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距离为10cm,从B运动到C的最短时间为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到C振子作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s,振幅为5cm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

D振子从B点开始,经3s位移是30cm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从B到C振子通过路程是2A,不是一次全振动.故A错误.

    B、从B运动到C的最短时间为1s为半个周期,则周期为2s.振幅A=5cm.故B正确.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S=8A=40cm.故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振子从B点开始,经3s位移是10cm.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物体做简谐运动,在24s内共完成了30次全振动,它振动的周期是______s,振动的频率是______ Hz.

正确答案

0.8

1.25

解析

解:简谐振动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同期,由题意有简谐振动的周期T==,又振动频率和周期互倒数关系,所以频率f=

故答案为:0.8s,1.2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劲度系数为k,开始时,振子被拉到平衡位置O右侧的某处,此时拉力为F,然后轻轻释放振子,振子从初速度为零的状态开始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到达平衡位置O处,此时振子的速度为v,则在该过程中,振子的平均速度为(  )

A

Bv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胡克定律,振子被拉到平衡位置O的右侧A处,此时拉力大小为F,则OA的位移为:x=

由于经过时间t后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O处,所以这个过程中位移的x,时间为t,故:

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0.5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振子的振幅、周期;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和5s末相对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设振幅为A,周期为T,则:

2A=20 cm

=0.5 s

故:

A=10 cm

T=1.0 s.

(2)振子在一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故在5 s也就是5个周期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5×4A=200 cm.

5 s末振子又回到原来的位置B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10 cm.

答:(1)振子的振幅为10cm、周期为1s;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0cm,5s末相对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为10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岳阳校级月考)取一根柔软的弹性绳,使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从绳的端点A开始每隔0.50m标记一个点,依次记为B、C、D…如图所示.现让A开始沿竖直方向做振幅5cm的简谐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经过0.7s波正好传到O点,此时A点第二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则

(1)波速为多大?

(2)若A点起振方向向上,则波的周期为多少?

(3)若A质点起振方向向下,则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AO之间传播的距离△x=14×0.5m=7m

波速:v=

(2)若A点起振方向向上,则由题意A点第二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则,△t==0.7s,则T1=0.56s

(3)若A点起振方向向下,A点第二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则△t==0.7s,则T2=0.4s,

振动从A传到C点所用时间t1=s

质点C振动时间t2=△t-t1=0.6s

C点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则C质点振动经过的路程为S==m

答:(1)波速为10m/s;

(2)若A点起振方向向上,则波的周期为0.56s;

(3)若A质点起振方向向下,则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0.3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个单摆,摆长L1=4L2,质量m1=2m2,若它们都做简谐运动,则它们的周期之比为(  )

A:1

B2:1

C4:1

D8: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两个单摆的摆长L1=4L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有: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θ、光滑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底端有垂直斜面的挡板,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拴接着质量为M的物体B,上端放着质量为m的物体P(P与弹簧不拴接).现沿斜面向下压P一段距离释放,它就沿斜面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P始终没有离开弹簧.试求:

(1)P振动的振幅的最大值;

(2)P以最大振幅振动时,B对挡板的最大压力.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P若做简谐振动,则P位于平衡位置时,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合外力等于0,而P沿斜面的方向上有重力的分力和弹簧的弹力,可知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k△x=mgsinθ

所以:

由题意,P向上到达的最高点的位置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是P仍然能做简谐振动的最高点,所以P的最大振幅:A=

(2)P以增大振幅振动时,由简谐振动的特点可知,P到达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x′=2x.

以B为研究对象,则B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的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压力,沿斜面的方向:

Nmax=Mgsinθ+k•△x′

联立得:Nmax=Mgsinθ+2mgsinθ

答:(1)P振动的振幅的最大值是

(2)P以最大振幅振动时,B对挡板的最大压力是Mgsinθ+2mgsin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物体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回复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D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物体做简谐运动,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可能不同,故位移为负值,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a=-,故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故A错误;

B、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做简谐运动经过平衡位置时,合外力不为零,故B错误;

C、物体做简谐运动,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加速度a=-也一定;但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可能不同,故速度不一定相同;故C正确;

D、物体的位移增大时,位移增加,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弹簧振子的周期为0.25s,振子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开始计时,经过1.7s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

A正向右做加速运动

B正向右做减速运动

C正向左做加速运动

D正向左做减速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题意,弹簧振子的周期 T=0.25s,t=1.7s,因n===6,所以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1.7s时,振子正从左侧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正在向右加速运动.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的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已知振子由完全相同的P、Q两部分组成,彼此栓接在一起.当振子运动到B点的瞬间,将P拿走,则以后Q的运动和拿走P之前相比Q的振幅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Q通过O点时的速率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正确答案

不变

增大

解析

解:由题,B点是振子最大位移位置,当将P拿走时,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不变,则振幅不变.振子在B点时,系统只有弹性势能,当将P拿走时,弹簧振子的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没有发生变化,当Q通过O点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振子的动能,由Ek=2,可知,动能Ek没有变化,而质量m减小,则速率增大.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振子作简谐振动的振幅是4.0cm,频率为1.5Hz,他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1.5内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A4.0 cm   10 cm

B4.0 cm  40 cm

C4.0 cm  36 cm

D0    36 cm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振子振动的周期为T==s;

时间t=1.5s==T,由于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所以在1.5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S=4A=9A=9×4cm=36cm

经过1.5s,振子到达最大位移处,其位移大小为:

x=A=4cm.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通过A、B两点,历时0.5s,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再次通过B点,历时也是0.5s,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______

正确答案

2s

解析

解: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通过A、B两点,则可判定这两点关于平衡位置O点对称,所以质点由A到O时间与由O到B的时间相等.那么平衡位置O到B点的时间t1=s=0.25s;

因过B点后再经过t=0.5s质点以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度再次通过B点,则有从B点到最大位置的时间t2==0.25s.

因此,质点振动的周期是T=4×(t1+t2)=2s

故答案为:2s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之比为1:2的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木块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木块A的质量为m,则木块B的质量为2m,当A和B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AB在最大位移处AB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以A为研究对象: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kA=(2m+m)a

联立两式得,A=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沙摆可以描绘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木板在水平面内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沙摆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则沙摆中漏下的细沙在木板上形成振动图线.若已知沙摆的摆长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沙摆的周期为______.若A、B间距离为s,则沙摆振动的一个周期内木板向外移动的距离为______.用上述物理量表示木板的速度v=______

正确答案

2s

解析

解:

木板匀速直线运动,单摆简谐运动;木板从A到C的时间为一个周期时间;

单摆摆动的周期为T=2π

若A、B间距离为s,则沙摆振动的一个周期内木板向外移动的距离为2s;

木板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故答案为:2π;2s;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简谐运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  )

A周期

B频率

C振幅

D位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B频率和周期表示振动的快慢.故AB错误.

C、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表示振动的强弱,故C正确.

D、位移大小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不表示振动的强弱,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机械波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振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