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写出水煤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同时生成CO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f.加入催化剂
(4)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v逆(填“>”、“<”或“=”),若上述情况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煤的气化是利用煤与水蒸气高温条件小反应,生成CO和H2的过程:C+H2OCO+H2,故答案为:C+H2O
CO+H2;
(2)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①×2+②+③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H=-90.8kJ/mol×2-23.5kJ/mol-41.3kJ/mol=-246.4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故答案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减少CO2的浓度或分离出二甲醚,由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而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所以减少CO2的浓度和分离出二甲醚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选:ce;
(4)Qc==1.86<400=K,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400,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故答案为:>;0.04mol/L.
解析
解:(1)煤的气化是利用煤与水蒸气高温条件小反应,生成CO和H2的过程:C+H2OCO+H2,故答案为:C+H2O
CO+H2;
(2)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①×2+②+③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H=-90.8kJ/mol×2-23.5kJ/mol-41.3kJ/mol=-246.4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故答案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减少CO2的浓度或分离出二甲醚,由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而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所以减少CO2的浓度和分离出二甲醚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选:ce;
(4)Qc==1.86<400=K,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400,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故答案为:>;0.04mol/L.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B(g)⇌C(g)+D(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应为非气态,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A不是气态物质,加入A该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加入A该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
D、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所以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2015春•娄底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正确答案
<
固或液
逆反应方向
吸热
解析
解:(1)因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m+n<p,故答案为:<;
(2)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B的浓度不变,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故答案为:固或液;
(3)因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A、C是气体,而且m+n=p,所以B不是气体,则m<p,即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逆反应方向,故答案为:逆反应方向;
(4)因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C的质量增加,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对于可逆反应:2A(g)+B(g)⇌xC(g)△H,达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a表示转化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增加A(g)的质量,平衡正向移动,本身转化率降低,而另一反应物转化率升高,即a(A)降低,a(B)升高,故A正确;
B、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增加压强,a(A)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x<3,故B错误;
C、升高温度,a(A)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则△H<0,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加入催化剂,则平衡不移,故D错误;
故选:A.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各为1mol的A、C、D和x mol B,发生反应:A(g)+4B(g)⇌2C(g)+D(g).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若使起始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下列适合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且需要化学反应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方向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所以需要3+x>5,即x>2,设化学反应发生后,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是n,则
A(g)+4B(g)⇌2C(g)+D(g)
初始量:1 x 1 1
变化量:n 4n 2n n
末态量:1-n x-4n 1+2n 1+n
所以1-n+x-4+1+2n+1+n=5,x=2+2n
根据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所,0<n<1,代入x=2+2n得到x<4,综上可以知道,x的范围是2<x<4.
故选B.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MgO(s)+CO2(g)+SO2(g)-Q,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反应中,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加入硫酸镁固体,平衡布移动,故A错误;
B、根据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质量变化,n也变化,当M不变了,达到了平衡,故B正确;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正逆反应速率迅速加快,逆反应速率在原来基础上加快,故C正确;
D、可逆反应的特点:不能进行彻底,所以1mol MgSO4和1mol CO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小于Q,故D错误.
故选BC.
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2SO2+O2⇌2SO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
故选A.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 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Al2O3能与硫酸反应得到盐和水,无氢气放出,发生的反应为Al2O3+3H2SO4=Al2(S04)3+3H2O,故A正确;
B、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后者为主要因素,故B正确;
C、反应不是可逆反应,随反应进行反应放热对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减少的影响大,当t=c时温度影响最大,t>c时温度影响不是主要因素,浓度减少是主要因素,故C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2HI(g)+Q(Q>0)达到平衡,
(1)当温度升高时(其它条件不变),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选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减小压强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混合气体密度______.
(3)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He,化学平衡______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
(4)恒压条件下,充入一定量He,化学平衡______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其它条件不变)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浓度变大,颜色变深;其它条件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变深;不变;
(2)当减小压强时(温度不变),体积变大,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碘蒸气的浓度变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变浅;变小;
(3)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He,反应体系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故答案为:不;不变;
(4)恒压条件下,充入一定量He,体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的变浅,故答案为:不;变浅.
解析
解:(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其它条件不变)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浓度变大,颜色变深;其它条件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变深;不变;
(2)当减小压强时(温度不变),体积变大,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碘蒸气的浓度变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变浅;变小;
(3)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He,反应体系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故答案为:不;不变;
(4)恒压条件下,充入一定量He,体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的变浅,故答案为:不;变浅.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Z(g);△H<0 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t2、t3、t5 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用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图可知,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故改变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t3时刻,改变体积,正、逆反应速率降低,且正反应速率降低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不可能为降低温度,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改变条件为减小压强;
t5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
A、t3 时减小了压强,故A正确;
B、t5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t2时刻,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t3时刻,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t5时刻,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继续降低,故在t6时刻,X的转化率最低,故C错误;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5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t1-t2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t6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