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已知可逆反应a A(g)+b B(?)⇌c C(g)△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于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增加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变化的反应来说,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c时,但是B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移动方向无法判断,故A错误;
B、加入一定量的B,B是固体或液体,平衡不一定移动,故B错误;
C、缩小容器的体积,对于固体物质来说,浓度不变,即缩小容器的体积,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增加,故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向吸热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但是据B的状态以及c不确定,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变化不能确定,故D正确.
故选D.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 (g)+1025kJ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①起始时物料比c (O2):c (NH3)>1.25,其原因是______.
②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③反应在第8min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该反应4NH3(g)+5O2(g)⇌4NO(g)+6H2O (g)+1025kJ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2)a、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逆向移动,NO的物质的减少,故a正确;
b、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向平衡逆向移动,NO的物质的减少,故b正确;
c、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逆向移动,NO的物质的减少,所以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3)①因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所以合成氨中往往增加氧气的浓度来提高氨气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增大氨气的转化率;
②第2min到第4min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0.15mol/L•min,V(O2)=
V(NO)=0.1875mol/L•min,故答案为:0.1875;
③因改变瞬间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所以只能通过增大NH3和02的浓度来达到,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解析
解:(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该反应4NH3(g)+5O2(g)⇌4NO(g)+6H2O (g)+1025kJ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2)a、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逆向移动,NO的物质的减少,故a正确;
b、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向平衡逆向移动,NO的物质的减少,故b正确;
c、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逆向移动,NO的物质的减少,所以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3)①因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所以合成氨中往往增加氧气的浓度来提高氨气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增大氨气的转化率;
②第2min到第4min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0.15mol/L•min,V(O2)=
V(NO)=0.1875mol/L•min,故答案为:0.1875;
③因改变瞬间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所以只能通过增大NH3和02的浓度来达到,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措施是( )
①升温 ②增加CO的浓度 ③减压 ④加催化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化学反应COCl2(g)⇌CO(g)+Cl2(g)△H>0;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正向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符合;
②增加CO的浓度,平衡逆向进行;COCl2转化率减小,故不符合;
③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符合;
④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OCl2转化率不变,故不符合;
故选B.
将水煤气化转化成合成气,然后合成各种油品和石化产品是化工的极为重要的领域.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CO2及少量的H2S、CH4,继续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
②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
A.加入C(s)B.加入H2O(g)C.升高温度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g)+O2(g)⇌CO(g)+2H2O(g)△H=-519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______(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3)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如下:
2H2(g)+CO(g)⇌CH3OHg);△H=-90.8kJ•mol-1,T℃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1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
①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______mol-1•L-1•min-1.
②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v逆(填“>”、“<”或“=”)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
;
②A.加入固体C(s),不影响平衡移动,故A错误;
B.加入H2O(g),水蒸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应选择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较低,故选择Z,
故答案为:Z;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较低;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l0min内甲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4mol/L,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0.4mol/L×2=0.8mol/L,故v(H2)==0.08mol/(L•min),
故答案为:0.08;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10min时氢气的浓度为0.2mol/L、CO的浓度为0.1mol/L、甲醇的浓度为0.4mol/L,则此时的浓度商Qc==100,小于平衡常数16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V逆,故答案为:>;
③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这样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提高原料利用率(或提高产量、产率亦可).
解析
解:(1)①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
;
②A.加入固体C(s),不影响平衡移动,故A错误;
B.加入H2O(g),水蒸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应选择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较低,故选择Z,
故答案为:Z;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较低;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l0min内甲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4mol/L,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0.4mol/L×2=0.8mol/L,故v(H2)==0.08mol/(L•min),
故答案为:0.08;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10min时氢气的浓度为0.2mol/L、CO的浓度为0.1mol/L、甲醇的浓度为0.4mol/L,则此时的浓度商Qc==100,小于平衡常数16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V逆,故答案为:>;
③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这样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提高原料利用率(或提高产量、产率亦可).
可逆反应:2A(g)+B(g)⇌3C(s)+D(g).试根据下图回答:
(1)温度T1℃比 T2℃______(填高、低);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热反应(填吸、放);
(2)甲图纵轴可以表示______ (填序号).
①A的转化率 ②B的物质的量 ③C的百分含量 ④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正确答案
解:(1)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T1℃比 T2℃低,升高温度,A的百分含量减小了,即向着正方向进行的,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低;吸热;
(2)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P2大于P1,加压,化学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B的物质的量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C的百分含量增加,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减小,②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④.
解析
解:(1)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T1℃比 T2℃低,升高温度,A的百分含量减小了,即向着正方向进行的,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低;吸热;
(2)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P2大于P1,加压,化学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B的物质的量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C的百分含量增加,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减小,②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④.
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工业上选择的适宜条件为:500℃、铁作催化剂、2×107~5×107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故B错误;
C.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体积正反应方向移动,利用氨气的合成,故C正确;
D.将氨分离出,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H<0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Si3N4物质的量,氮化硅为纯固体,改变用量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不变,故B错误;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2物质的量,本身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移走部分HCl,生成物的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后来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增加,逆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2(g)+H2(g)⇌2NH3(g),在298K时,△H=-92.2kJ•mol-1,△S=-198.2J•K-1•mol-1,K=6.6×105Pa-2(用各气体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忽略温度对△H和△S的影响,298K、1.01×105kPa下,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氮气、30mol氢气和20mol氨气,开始的瞬间,反应向______方向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______(填“吸收”或“放出”)184.4kJ,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______倍,t min时反应物(若反应正向进行,则反应物为氮气;若反应逆向进行,则反应物为氨气)转化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正反应
放出
20%
解析
解:气体的分压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反应刚开始时,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分压商为:Q==
<K,所以反应向正向进行;
由于该反应的焓变△H<0,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放出184.4kJ;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每放出92.2kJ能量需要反应掉1mol的N2,所以放出184.4kJ热量消耗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
此时反应体系中N2剩余的物质的量为:10mol-2mol=8mol,H2剩余物质的量为:30mol-2mol×3=24mol,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4mol,
则tmin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8mol+24mol+24mol=56mol,
所以tmin后的容器体积变为原来的:=
;
氮气的转化率为:×100%=20%,
故答案为:正反应;放出;;20%.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3A(s)+2B(g)⇌3C(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高温,平衡向生成 C的方向移动,故正确;
②低温,平衡逆向移动,故错误;
③高压,平衡逆向移动,故错误;
④低压,平衡向生成 C的方向移动,故正确;
⑤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所以①④正确,故选C.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是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故A正确;
B、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改变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B错误;
C、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同等程度改变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