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g)和H2(g)反应生成2molNH3(g),放出92.4kJ热量.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2molN2和3molH2,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kJ.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92.4kJ;
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2molN2和3molH2,则相当于在第一个平衡的基础上再投1mol的氮气,平衡正向移动但事实上不会完全转化,所以放出热量比第一种状态多,所以Q2>Q1,但小于92.4kJ,故选C.
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H++2CrO42- (黄色)
①向2mL 0.1mol•L-1 K2Cr2O7溶液中滴入3滴6mol•L-1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滴浓H2SO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②向2mL 0.1mol•L-1 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滴入适量(NH4)2Fe(SO4)2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Cr2O72-+14H++6Fe2+⇌2Cr3+(绿色)+6Fe3++7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加入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平衡逆向进行,说明加入酸碱发生平衡移动,实验①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实验②不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故A错误;
B、反应中Cr2O72-+14H++6Fe2+═2Cr3+(绿色)+6Fe3++7H2O,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Cr2O72->Fe3+,故B正确;
C、CrO42-具有氧化剂酸性溶液中氧化亚铁离子,CrO42-和Fe2+在酸性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稀释K2Cr2O7溶液时,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由离子积不变可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2gSO2、2gO2相当于在1gSO2、1gO2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SO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SO2的转化率后者大,故A错误;
B、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体积不变,所以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故B错误;
C、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最终建立的平衡和原平衡是等效的,HI分解率不变,体积分数不变,故C正确;
D、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所以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已知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加,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也增加,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左进行,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进行,即向右进行,故C错误;
D、对于放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K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υ(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T1______T2 (选填“>”、“<”或“=”),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 4 2 0
变化量(mol) 2.4 1.2 2.4
平衡量(mol) x 0.8 2.4
v(SO2)表示的反应速率==0.2mol/L•min;
反应起始量相同,达到平衡时氧气物质的量可知,实验2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逆向进行,所以温度T1>T2,
故答案为:0.2mol/L•min;>;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低.
解析
解: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 4 2 0
变化量(mol) 2.4 1.2 2.4
平衡量(mol) x 0.8 2.4
v(SO2)表示的反应速率==0.2mol/L•min;
反应起始量相同,达到平衡时氧气物质的量可知,实验2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逆向进行,所以温度T1>T2,
故答案为:0.2mol/L•min;>;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低.
(2013秋•大方县校级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3A(g)+B(s)⇌2C(g)+2D(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故A错误;
B、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D、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加A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增加固体B的用量,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A不选;
B.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B选;
C.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C不选;
D.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D不选;
故选B.
有一批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要洗涤,可用铁盐溶液来做洗涤剂,因为Fe3+与Ag可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Fe3++Ag⇌Fe2++Ag+.下列铁盐中洗涤效果最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洗涤原理:Fe3++Ag(s)⇌Fe2++Ag+,FeCl3和金属银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银和氯化亚铁,而硫酸铁和金属银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银,因为AgCl溶解度比Ag2SO4小,所以加入FeCl3溶液更有利,
故选A.
可逆反应3A(g)⇌3B(?)+C(?)△H>0达到化学平衡后,
(1)升高温度,用“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填空.
a.若B、C都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b.若B、C都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c.若B是气体,C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新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B是______态,C是______态.
正确答案
变小
不变
变小
固或液
气
解析
解:(1)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物质的状态判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a.若B、C都是气体,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大,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故答案为:变小;
b.若B、C都不是气体,气体只有A,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c.若B是气体,C不是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气体的质量减小,则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答案为:变小;
(2)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如平衡不移动,则新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50%,而新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大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所以B为固体或液体,C为气体,故答案为:固或液;气.
温度为T℃,压强为1.01×106Pa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g)+B(g)⇌3C(?),测得此时c(A)=0.022mol•L-1;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Pa,第二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5mol•L-1;若继续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4.04×107Pa,第三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75mol•L-1;则下列关于C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 )
①C为非气态;②C为气态;③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气态;④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正确答案
解析
解:B一直为气态,C(A)=0.022mol/L,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Pa,相当于体积缩小一半,C(A)=0.044mol/L,在平衡移动之前,第二次达到平衡时,
测得C(A)=0.05mol/L说明平衡向左移动,
说明压强增加,平衡向缩体积的方向移动,说明C是气体,同理第三次平衡前,体积缩小为第二次的,所以C(A)在平衡移动之前,浓度应是0.05x20=1mol/L
,而此平衡时c(A)为0.75mol/L所以平衡是向右移动.此时C仍为非气体.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