选。)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乙的名称为________。
(2)请选择必要的装置完成实验II,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 (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选用的酸溶液是________。
(3)有人提出不采用实验I,可在实验II结束后,在A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足 量的氨水,用无灰滤纸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反应容器2〜3次,将洗涤液过滤,洗涤 沉淀2〜3次,将附着沉淀的滤纸放到坩埚中加热分解至恒重。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未采用该方案的原因是不符合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填字母编号)。
A. 科学性
B.安全性
C.可行性
D.简约性
(4)x与y的关系式是________(用等式表示)。
(5)通过实验I的相关数据,经计算可得A的摩尔质量为602.0g.mol-1。实验II中称得 样品A的质量为9.030g,与足量酸完全反应后,CO2吸收装置增重0.660g,则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5.现有部分变质的Na2O2试样(含Na2CO3杂质)。某研究小组拟用以下三种方案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已知Na2O2与水激烈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方案一: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定Na2O2试样纯度
(1)试样与水反应最好选⑤中的( )。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
(2)若实验时称取的试样为4.0g,产生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ml,此试样中Na2O2的w=( ) 。
方案二:根据试样和水在装置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测定Na2O2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试样4.0g,装置和水质量为195.0g,再将试样放入试管,逐滴滴入水,反应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测得数据如下表:
(3)计算Na2O2的质量分数时,必须用到的实验数据是(填具体数据)( ) 。
(4)用该方案测定Na2O2纯度误差偏大,你建议改进的措施是( )。
方案三:称取4.0g试样,按如下流程操作:
(5)操作II和操作III的名称分别是 ( ) 。
(6)要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
(7)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丙。GABF。
(2)78%。
(3)4.0g、195.0g、198.3g。
(4)在气体出口处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蒸发、称重。
(6)NaCl质量。
(7)偏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少量镁和钾等元素。实验室可用图示流程测定鸡蛋壳中钙、镁元素含量。依据的反应可以表示为:Ca2++Y2-=CaY、Mg2++Y2-=MgY。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Ca2+、Mg2+总含量时,控制溶液pH=10。若pH过大,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测定Ca2+含量的关键是控制溶液的pH,使溶液中Mg2+形成沉淀,若要使溶液中c(Mg2+)不大于1.2×10-7mol/L,则溶液pH应不小于 ( )(已知:ksp[Mg(OH)2]=1.2×10-11,上述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3)如果鸡蛋壳粉质量为mg,溶液中Y2+浓度为c mol/L,则鸡蛋壳样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是( ) 。
(4)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如右装置、通过测定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测定鸡蛋壳中的钙的总含量。
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1—2—__________________(填各装置对应接口的数字序号)。
②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此实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准确?
答: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或“无法判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14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 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f。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测定溶液Y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KMnO4标准溶液,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5)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