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甲醇(CH3OH)作为新型汽车动力燃料,如图1是甲醇在工业上的制备和生活中的应用.
请填空:
(1)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反应室2(容积为VL)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 (g)+2H2(g)⇌CH3OH (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
①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到达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增大氢气的浓度 E分离出甲醇
②在压强P1、100℃时,CH3OH(g)⇌CO(g)+2H2(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③将一定量的NO2与SO2置于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NO2(g)+SO2(g)⇌SO3(g)+NO(g)上述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消耗量:a~b段大于b~c段
(2)据报道,科学家在实验室已研制出在燃料电池的反应容器中,利用特殊电极材料以H2和O2为原料制取过氧化氢的新工艺.原理如图4所示:请写出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3)若常温下一定量的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出了1451.52kJ的能量,则等质量的甲醇燃料电池利理论上可提供______mol电子的电量.(已知甲醇的燃烧热为725.76kJ/mol)
(4)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 (l)+3O2(g)═2CO2(g)+4H2O (g)△H1=-1 275.6kJ•mol-1
②2CO (g)+O2(g)═2CO2(g)△H2=-566.0kJ•mol-1
③H2O (g)=H2O (l)△H3=-44.0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A.根据图2可知,升高温度后CO的转化率减小,所以不能高温不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则CO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会减小,故C错误;
D.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CO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E.分离出甲醇,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E正确;
故答案为:D E;
②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即
CO(g)+2H2(g)═CH3OH(g)
初始浓度:
0
变化浓度:
平衡浓度:
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在P1下,100℃时,CH3OH(g)═CO(g)+2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CO(g)+2H2(g)═CH3OH(g)的K互为倒数,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K=;
③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A错误;
B.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故B错误;
C.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SO2的消耗量:a~b段小于b~c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由图可知,燃料电池的负极上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燃料电池中H2作还原剂,在负极发生反应,氧气为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为2H++O2+2e-=H2O2,
故答案为:2H++O2+2e-=H2O2;
(3)已知甲醇的燃烧热为725.76kJ/mol,若常温下一定量的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出了1451.52kJ的能量,则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2mol,甲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生成+4价的二氧化碳,则则等质量的甲醇燃料电池利理论上可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4-(-2)]=12mol,
故答案为:12;
(4)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得到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2O2(g)=2CO (g)+4H2O(l)△H=-885.6KJ/mol;
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故答案为: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解析
解:(1)①A.根据图2可知,升高温度后CO的转化率减小,所以不能高温不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则CO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会减小,故C错误;
D.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CO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E.分离出甲醇,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E正确;
故答案为:D E;
②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即
CO(g)+2H2(g)═CH3OH(g)
初始浓度:
0
变化浓度:
平衡浓度:
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在P1下,100℃时,CH3OH(g)═CO(g)+2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CO(g)+2H2(g)═CH3OH(g)的K互为倒数,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K=;
③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A错误;
B.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故B错误;
C.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SO2的消耗量:a~b段小于b~c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由图可知,燃料电池的负极上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燃料电池中H2作还原剂,在负极发生反应,氧气为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为2H++O2+2e-=H2O2,
故答案为:2H++O2+2e-=H2O2;
(3)已知甲醇的燃烧热为725.76kJ/mol,若常温下一定量的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出了1451.52kJ的能量,则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2mol,甲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生成+4价的二氧化碳,则则等质量的甲醇燃料电池利理论上可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4-(-2)]=12mol,
故答案为:12;
(4)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得到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2O2(g)=2CO (g)+4H2O(l)△H=-885.6KJ/mol;
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故答案为: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2015秋•玉溪校级期中)甲醇(CH3OH)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储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1)在25℃、101KPa下,1g甲醇(液态)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H的数值保留小数点后1位)
(2)工业上用CO与H2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正向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该反应的△S______0(填“>”或“<”)在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③温度为T2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
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C点的平衡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重新平衡时,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H2的浓度减小 B.甲醇的百分含量增大 C.减小 D.
增大
(3)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 v逆(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2)①图象分析温度越高,甲醇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K值减小,
故答案为:放热;减小;
②反应后气体的系数和是减小的,所以熵变小于零,即△S<0,根据自发性进行的判据:△H-T△S,该放热反应△H<0,△S<0,所以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较低;
③反应开始到平衡,在tB时间段内甲醇增加物质的量为nB,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氢气物质的量为2nB,氢气的反应速率==
mol/(L.min);
故答案为:mol/(L.min);
④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A.平衡正向进行,氢气物质的量减小,但体积减小为用原来的一半,氢气的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故B正确;
C.平衡正向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C正确;
D.平衡正向进行,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将所给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②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起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则起始时甲醇的浓度为0.44moL/L+0.6mol/L×2=1.64mol/L,平衡时c(CH3OH)=0.04mol/L,
则10min转化甲醇1.64moL/L-0.04moL/L=1.6mol/L,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16 mol/(L•min),
故答案为:0.04 mol•L-1; 0.16 mol/(L•min).
解析
解:(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2)①图象分析温度越高,甲醇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K值减小,
故答案为:放热;减小;
②反应后气体的系数和是减小的,所以熵变小于零,即△S<0,根据自发性进行的判据:△H-T△S,该放热反应△H<0,△S<0,所以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较低;
③反应开始到平衡,在tB时间段内甲醇增加物质的量为nB,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氢气物质的量为2nB,氢气的反应速率==
mol/(L.min);
故答案为:mol/(L.min);
④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A.平衡正向进行,氢气物质的量减小,但体积减小为用原来的一半,氢气的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故B正确;
C.平衡正向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C正确;
D.平衡正向进行,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将所给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②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起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则起始时甲醇的浓度为0.44moL/L+0.6mol/L×2=1.64mol/L,平衡时c(CH3OH)=0.04mol/L,
则10min转化甲醇1.64moL/L-0.04moL/L=1.6mol/L,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16 mol/(L•min),
故答案为:0.04 mol•L-1; 0.16 mol/(L•min).
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转化率相同,据此由图可知 =3时,转化率相同,即X与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故A错误;
B、该条件下,不能确定Z是否是气体,故B错误;
C、该反应中不能确定是否有电子转移,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同一化学反应的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通过A的分析知,X与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所以(X):
(Y)=3:1,故D正确.
故选D.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反应中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反应前后相等,增大压强,正逆反应增大的倍数相等,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A正确;
B、该反应中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反应前后不相等,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右移,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反应前后不相等,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右移,故C错误;
D、该反应中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反应前后不相等,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左移,故D错误.
故选A.
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表中时间可知,0~2min内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0.8mol=1.2mol,则v(CO)==0.3 mol•L-1•min-1,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0~2min内CO、CO2、SO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0.8mol=1.2mol,4~6min时,变化了0.4mol,所以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故B正确;
C.由表中时间可知,MgSO4(s)+CO(g)MgO(s)+CO2(g)+SO2(g)
开始(mol):2 0 0
变化(mol):1.2 1.2 1.2
平衡(mol):0.8 1.2 1.2
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9,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l.00,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 MgSO4和1.00molCO,等效为原平衡体积增大一倍,降低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到达平衡时n(CO2)>0.60mol,故D错误;
故选B.
(2015秋•唐山校级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到原体积的2倍,达到新的平衡后,B的浓度是原来的0.6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先假设将容器体积扩大到原体积的2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比假设大,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
A、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大于原来的50%,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A正确;
B、平衡向正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平衡向正反应移动,B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故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故C正确;
D、减小压强,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故D错误;
故选D.
在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s);△H=mkJ•mol-1.有如图两种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先拐先平,温度越高,根据图示知道,温度升高,B的体积分数降低,所以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m<0,故A错误;
B、先拐先平,压强越大,根据图示知道,压强升高,B的体积分数降低,和平衡正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增大矛盾,故B错误;
C、C是固体,其量的增减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乙中充入1molB、3molC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可能相等,故C错误;
D、反应:2A(g)⇌B(g)+2C(s),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原理》
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CO(g)+NO2(g)⇌CO2(g)+NO(g)达到平衡后,
(1)增大压强,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化学平衡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2)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后,气体的颜色明显加深.则该可逆反应的正方向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压强增大,反应CO(g)+NO2(g)⇌CO2(g)+NO(g)的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但是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增大;不;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CO(g)+NO2(g)⇌CO2(g)+NO(g)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气体的颜色明显加深,所以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逆向进行,该反应是放热的,故答案为:放热;
(3)化学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
.
解析
解:(1)压强增大,反应CO(g)+NO2(g)⇌CO2(g)+NO(g)的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但是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增大;不;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CO(g)+NO2(g)⇌CO2(g)+NO(g)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气体的颜色明显加深,所以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逆向进行,该反应是放热的,故答案为:放热;
(3)化学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
.
已知2NO2(g)⇌N2O4(g)△H(298K)=-52.7kJ•mol-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1)A中的现象______,B中的现象______;
(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升高温度,该反应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
①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______;
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快速拉至20cm3处,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在此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NO2的转化率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反应2NO2(g)⇌N2O4(g)是放热反应,A烧杯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气体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降低,所以气体颜色变浅,故答案为:气体颜色加深,气体颜色变浅;
(2)由以上分析知,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正;
(3)K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Kc=; 减小;
Ⅱ.(1)①气体的体积减小时,NO2浓度增大,则气体颜色加深,
故答案为:气体的体积减小,NO2浓度增大,气体的颜色加深;
②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降低,所以气体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减小气体的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2)气体体积增大,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所以气体颜色变浅,同时气体的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但仍不如第一支针筒气体的浓度大,所以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浅;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
故答案为:气体的颜色先变浅,一段时间后又变深,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浅,不变,减小.
解析
解:(1)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反应2NO2(g)⇌N2O4(g)是放热反应,A烧杯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气体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降低,所以气体颜色变浅,故答案为:气体颜色加深,气体颜色变浅;
(2)由以上分析知,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正;
(3)K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Kc=; 减小;
Ⅱ.(1)①气体的体积减小时,NO2浓度增大,则气体颜色加深,
故答案为:气体的体积减小,NO2浓度增大,气体的颜色加深;
②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降低,所以气体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减小气体的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2)气体体积增大,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所以气体颜色变浅,同时气体的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但仍不如第一支针筒气体的浓度大,所以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浅;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
故答案为:气体的颜色先变浅,一段时间后又变深,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浅,不变,减小.
(2011•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可逆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c为浓度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氧气的浓度增大,浓度商Qc变小,平衡向右进行,氧气转化率减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