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 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s)△H=+85.1kJ•mol-1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与起始压强P0的比值随反应时间(t)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提高A的转化率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体系中通入A气体
C.将D的浓度减小 D.通入稀有气体He,使体系压强增大到原来的5倍
E.若体系中的C为HCl,其它物质均难溶于水,滴入少许水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前2小时C的反应速率是______ mol•L-1•h-1;
(3)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_,C的体积分数______(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相同条件下,若该反应从逆向开始,建立与上述相同的化学平衡,则D的取值范围n(D)______mol;
(5)已知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反应所用的原理与工业合成乙酸的原理类似;常温下,将a mol CH3COONa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的b mol•L-1的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醋酸和盐酸的挥发),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
正确答案
AE
=
0.02mol•L-1•h-1
70%
29%
>0.03
解析
解:(1)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A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体系中通入A气体,A的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将D(固体)的浓度减小,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通入稀有气体He,使体系压强增大到原来的5倍,但是各组分浓度不变,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E.若体系中的C为HCl,其它物质均难溶于水,滴入少许水,则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A的转化率增大,故E正确;
故选AE.
(2)化学平衡常数K==
,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 A(g),设A的变化量是x,则
A(g)⇌2B(g)+C(g)+D(s)
初始量:0.1 0 0
变化量:x 2x x
末态量:0.1-x 2x x
则=
,解得x=0.04mol,所以前2小时A的反应速率是v=
=
=0.02mol.L-1.h-1,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所以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1.h-1,
故答案为:;0.02 mol.L-1.h-1;
(3)设:平衡时A的变化量是y,
A(g)⇌2B(g)+C(g)+D(s)
初始量:0.1 0 0
变化量:y 2y y
平衡量:0.1-y 2y y
化学反应在20h时建立平衡,所以=2.4,解得y=0.07mol,所以平衡时A的转化率=
×100%=70%,C的体积分数=
×100%=
×100%=
×100%=29%,故答案为:0.70或70%;29%;
(4)相同条件下,若该反应从逆向开始,建立与上述相同的化学平衡,则D的取值范围n(D)>0.03,故答案为:>0.03;
(5)盐酸和醋酸钠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醋酸,溶液显示中性,所以醋酸钠会剩余,c(H+)=c(OH-)=10-7mol/L,根据电荷守恒,c(Cl-)=0.5bmol/L,c(CH3COO-)+c(Cl-)=c(Na+)=0.5amol/L,所以c(CH3COO-)=(0.5a-0.5b)mol/L,
醋酸的电离常数Ka==
=
,故答案为:
.
(2016春•遂宁校级月考)一定量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B物质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9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B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有:m+n>p,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正确;
D.平衡正反应应移动,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减小,则A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013秋•烟台期末)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后,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故A错误;
B、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故B错误;
C、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进行,C的百分含量增大,故C正确;
D、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但反应是可逆反应,正是减弱不能抵消,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厦门校级月考)煤、天然气、石油综合利用是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利用合成气可以合成甲醇、甲醛等有机物,其催化剂主要是铜、硅、铁、铝的氧化物.下列有关铜、硅、铁、铝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
A.常温下,它们的单质都不能和浓硝酸反应
B.它们的氧化物都能和稀硫酸反应
C.硅及其氧化物能和烧碱溶液、氢氟酸反应
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上述金属盐溶液可以制金属
(2)K=是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已知在400℃时,利用上述反应获得的氢气合成氨:N2(g)+3H2(g)⇌2NH3(g)△H<0 此温度平衡常数K=0.5,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0.5mol、1mol,则此时反应中氨气正反应速率______氨气逆反应速率(填“大小”、“小于”或“等于”).
下列措施能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氢气转化率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高效催化剂 C.及时分离氨气 D.缩小容器体积
(4)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H4(g)+H2O(g)⇌CO(g)+3H2(g)△H
①正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变化情况合理且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压强由大到小至不变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H4、H2的消耗速率比为1:3
(5)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4、CO2,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2CO(g)+2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H4、CO2、CO、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4mol、4mol.则CH4、CO2的转化率比等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铝常温下发生钝化,铜能与浓硝酸反应,故A错误;
B、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二氧化硅不和稀硫酸反应,故B错误;
C、硅、二氧化硅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氟酸溶液反应,如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氢气,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C正确;
D、电解氯化铝溶液、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因为铝离子、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氢离子弱,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知,有碳元素参与反应,又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说明碳和水蒸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固态碳不列入平衡常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故答案为:C(s)+H2O(g)=CO(g)+H2(g);
(3)N2(g)+3H2(g)⇌2NH3(g)△H<0 此温度平衡常数K=0.5
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0.5mol、1mol,c(NH3)=2mol/L,c(H2)=1mol/L,c(N2)=2mol/L,浓度商Q==2>0.5,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即此时反应中氨气正反应速率小于氨气逆反应速率;
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氢气转化率,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平衡正向进行可以增大氢气的转化率;
A.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行,氢气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加入高效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氢气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及时分离氨气,增大氢气转化率,但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氢气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小于;D;
(4)①从图象看,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②A、恒容恒温条件下,各物质都是气态,气体分子数由小到大,说明容器内气压增大,故A错误;
B、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由少到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至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气体总质量和容器总体积始终不变,气体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消耗氢气速率与生成甲烷速率比为3:1,说明甲烷消耗和生成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5)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4、CO2,发生如下反应:
CO2(g)+CH4(g)⇌2CO(g)+2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H4、CO2、CO、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4mol、4mol,设起始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分别为a、b,则
CO2 +CH4 =2CO+2H2
开始:a b 0 0
变化 2mol 2mol 4mol 4mol
平衡:1mol 2mol 4mol 4mol
a=3mol,b=4mol
则CH4、CO2的转化率=:
=3:4,
故答案为:3:4.
解析
解:(1)A、铝常温下发生钝化,铜能与浓硝酸反应,故A错误;
B、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二氧化硅不和稀硫酸反应,故B错误;
C、硅、二氧化硅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氟酸溶液反应,如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氢气,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C正确;
D、电解氯化铝溶液、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因为铝离子、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氢离子弱,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知,有碳元素参与反应,又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说明碳和水蒸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固态碳不列入平衡常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故答案为:C(s)+H2O(g)=CO(g)+H2(g);
(3)N2(g)+3H2(g)⇌2NH3(g)△H<0 此温度平衡常数K=0.5
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0.5mol、1mol,c(NH3)=2mol/L,c(H2)=1mol/L,c(N2)=2mol/L,浓度商Q==2>0.5,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即此时反应中氨气正反应速率小于氨气逆反应速率;
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氢气转化率,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平衡正向进行可以增大氢气的转化率;
A.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行,氢气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加入高效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氢气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及时分离氨气,增大氢气转化率,但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氢气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小于;D;
(4)①从图象看,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②A、恒容恒温条件下,各物质都是气态,气体分子数由小到大,说明容器内气压增大,故A错误;
B、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由少到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至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气体总质量和容器总体积始终不变,气体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消耗氢气速率与生成甲烷速率比为3:1,说明甲烷消耗和生成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5)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4、CO2,发生如下反应:
CO2(g)+CH4(g)⇌2CO(g)+2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H4、CO2、CO、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4mol、4mol,设起始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分别为a、b,则
CO2 +CH4 =2CO+2H2
开始:a b 0 0
变化 2mol 2mol 4mol 4mol
平衡:1mol 2mol 4mol 4mol
a=3mol,b=4mol
则CH4、CO2的转化率=:
=3:4,
故答案为:3:4.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______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______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______C%(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______;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______,[填:①C% ②A的转化率 ③B的转化率 ④压强 ⑤c(A) 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正确答案
解:(1)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a曲线到达平衡时间短,b曲线到达平衡时间长,所以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b曲线未使用催化剂,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所以速率:a 大于b,故答案为:b;大于;
(2)恒温恒容下,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不变.由图可知,a曲线C的含量不变,b曲线到达新平衡后C的含量降低,所以a曲线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
故答案为:a;不变;
(3)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C的含量越高,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温度相同,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含量越低,即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x>2(x为整数),
故答案为:吸热;x>2(x为整数);
(4)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
由图可知,纵轴所表示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C的含量增大,A、B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时A、B浓度降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在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增大,但起始压强 不为0,故①②③符合.
故答案为:①②③;右移.
解析
解:(1)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a曲线到达平衡时间短,b曲线到达平衡时间长,所以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b曲线未使用催化剂,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所以速率:a 大于b,故答案为:b;大于;
(2)恒温恒容下,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不变.由图可知,a曲线C的含量不变,b曲线到达新平衡后C的含量降低,所以a曲线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
故答案为:a;不变;
(3)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C的含量越高,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温度相同,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含量越低,即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x>2(x为整数),
故答案为:吸热;x>2(x为整数);
(4)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
由图可知,纵轴所表示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C的含量增大,A、B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时A、B浓度降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在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增大,但起始压强 不为0,故①②③符合.
故答案为:①②③;右移.
(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______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
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1H2(g)+
F2(g)=HF(g);△H=-269kJ•mol-1H2(g)+
O2(g)=H2O(g);△H=-242kJ•mol-1则反应 N2H4(g)+2F2(g)=N2(g)+4HF(g) 的△H=______ kJ•mol-1.
(3)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mol•L-1.(说明:溶液的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正确答案
解:(1)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体系的体积增大,各组分的分压减小,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而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故答案为:向左;不改变;
(2)根据盖斯定律:反应 N2H4(g)+2F2(g)=N2(g)+4HF(g)可以看成是:①N2H4(g)+O2(g)=N2(g)+2H2O(g);②2H2(g)+2F2(g)=4HF(g),③2H2O(g)=2H2(g)+O2(g);△H=2×1135kJ•mol-1的和,所以反应 N2H4(g)+2F2(g)=N2(g)+4HF(g)△H=-543kJ•mol-1+4×(-269)kJ•mol-1+2×1135kJ•mol-1=-1135KJ/mol,
故答案为:-1135;
(3)Ksp的越小越容易生成沉淀,所以先生成沉淀Cu(OH)2,铜盐和碱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即Cu2++2NH3•H2O=Cu(OH)2↓+2NH4+,故答案为:Cu(OH)2;Cu2++2NH3•H2O=Cu(OH)2↓+2NH4+;
(4)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即c(NH4+)+c(H+)=c(Cl-)+c(OH-),当c(NH4+)=c(Cl-),则c(H+)=c(OH-),溶液显中性,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剩余氨水的物质的量为(a-0.01)V,混合以后溶液的体积为2V,
所以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 mol•L-1,故答案为:中;
mol•L-1.
解析
解:(1)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体系的体积增大,各组分的分压减小,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而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故答案为:向左;不改变;
(2)根据盖斯定律:反应 N2H4(g)+2F2(g)=N2(g)+4HF(g)可以看成是:①N2H4(g)+O2(g)=N2(g)+2H2O(g);②2H2(g)+2F2(g)=4HF(g),③2H2O(g)=2H2(g)+O2(g);△H=2×1135kJ•mol-1的和,所以反应 N2H4(g)+2F2(g)=N2(g)+4HF(g)△H=-543kJ•mol-1+4×(-269)kJ•mol-1+2×1135kJ•mol-1=-1135KJ/mol,
故答案为:-1135;
(3)Ksp的越小越容易生成沉淀,所以先生成沉淀Cu(OH)2,铜盐和碱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即Cu2++2NH3•H2O=Cu(OH)2↓+2NH4+,故答案为:Cu(OH)2;Cu2++2NH3•H2O=Cu(OH)2↓+2NH4+;
(4)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即c(NH4+)+c(H+)=c(Cl-)+c(OH-),当c(NH4+)=c(Cl-),则c(H+)=c(OH-),溶液显中性,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剩余氨水的物质的量为(a-0.01)V,混合以后溶液的体积为2V,
所以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 mol•L-1,故答案为:中;
mol•L-1.
反应2A(g)⇌2B(s)+E(g)△H>0,在恒容容器中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移走部分A,A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
B.降低压强,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浓度降低,故B错误;
C.增大E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速率都增加,但A的浓度增大,故C错误;
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对于反应2A(g)+B(g)2C(g),△H=-a kJ/mol,(a>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体积A和足量B反应,生成C的体积小于2,放出的热量小于a,故A错误;
B、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加入稀有气体来增大压强,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B错误;
C、A消耗速度等于B生成速度的两倍,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A浓度必定等于B浓度的两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错误.
故选C.
对于平衡体系,mA(气)+nB(气)⇌pC(气)+qD(气)+Q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一倍,不考虑平衡移动,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倍,现在A的浓度为原来的0.48倍,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体积增大即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所以m+n<p+q,故A错误.
B、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恰好等于方程式的系数值比,这种情况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故B正确;
C、若平衡体系共有a mol再向其中加入b 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等于 (a+b)mol,则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变,即m+n=p+q,故C正确;
D、若该反应中,m+n=p+q,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刚好变为原来的倍,故D错误;
故选BC.
对于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时欲使比值增大,可以采取(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体积不变,增加NO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右移,NO2的物质的量减小,N2O4的物质的量增大,故比值变小,故A错误;
B、体积不变,增加N2O4,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右移,NO2的物质的量减小,N2O4的物质的量增大,故比值变小,故B错误;
C、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左移,NO2的物质的量增大,N2O4的物质的量减小,故比值变大,故C正确;
D、充入N2,保持体积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故比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