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反应的焓变为正值,故A正确;

B、恒温恒容时,增大氢气的浓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物、生成物的活化分子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平衡常数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CO(g)+H2O(g),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忻州校级期末)已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请根据化学反应的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充入2mol SO2(g) 和2mol O2(g),20s后,测得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2.5%,则用SO2表示该反应在这20s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s).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若降温其值增大,则该反应的△H______0(填“>”或“<”或“=”).

(3)如图1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据图分析:你认为t3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t6时保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气,平衡_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4)如图2,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4mol SO3(g),关闭K,向B容器中充入2mol SO3(g),两容器内分别充分发生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 L.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2a L,容器B中SO3转化率为______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_____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1)一定条件下,充入2.0mol SO2(g) 和2.0mol O2(g),20s后达平衡,测得SO3的体积分数为12.5%,则: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2        2       0

变化量(mol):2x       x       2x

平衡量(mol):2-2x     2-x     2x

=12.5%,解得x=0.8,v(SO2)===0.04mol/(L•s),故答案为:0.04;

(2)化学平衡常数是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比反应物浓度幂之积,所以K=;若降温平衡常数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3)如图1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据图分析:t3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而反应前后两边的计量数不等,所以t3时使用催化剂;t6时保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气,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催化剂;不;

(4)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2a L,B为恒压条件下,容器的容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说明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的1.2倍,即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4mol,气体物质的量之间了0.2mol,设反应消耗了三氧化硫nmol,则

 2SO3(g)⇌2SO2(g)+O2(g)△n

  2          2       1       1mol

  n                        0.4mol

n=0.8mol,三氧化硫的转化率为:×100%=40%,

故答案为:40%;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与向B中进入6mol三氧化硫达到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所以达到平衡时整个容器的容积为:×1.2a=3.6a,所以容器B的体积为:3.6a-a=2.6a,

故答案为:2.6a.

解析

解:(1)一定条件下,充入2.0mol SO2(g) 和2.0mol O2(g),20s后达平衡,测得SO3的体积分数为12.5%,则: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2        2       0

变化量(mol):2x       x       2x

平衡量(mol):2-2x     2-x     2x

=12.5%,解得x=0.8,v(SO2)===0.04mol/(L•s),故答案为:0.04;

(2)化学平衡常数是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比反应物浓度幂之积,所以K=;若降温平衡常数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3)如图1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据图分析:t3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而反应前后两边的计量数不等,所以t3时使用催化剂;t6时保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气,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催化剂;不;

(4)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2a L,B为恒压条件下,容器的容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说明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的1.2倍,即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4mol,气体物质的量之间了0.2mol,设反应消耗了三氧化硫nmol,则

 2SO3(g)⇌2SO2(g)+O2(g)△n

  2          2       1       1mol

  n                        0.4mol

n=0.8mol,三氧化硫的转化率为:×100%=40%,

故答案为:40%;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与向B中进入6mol三氧化硫达到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所以达到平衡时整个容器的容积为:×1.2a=3.6a,所以容器B的体积为:3.6a-a=2.6a,

故答案为:2.6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左移的是(  )

A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使A和C的量加倍

B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使B和C的量加倍

C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使A.B.C的量均加倍

D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使A.B.C的量均减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此时K=0.5,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使A和C的量加倍,Qc=0.5=K,所以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持温度和体积不变,使B和C的量加倍,Qc=1>K,平衡左移,故B正确;

C.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使A、B、C的量均加倍,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C错误;

D.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均减半”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92.4 kJ•mol-1

Ⅰ.在体积为5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甲中,起始时投入2mol N2、3mol H2,经过10s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Ⅱ.在容器乙中,起始时投入3mol N2、b mol H2,维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1.2mol.此时与容器甲中平衡状态温度相同,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都相同.

(1)容器甲10s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______

(2)甲容器中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t2时改变了某一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写两项).

(3)下列哪些情况表明容器乙已达平衡状态______(填字母).

A.容器乙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氨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氮气的消耗速率的2倍

C.断裂1mol N≡N键同时断裂6mol N-H键

D.容器乙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正确答案

0.024mol•L-1•s-1

20%

升高了温度

增大了氨的浓度

ACD

解析

解:(1)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 2        3          0

转化量(mol)0.4      1.2        0.8

平衡量(mol)1.6      1.8        0.8

v(H2)==0.024mol•L-1•s-1

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100%=20%,

故答案为:0.024mol•L-1•s-1;20%;

(2)t2时,逆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升高了温度、增大了压强、增大了氨的浓度,而后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只能是t2时增大了氨的浓度或升高了温度,

故答案为:升高了温度;增大了氨的浓度;

(3)判断达到平衡的标准是“变化量不变”,

A、恒温、恒压达到平衡下,容器乙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容器体积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氨气的生成速率与氮气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断裂1molN≡N键同时断裂6molN-H键,即消耗1mol N2的同时消耗2mol NH3,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容器乙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改变温度

B改变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改变容器体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反应一定有热效应,改变温度一定使平衡发生移动,故A正确;

B、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故B错误;

C、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改变容器的体积,即改变了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采取的措施不可能是改变了(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加催化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图象可知,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故A选;

B、气体两边的计量数相等,增大压强,同等程度加大正逆反应速率,但化学平衡不移动,但x的转化率不变,故B不选;

C、同等程度的增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加快,但化学平衡不移动,但x的转化率不变,故C不选;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

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可逆反应:C(s)+CO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体系的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化学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K减小;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K减小,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增大

C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增大

D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增加A的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逆向进行,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B正确;

C、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动,但是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C正确;

D、加入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B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a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b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c 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 (g)的△H=______;(与abc的函数关系).

若△H<0,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    b.高压    c.减少CO2的浓度

d.分离出二甲醚    e.增加CO的浓度   f.加入催化剂

(3)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平衡时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______ v (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8min反应达到平衡,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

正确答案

C+H2OCO+H2

2a+b+c

b、c、d

=

0.125mol/(L•min)

解析

解:(1)煤的气化是利用煤与水蒸气高温条件小反应,生成CO和H2的过程:C+H2OCO+H2,故答案为:C+H2OCO+H2

(2)由盖斯定律可知,已知:①2H2(g)+CO(g)⇌CH3OH(g)△H=a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b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ckJ•mol-1

由盖斯定律②+③+①×2得到3H2(g)+3CO(g)⇌CH3OCH3(g)+CO2(g)的△H=(2a+b+c)kJ•mol-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和可减少CO2的浓度或分离出二甲醚,由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而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答案为:2a+b+c;b、c、d;

(3)①反应到平衡状态,所以v(正)=v(逆),故答案为:=;

②2CH3OH(g)≒CH3OCH3(g)+H2O(g)

起始量(mol•L-1):1.64         0         0

变化量(mol•L-1):1            0.5       0.5

平衡时刻浓度(mol•L-1):0.64   0.5        0.5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125 mol/(L•min),

故答案为:0.125 mol/(L•min).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