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2A2(g)+B2(g)2C(g);△H=" -a" kJ/mol(a >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 A2和1mol 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w mol/L,放出热量b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______b(填>、=、<)

(2)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kJ,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同)。

a、v(C)=2v(B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v(A2)=2v(B2)               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5)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6)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 A2和1mol B2, 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dkJ,则d_________b(填>、=、<)。

正确答案

(10分)(1)a>b(1分) (2)K=(1分);减小(1分)

(3)b+c=a(2分) (4)bc(2分) (5)c(2分) (6)>(1分)

试题分析:(1)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2mol A2和1mol B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则实际放出的热量小于akJ,即a>b。

(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所以根据方程式2A2(g)+B2(g)2C(g)可知,该反应的的平衡常数K=。因为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3)恒温恒容下,2molC完全转化到左边,可得2molA2和1molB2,故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相同,故c(C)=Wmol•L-1。同一可逆反应,相同温度下,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令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nmol,对于反应2A2(g)+B2(g)2C(g) △H=—akJ•mol-1,则b=n×。对于反应2C(g) 2A2(g)+B2(g) △H=akJ•mol-1,C分解的物质的量为(2—n)mol,故c=×a=a—n×,解得a=b+c。

(4)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A、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故A错误;B、反应是气体压强减小的反应,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C、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可知,v(A2)=2v(B2),说明v(A2)=v(A2),故C正确;D、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即反应过程和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C。

(5)a、及时分离出C气体,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速率也降低,a不正确;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不正确;c、增大B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d不正确,答案选c。

(6)原平衡随反应进行,压强降低.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molA2和1molB2,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B2的转化率变大,因此d>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每空2分,共18分)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QkJ/mol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 0 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 0 0 ℃

n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 0 0 ℃

n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7 3 0 ℃

1.0

0.90

0.80

0.75

0.70

0.65

0.65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mol/(L·min);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_  0(填“>、=、<”),理由是_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 __。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

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

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

强仍为P(始)的 。

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CH4(g)+H2O(g)CO(g)+3H2(g)    ⊿H1="+206.1" kJ/mol

②CH4(g)+CO2(g)2CO(g)+2H2(g)   ⊿H2="+247.3" kJ/mol

③CO(g)+H2O(g)CO2(g)+ H2(g)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反应③中          。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填代号)。

a.(正)(逆)   b.(正)<(逆)   c.(正)=(逆)  d.无法判断

(4)800K时下列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1mol O2,其反应是2SO2(g)+O2(g) 2SO3(g);△H=-96.56 kJ•mol-1,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丙容器维持绝热,三容器各自建立化学平衡。

【1】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 (甲)    K (乙)    K(丙)(填“>”、“<”或“=”)。

【2】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C(SO2)(甲)  C(SO2) (乙)  C(SO2) (丙)(填“>”、“<”或“=”)。

正确答案

(1)   升高温度   

(2)

(3) —41.2 KJ/mol     a   (4) 【1】  =  > 【2】<    <

(1)分析图1,得:10min时,C(CH4)减小,则要求①中的平衡正向移动,而升温,可使该平衡正向移动;

(2)甲、乙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且均向正向开始反应,甲中保持恒容,乙中保持恒压:

对乙而言,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容积增大,则:P,而压强越小,反应速率越小,即:υ,则用时:t>t;而压强减小,平衡②将正向移动,则CH4的转化率:乙>甲;

(3)① - ②= ③,则⊿H2-⊿H1=(206.1-247.3)=—41.2 kJ/mol;

利用表中数据,得浓度积Q=[C(CO2)×C(H2)]/[C(CO)×C(H2O)]=(2×2)/(0.5×8.5)=0.94,

而K=1.0,即Q(正)(逆);

(4)【1】甲、乙中温度相等,故K (甲)="K" (乙);

△H=-96.56 kJ•mol-1 <0,说明正向是放热反应,丙保持绝热,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致使体系温度升高,而升温时,该平衡逆向移动,则K值减小,故K (甲)="K" (乙) > K(丙);

【2】甲、乙中比较:初始条件相同,甲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则乙中: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气体的量减少,则P,而压强减小时,平衡将逆向移动,故C(SO2)(甲)2) (乙)

乙、丙中比较:初始条件相同,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丙容器维持绝热,则丙中:反应放出的热量致使体系温度升高,而升温时,该平衡逆向移动,故C(SO2) (乙) 2) (丙)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在一定温度时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3 mol PCl3和4 mol Cl2使之反应

PCl3(g)+ Cl2(g)PCl5(g)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开始时的6/7,则此时。

(1)容器的密度为开始时______倍;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开始时______倍。

(2)保持恒温,将起始物改为a mol PCl3,b mol Cl2,c mol PCl5,欲使平衡时PCl5的体积分数1/6,则a、b、c(分别用含a、b和b、c的两个代数式表示)的关系为                               。欲使反应向逆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                       ;c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0分)(1)1(2分)、7/6 (2分)(2)a+ c=3(1分)   b+ c=4(1分)、

0≤a<2(2分)、1<c≤3(2分)

试题分析:(1)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所以密度是不变的。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由于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所以根据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开始时的6/7,则此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是反应前的6/7,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开始时7/6倍。

(2)                PCl3(g)+ Cl2(g)PCl5(g)

起始量(mol)        3     4         0

转化量(mol)        x      x         x

平衡量(mol)      3-x   4-x        x

所以有(3-x+4-x+x)/7=6/7

解得x=1

所以平衡时PCl5的体积分数1/6。由于反应前后容器容积和温度是不变的,因此要使平衡时PCl5的体积分数1/6,则根据等效平衡的原理可知,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所以a+c=3、b+c=4。由于平衡时三氯化磷的物质的量是2mol、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欲使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0≤a<2、1<c≤3。

点评:所谓等效平衡是指外界条件相同时,同一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等效平衡的判断及处理一般步骤是:进行等效转化——边倒法,即按照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转化到同一边的量,与题干所给起始投料情况比较。等效平衡一般有三种类型: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n≠0的体系):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I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n=0的体系):等效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III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解答该类型试题的关键是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求解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1)该反应的△H     0。(填“>”、“=”或“<”)。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    ,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50℃时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下图中画出70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注明必要的标示)。

(3)在850℃时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方向移动的组是    (填代号),平衡后与C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的组有__________(填代号 )

(4) 850℃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的CO2和H2,计算反应到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减小,增大(各1分)

(2)如下图(2分)(标注及拐点要明确)

(3)AD   BD(每空2分)

(4) (5分)解:设平衡时CO的浓度为x

CO2(g)+H2(g)CO(g)+H2O(g)

起始浓度(mol·L1)  2       2         0       0

转化浓度(mol·L1)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2-x)(2-x)     x        x      (2分)

则:K= (1分)

解得:x=1 即平衡时c(CO) =1 mol·L1(2分)

(1)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平衡左移,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2)注意两点:一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越先达到平衡;再有降低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增大。

(3)850℃时K=1,所以<1时,AD符合题意。

CO2(g)+H2(g)CO(g)+H2O(g)属于两边气体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依据等效平衡的判断标准可知,只需按照系数比转换为半边,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例相同即可,故答案为BD

(4)见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

(1)6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

(2)20—25mi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填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扩大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分)

(1)15—20min和25—30min(4分,每答对1个2分,每答错1个倒扣2分,本小题不得负分)

(2)0.001mol·L1·min1(2分,数值与单位各1分)

(3)a(2分)

(4)增大了c(O2)(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8年,我国氨产量接近500万吨。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

(1)天然气、重油、煤都可以与水反应制得氢气。下表是某合成氨厂采用不同原料的相对投资和能量消耗。

①依据上表信息,你认为采用        为原料最好。

②请写出甲烷在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③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      △H=-394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2H2(g)+O2(g)===2H2O(g)△H="-484" kJ·mol—1

试写出由C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下表是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氢混合气反应应达到平衡时的一些实验数据。

①依据表中数据判断,合成氨反应N2+3H2NH3的△H      0(填“>”、“<”或“无法判断”,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③在300℃、10MPa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开始时的         倍。

正确答案

(11分)

(1)①天然气(1分)  ②CH4 + H2O  CO + 3H2(2分)

③  C(s)+ H2O(g)= CO(g) + H2(g)△H =131kJ•mol-1  (2分)

(2)① <(1分)   相同条件下,升高温度, NH3含量减小,平衡左移,        逆反应吸热,正反应放热;(2分)

(1分)     ③  0.658或 (2分)

(1)①相同的能量消耗,天然气的费用最低。

③由下面两反应:

C(s)+O2(g)===CO2(g)   △H=-394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可求得:C(s)+1/2O2(g)===CO(g)      △H=-111kJ·mol—1

结合:2H2(g)+O2(g)===2H2O(g)△H="-484" kJ·mol—1

可推出:C(s)+ H2O(g)= CO(g) + H2(g)△H =131kJ•mol-1

(2)③  N2  +   3HNH3

初始:    1        3          0

△n:       a        3a         2a

平衡n:    1—a    3—3a       2a

由题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解出a=13/19

则: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p(填“>”“=”“<”)。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  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_   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____   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将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减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0%。目前,消除大气污染有多种方法。

(1)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优秀绿色环保储能电池。

其电池总反应为:

V3++VO2++H2OVO2+ 2H+V2+

充电过程中,H+   迁移(填“阴极区”或“阳极区”)。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   

(3)降低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H<0。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O、1molCO充入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图所示。若保持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 “向右”或“不”)。

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2浓度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

可能是   (填序号)。

①加入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  ③缩小容器体积  ④增加CO2的量

(4)利用Fe2+、Fe3+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转化为SO42而实现SO2的处理(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4分)

(1)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1 (2分)

(2)阴极区      V3++e=V2+        (每空2分)

(3)     不  ② (每空2分)

(4)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4H+     (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1)若取某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测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K+、Na+、NH4+、SO42-、NO3-、Cl-,则该溶液为       (填“酸性”或“碱性”)溶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2)“洗涤”燃煤烟气可减轻PM2.5中SO2的危害,下列可适用于吸收SO2的试剂有      

A.CaCl2溶液     B.氨水     C.Ca(OH)2悬浊液     D.浓H2SO4

(3)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可用CH4催化还原成无害物质。若常温下,1molNO2与CH4反应,放出477.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也可减轻PM2.5的危害,其反应是:

2NO(g) + 2CO(g) 2CO2(g)+ N2(g);△H<0。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K值       (填“增大”或“减小” )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5)使用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汽车,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锰酸锂离子蓄电池的反应式为:

     Li1-xMnO4 + LixC LiMnO4 + C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B.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Li1-xMnO4+xe+xLi=LiMnO4

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正确答案

(1)酸性,NH4++H2ONH3·H2O+H+   (2)B C

(3)2NO2(g)+CH4(g)=N2(g)+CO2(g)+2H2O(l);△H=" -955kJ/mol"

(4)①;减小   ②  D (5)C

试题分析:(1)取某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测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K+、Na+、NH4+、SO42-、NO3-、Cl-,则由于K+、Na+、SO42-、NO3-、Cl-都是强酸或强碱的离子,而NH4+则是弱碱根离子。含有强酸弱碱盐。弱碱根离子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使溶液显酸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为NH4++H2ONH3·H2O+H+。(2)SO2溶于水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是酸,电离产生大量的H+而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该用碱性物质氨水、Ca(OH)2悬浊液来吸收。因此选项为B、C。(3)根据题意可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2(g)+CH4(g)=N2(g)+CO2(g)+2H2O(l);△H= -955kJ/mol。(4)①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可得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对该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所以K值减小。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a.在反应刚开始时,由于温度变化不明显。主要是浓度的影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所以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反应物的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反应物不断消耗,浓度减小,所以速率又逐渐减小。跟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错误。B.在刚开始时反应刚发生,还未达到平衡,所以不能说平衡常数。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但是从图像并未看出这一点来。错误。C若t点反应达到平衡,则各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应该发生变化。但是图像显示的c(CO)及c(CO2)任然在变化,因此反应为达到平衡。错误。d.在反应开始时,由于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NO的质量最大,质量分数也最大,随着反应的减小,NO不断消耗。其质量分数也逐渐减小,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其质量分数也不变。正确。(5)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充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错误。B.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C.放电时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Li1-xMnO4+xe+xLi=LiMnO4。正确。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错误。2.5样本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电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