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 (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C(SO3)=0.4 mol•L-1

BC(SO3)+C(SO2)=0.15 mol•L-1

CC(O2)=0.3 mol•L-1

DC(SO3)+C(SO2)=0.4 mol•L-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由方程式2SO2 (g)+O2(g)⇌2SO3(g)可知SO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0.2mol/L,实际变化小于该值,故c(SO3)小于0.4 mol/L,故A错误;

B、由于硫元素守恒,c(SO3)+c(SO2)=0.2mol•L-1+0.2mol•L-1=0.4mol•L-1,故B错误;

C、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由方程式2SO2 (g)+O2(g)⇌2SO3(g)可知O2的浓度浓度变化为0.1mol/L,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故c(O2)小于0.2 mol/L,故C错误;

D、由于硫元素守恒,c(SO3)+c(SO2)=0.2mol•L-1+0.2mol•L-1=0.4mol•L-1,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1mol的X2和Y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X2(g)+nY2(g)═pZ(g),在某一时刻,测得容器中C(X2)=0.4mol•L-1,C(Y2)=0.2mol•L-1,C(Z)=0.4mol•L-1,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2Y3

BXY3

CX2Y2

DX3Y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mX2(g)+nY2(g)═pZ(g),

起始量(mol•L-1)       1      1       0

变化量(mol•L-1)     0.6    0.8       0.4

某一时刻的量(mol•L-1) 0.4    0.2    0.4

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m:n:p=3:4:2,3X2(g)+4Y2(g)═2Z(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所以Z的化学式为X3Y4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

A14CO2

B14CO214CO

C14CO214CO、14C

D14CO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CO2+C⇌2CO,属于吸热反应,建立化学平衡后,可逆反应仍然进行,当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部分CO中会有14C,当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生成的C中也会部分含有14C,即含有14C的有:CO2、C、CO,故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CO2、C、CO;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实没有涉及可逆反应的是(  )

A工业上合成氨的原理

B工业上产生硫酸

C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效果更好

D受热时,试管底部的NH4Cl部分转移至试管上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工业上合成氨的原理:氮气和氢气之间反应生成氨气,N2+3H22NH3,属于可逆反应,故A不选;

B、工业上产生硫酸中的一步: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2SO2+O22SO3,属于可逆反应,故B不选;

C、酸钠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使得溶液显示碱性,CO32-+H2O⇌HCO3-+OH-,属于可逆反应,故C不选;

D、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得到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以将固体带出来,试管底部的NH4Cl部分转移至试管上端,和可逆反应无关,故D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mol/L)分别为0.2,0.2,0.2,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

ASO2,O2分别为0.4,0.3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SO2和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和O2的浓度浓度分别为0.4mol/L、0.3mol/L,三氧化硫不可能完全转化,故A错误;

B、SO2为0.25mol/L,S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的浓度浓度为0.4mol/L,实际浓度为0.25mol/L小于0.4mol/L,故B正确;

C、反应物、生产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只能一个减小,另一个增大,故C错误;

D、SO3为0.4mol/L,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SO3的浓度的浓度为0.4mol/L,达到平衡的实际浓度应该小于0.4mol/L,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对于反应Ag2CO3(s)⇌Ag2O(s)+CO2(g),其298.15K下的反应焓变为△H=+81.5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g2CO3的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B反应平衡常数不随其他因素而改变

C反应体系中存在Ag2CO3,Ag2O和CO2

D在敞开体系中,Ag2CO3完全分解为Ag2O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反应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g2CO3的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知道,反应中存在Ag2CO3,Ag2O和CO2,故C正确;

D、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知道,在敞开体系中,Ag2CO3不会完全分解为Ag2O,故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平衡体系 PCl5(g)⇌PCl3(g)+Cl2(g) 中加入一定量的37Cl2,一段时间后37Cl存在于五氯化磷、三氯化磷和氯气这三种物质中

BCH3COOH与H18O-CH2CH3发生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分子里,不可能存在于乙酸和水分子里

CC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的事实证明了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的有机物一定是烃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平衡体系 PCl5(g)⇌PCl3(g)+Cl2(g) 中加入一定量的37Cl2,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一段时间后五氯化磷、三氯化磷和氯气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37Cl,故A正确;

B.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故CH3COOH与H18O-CH2CH3发生酯化反应,达到平衡后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分子里,不可能存在于乙酸和水分子里,故B正确;

C.若甲烷是平面结构,则CH2Cl2会有两种结构(一种两个氯原子相邻,一种不相邻)但,CH2Cl2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不是平面结构,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故C正确;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的有机物可能是烃,也有可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如乙醇等,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2Q2=Q1

B2Q2<Q1

CQ2<Q1<197kJ

DQ2=Q1<197kJ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7kJ/mol,

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热98.5kJ,加入2mol SO2和1molO2,生成的三氧化硫量小于1mol,所以Q1<197kJ,

1molSO2和1molO2,相当在2molSO2和1molO2,达平衡的基础上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即Q2<Q1,综上得:Q2<Q1<197kJ.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A只存在于O2

B只存在于O2和SO3

C只存在于O2和SO2

D存在于O2、SO2和SO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SO218O2反应生成SO3中含有18O,同时SO3分解生成SO2和O2,则SO2中含有18O原子,则18O原子存在于O2、SO2和SO3中.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2molSO2与lmolO2混合一定能生成2molSO3

C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

D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于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反应物转化率不可能是100%,故B错误;

C、由于冰箱中温度低,可以降低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故C正确;

D、由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