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2L容器中,放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放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反应:2A(气)+3B(气)⇌xC(气)+2D(气)在a min后,容器中:C(A)=0.1mol/L.

(1)若温度和压强均未改变,则:V(B)=______;x=______

(2)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0.9p,则:V(C)=______;x=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反应前,A的浓度为=0.2mol/L,故v(A)==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A)=×mol/(L•min)=mol/(L•min);

一定温度下,容器的体积为定值,压强未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2+3=x+3,解得x=3;

故答案为:mol/(L•min);3;

(2)a min后,A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4mol-0.1mol/L×2L=0.2mol,

2A(气)+3B(气)⇌xC(气)+2D(气)气体减少△n

2                                   (3-x)

0.2mol                        (0.4mol+0.6mol)×(1-0.9)=0.1mol

所以2:(3-x)=0.2mol:0.1mol,解得x=2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C)=v(A)=mol/(L•min),

故答案为:mol/(L•min),2.

解析

解:(1)反应前,A的浓度为=0.2mol/L,故v(A)==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A)=×mol/(L•min)=mol/(L•min);

一定温度下,容器的体积为定值,压强未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2+3=x+3,解得x=3;

故答案为:mol/(L•min);3;

(2)a min后,A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4mol-0.1mol/L×2L=0.2mol,

2A(气)+3B(气)⇌xC(气)+2D(气)气体减少△n

2                                   (3-x)

0.2mol                        (0.4mol+0.6mol)×(1-0.9)=0.1mol

所以2:(3-x)=0.2mol:0.1mol,解得x=2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C)=v(A)=mol/(L•min),

故答案为:mol/(L•min),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西昌市期末)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

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天津期末)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SO3)=0.35mol/(L•min)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mol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1;1,故A错误;

B、若容器体积不变,v(SO3)==0.35mol/(L•min),但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小于2L,v(SO3)>0.35mol/(L•min),故B错误;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绝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后n(SO3)<1.4mol,故C正确;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 kJ,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计算20~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mol•L-1•s-1

(2)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3)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

a.增大N2O4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正确答案

解:(1)20s时△n(NO2)=0.24mol,故△n(N2O4)=△n(NO2)=×0.24mol=0.12mol,所以a=0.4mol-0.12mol=0.28mol,故20s~40s参加反应的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28mol-0.2mol=0.08mol,所以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20mol/(L•s),

故答案为:0.0020;

(2)由表中数据可知80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由(1)中计算可知d=e=0.1mol,故c(N2O4)==0.05mol/L,c(NO2)==0.3mol/L,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mol•L-1=1.8mol•L-1,,

故答案为:1.8mol•L-1

(3)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浓度减小,气体的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变浅;

(4)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应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故答案为:d.

解析

解:(1)20s时△n(NO2)=0.24mol,故△n(N2O4)=△n(NO2)=×0.24mol=0.12mol,所以a=0.4mol-0.12mol=0.28mol,故20s~40s参加反应的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28mol-0.2mol=0.08mol,所以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20mol/(L•s),

故答案为:0.0020;

(2)由表中数据可知80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由(1)中计算可知d=e=0.1mol,故c(N2O4)==0.05mol/L,c(NO2)==0.3mol/L,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mol•L-1=1.8mol•L-1,,

故答案为:1.8mol•L-1

(3)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浓度减小,气体的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变浅;

(4)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应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故答案为: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已知: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的△H为-384 kJ•mol-1

B将足量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的离子方程式,3SO2+Ba2++2NO3-+2H2O=BaSO4↓+2NO+2SO42-+4H+

C电解稀硫酸不可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CuSO4+H2

D1000℃时,Na2SO4与H2发生反应:Na2SO4(s)+4H2(g)⇌Na2S(s)+4H2O(g)△H>0,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的Na2S(s)全部移走,平衡不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依据给出条件不能计算反应的焓变,故A错误;

B、SO2通入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和一氧化氮,所以离子方程式为:3SO2+Ba2++2NO3-+2H2O=BaSO4↓+2NO+2SO42-+4H+,故B正确;

C、可以用铜为阳极,碳为阴极,阳极发生Cu-2e-=Cu2+,阴极发生2H++2e-=H2↑,总的电极反应式为:Cu+H2SO4CuSO4+H2↑,故C错误;

D、1000℃时,Na2S(s)全部移走,Na2SO4和H2要转化成Na2S,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浓度1].然后改变外界条件又做了两组实验:①只升高温度;②只改变体系压强;分别测得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为[浓度2]、[浓度3].

请找

出实验操作①②与实验数据[浓度2]、[浓度3]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由[浓度3]与[浓度1]的比较,可判断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由[浓度2]与[浓度1]的比较,可判断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C[浓度1]中a=0.05mol•L-1

D该组某学生在实验①过程中,测得各物质在某一时刻的浓度为[浓度4].与[浓度1]比较,可发现该同学在测定[浓度4]这组数据时出现了很大的误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升高温度后,反应物A、B的浓度增大,C的浓度减小,说明化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可判断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由于D是固体,该反应在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由[浓度3]与[浓度1]的比较,[浓度3]反应物浓度增加、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着逆向移动,说明是减小了压强,故B错误;

C、反应A(g)+B(g)⇌C(g)+D(s)中,A和B加入的物质的量相等,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反应达平衡时,第Ⅰ组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与A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0.05,故C正确;

D、将C的浓度完全转化成A、B的浓度,A、B的浓度都为0.168mol/L,物质的量为1.68mol,最初加入的A、B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显然在测定过程中出现了很大误差,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假设在题给的过程中,容器的体积从A变化到A+B(见图),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成:假设有一个虚拟的隔板可以保持A的体积不变,在B中充入NO2,使其反应直至达到平衡.很明显,在同温、同压下,A、B中达到平衡后,NO2、N2O4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这时,抽去虚拟的隔板,将B压缩至A,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北京校级期中)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

B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总质量不变,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若生成物质量增大小于混合物总质量增大,生成物的质量分数可能降低,故①错误;

②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故②正确;

③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但增大某一反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故③错误;

④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故④错误;

⑤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故⑤正确;

⑥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②⑤正确,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安阳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N2O4(g)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

BN2(g)+3H2(g)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3的体积分数增加

CH2(g)+I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HI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

D2SO2(g)+O2(g)2SO3(g),恒温恒容充入He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若恒容下加入N2O4,平衡向正反应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所以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移动,故A错误;

B、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增大.增大氨气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移动的结果是降低氨气浓度增大的趋势,平衡时仍比原来的浓度高,所以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移动,故B错误;

C、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HI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处于平衡状态,大于1:2,说明氢气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反应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故C正确;

D、恒温恒容充入He,反应混合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今有A、B、C、D四个容器,每个容器中有两种操作,两种操作分别达到平衡后,操作1中N2和操作2中NH3转化率之和一定不为1的是(起始体积相等)(  )

A恒温恒容:操作1:加1mol N2+3mol H2,操作2:加2mol NH3

B恒温恒压:操作1:加1mol N2+3mol H2,操作2:加2mol NH3

C恒温恒容:操作1:加1mol N2+3mol H2,操作2:加3mol NH3

D恒温恒压:操作1:加1mol N2+3mol H2,操作2:加3mol NH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恒温恒容下,加操作2转化到左边,可得1 mol N2+3 mol H2,与操作1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与操作1为等效平衡,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相同,令操作1中N2的转化率为a,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NH3为2amol;操作2中 NH3的转化率为b,平衡时NH3为2(1-b)mol,所以有2amol=2(1-b)mol,整理得a+b=1,故A不符合;

B、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恒温恒压下,加操作2转化到左边,可得1 mol N2+3 mol H2,与操作1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与操作1为等效平衡,平衡时NH3的含量相同,令操作1中N2的转化率为a,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NH3为2amol,平衡时总的物质的量为(4+2a)mol;操作2中 NH3的转化率为b,平衡时NH3为2(1-b)mol,总的物质的量为(2+2b)mol,所以=,整理得a+b=1,故B不符合;

C、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恒温恒容下,加操作2转化到左边,可得1.5 mol N2+4.5mol H2,与操作1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相等,与操作1不是等效平衡,可等效为在操作2在操作1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时NH3含量增大、物质的量比操作1增大,令操作1中N2的转化率为a,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NH3为2amol,平衡时总的物质的量为(4+2a)mol;操作2中 NH3的转化率为b,平衡时NH3为3(1-b)mol,总的物质的量为(3+3b)mol,所以,整理得a+b<1,故C符合;

D、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恒温恒压下,加操作2转化到左边,可得1.5mol N2+4.5mol H2,与操作1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与操作1为等效平衡,平衡时NH3的含量相同,令操作1中N2的转化率为a,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NH3为2amol,平衡时总的物质的量为(4+2a)mol;操作2中 NH3的转化率为b,平衡时NH3为3(1-b)mol,总的物质的量为(3+3b)mol,所以所以=,整理得a+b=1,故D不符合;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