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化学反应2A+B⇌2C达到化学平衡时,根据以下条件各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
(1)升高温度时,C的量增加,此反应______.
①是放热反应 ②是吸热反应 ③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 ④原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2)如果A、B、C都是气体,达到平衡时减小压强,那么______.
①平衡不移动 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C的浓度会增大
(3)如果已知B是气体,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那么______.
①A是气体、C是固体 ②A、B、C都是气体
③A、C都是固体 ④A是固体、C是气体.
正确答案
解:(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着生成C的方向进行,故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②;
(2)如果A、B、C都是气体,达到平衡时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的计量数和增大的方向进行,即向逆向进行,C的浓度减小,
故答案为:③;
(3)如果已知B是气体,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系数和小于生成物系数和,所以A是固体,C是气体,
故答案为:④.
解析
解:(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着生成C的方向进行,故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②;
(2)如果A、B、C都是气体,达到平衡时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的计量数和增大的方向进行,即向逆向进行,C的浓度减小,
故答案为:③;
(3)如果已知B是气体,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系数和小于生成物系数和,所以A是固体,C是气体,
故答案为:④.
(2016春•彭州市校级月考)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平衡: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平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了颜色变化,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将HIn加入到浓度为0.02mol.L-1的下列各溶液中,能使指示剂始终显红色的是( )
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2CO3溶液 ⑥氨水 ⑦氯水.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能使指示剂显红色,应使c(HIn)>c(In-),则加入物质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加入溶液应呈酸性,①④⑦为酸性溶液,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氯水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最终红色褪去,而②⑤⑥溶液呈碱性,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为中性溶液,平衡不移动,
所以能使指示剂始终显红色的是①④,
故选C.
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A正确;
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若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m+n=p,K不一定为1,故D错误;
故选A.
(2016春•临沂月考)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容器Ⅰ中平衡时c(苯乙烯)=c(H2)=0.6mol/L,c(乙苯)==0.2mol/L,容器Ⅰ中化学平衡常数K1=
=0.18,容器Ⅲ中平衡时c(苯乙烯)=c(H2)=0.05mol/L,c(乙苯)=0.05mol/L,化学平衡常数K2=
=0.05<4,所以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降低,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恒容条件下,容器Ⅱ相当于在容器Ⅰ的基础上加压,但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平衡不移动,所以容器Ⅰ中的H2体积分数和容器Ⅱ中的相等,故B错误;
C.容器Ⅰ中的温度比容器III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故C错误;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0.10mol(g)、0.10mol
(g)和0.10mol H2,浓度商=
=0.1>0.05,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等容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容器中分别进行可逆反应:2A(g)+B(g)⇌3C(g)+2D(g),起始时三个容器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分别如下表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A、B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起始时情况作如下排列:
2A(g)+B(g)⇌3C(g)+2D(g)
甲 2 mol 1 mol
乙 1 mol 2 mol
丙 1 mol 1 mol
A越少B越多,A的转化率越高,增大反应物A(g)的浓度,A的转化率减少,B的转化率增大;减少反应物A(g)的浓度,A的转化率增大,B的转化率减少,所以A的转化率甲<丙<乙,B 的转化率甲>丙>乙,故选:A、C.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升高温度平衡体系颜色变深,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平衡2NO2(g)⇌N2O4(g)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铁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所以不存在化学平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B选;
C.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来解释,故C选;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且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减小K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C.
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下列说法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而逆反应速率开始不变,之后逐渐增大,故A错误;
B.由于温度不变,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容器内二氧化氮浓度比第一次平衡时浓度大,所以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深,故D错误;
故选C.
(2010秋•成都校级期中)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A和1mol B,发生如下反应:
4A(g)+B(s)⇌3C(s)+4D(g).
反应经2min达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中D的浓度为0.3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容器体积为l0L,则以A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min).
(2)若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则逆反应的速率______,容器中D的体积分数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相对分子质量M(B)>3M(C),温度升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正确答案
0.15
增大
不变
放热
解析
解:(1)△c(A)=△c(D)=0.3mol/L,故v(A)==0.15mol/(L.min),故答案为:0.15mol/(L.min);
(2)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平衡不移动,容器中D的体积分数不变,故答案为:增大;不变;
(3)反应气体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温度升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减小,由于相对分子质量M(B)>3M(C),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015秋•湘阴县校级月考)可逆反应:2A(g)⇌3B(?)+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减小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如B、C都是固体,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因为气体只有A,故A错误;
B.如B为气体,C为固体或液体,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质量减小,但物质的量不变,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故B错误;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否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C正确;
D.如B是固体和C为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减小,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5℃时,在PbI2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Pb2+(aq)+2I-(aq),若再加入少量PbI2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Pb2+(aq)+2I-(aq),加入PbI2固体,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溶液中Pb2+和I-浓度不变,故A错误;
B.溶度积常数Ksp只与温度有关,Ksp不变,故B正确;
C.加入PbI2固体,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
D.加入PbI2固体,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溶液中Pb2+和I-浓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