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 2C(g)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A2)=0.5mol•L-1, c(B2)=0.1mol•L-1,c(C)=1.6mol•L-1。若A2、B2、C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g mol•L-1请确定:

(1)a、g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2)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g=_________,a有最大值为_________。

(3)若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b=_________,a有最小值为_________。

(4)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1.3 (2)0 1.3 (3)0 0.4  (4)0≤b≤0.9

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

(1)由于物质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0.5)×2=1.6-g,解得2a+g=2.6。

(2)根据2a+g=2.6可知,当g=0时,a取最大值1.3。

(3)如果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g-1.6)÷2=0.5-a=0.1-b,所以a=0.4+b,因此当b=0时,a取最小值0.4。

(4)如果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则b的最小值可以是0;如果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进行,(b-0.1)×2=1.6-g,解得2b=1.8-g,所以b的最大值是0.9,即b的取值范围是0≤b≤0.9。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400℃,1.01×105Pa时,将SO2和14molO2 压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V升密闭反应器中,发生2SO2+O22SO3的反应,并且在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有2molSO2和12molO2:

(1)SO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SO3(气)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

(2)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平衡时SO3(气)占总体积的百分数为__________,此时体系压强为反应起始时体系压强的________倍;

(4)达平衡后再加入2molSO2、12molO2和4molSO3(气),此时正反应速率将_______,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平衡_______移动。

正确答案

(1)6/Vmol·L-1 ;4/Vmol·L-1 (2)66.67% ;0.2/Vmol·L-1·min-1(3)22.22% ;0.9倍

(4)增大;增大;向右(或正反应方向)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现有反应aA(g)+b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且ab________p(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反应速率________。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吸 > (2)增大 减小 (3)增大 减小 (4)减小 (5)不变

(1)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明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即a+>p

(2)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速率都是减小的。

(3)增加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的转化率增大,但B的转化率降低。

(4)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的浓度增大,B的浓度减小,因此减小。

(5)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可以证明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正确答案

②⑥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反应,因此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判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其单质甲可发生:

甲+乙丙+丁+水。

(1)若丙为NO2

①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NO2可作火箭重要燃料—肼(N2H4)的助燃剂。N2(g)+2O2(g)=2NO2(g) △H=+67.7kJ·mol-1,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 kJ·mol-1,写出肼(N2H4)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二甲醚(CH3OCH3)也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b电极是        极,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2)若丙为SO2

①把乙滴入硫酸铜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完成SO2使KMnO4褪色的离子方程式:

    MnO4- +   SO2 +       =     Mn2+ +     SO42- +     H+

③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 △H<0。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反应达平衡时,若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则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x表示温度,y表示n(SO2)    b.x表示压强,y表示SO2的转化率

c.x表示n(SO2),y表示n(O2)   d.x表示n(SO3),y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

正确答案

C+4HNO3(浓)CO2+4NO2↑+2H2O

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正   CH3OCH3+3H2O-12e=2CO2+12H+

(2)①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 ②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2分); c(2分)

试题分析: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则该元素是碳元素。

(1)①若丙为NO2,则乙是浓硝酸,因此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CO2+4NO2↑+2H2O。

②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即得到N2H4(g)+O2(g)=N2(g)+2H2O(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67.7kJ/mol-1135.7 kJ/mol)÷2=—534kJ/mol。

③b电极通入的是氧气,实验题b极是正极。A极通入二甲醚,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H3OCH3+3H2O-12e=2CO2+12H+

(2)①若丙为SO2,则乙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把乙滴入硫酸铜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

②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5个单位,S元素的化合价所给2个单位,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SO2使KMnO4褪色的离子方程式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则根据方程式可知,平衡常数K=。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物质的量增加,A不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B不正确;增大S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O2的物质的量减少,C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贴近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的盛放的是                ,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2)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类型是          

(3)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若不把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出来,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正确答案

(共12分)(1)饱和碳酸钠溶液 防止倒吸 (4分)

(2) (3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分)   (3)②④⑤(3分)

(1)由于乙酸和乙醇都是易挥发的,所以为了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需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由于乙酸和乙醇都是和水互溶的,所以为了防止倒吸,导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2)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方程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所以④⑤正确。①③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能说明。②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说明,所以答案选②④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3 mol A和2.5 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气) + B(气)  xC(气) + 2D(气),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已知D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0.1 mol/(L﹒min), 填写下列空白:

(1) x =______

(2) 平衡时C的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

(3) 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__

(4)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原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 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X="1"     (2) 0.25mol·L-1        (3)20% (4)10∶11

容器内的压强变小,说明3+1>x+2,又因为x是整数,所以x=1。D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0.1 mol/(L﹒min),,则生成D是0.1 mol/(L﹒min),×2L×5min=1.0mol

3A(气) + B(气)  C(气) + 2D(气)

起始量(mol)   3      2.5           0     0

转化量(mol)   1.5    0.5           0.5    1.0

平衡量(mol)   1.5    2.0           0.5    1.0

所以平衡时C的浓度为0.5mol÷2L=0.25mol/L

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0.5÷2.5×100%=20%

因为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的之比

所以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原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从开始至2min末,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正确答案

3X + Y2Z   (2分)       

0.05 mol·L—1·min—1 (2分)

根据图像可知,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2min是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分别是0.3mol、0.1mol和0.2mol,因此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2,所以方程式为3X + Y2Z。Z的反应速率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c(N)=2.4 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 mol/L,c(N)=a mol/L;达到平衡后,c(P)=2 mol/L,a=_____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1)25% 

(2)增大 

(3)6 

(4)4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煤直接燃烧的能量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其利用率,工业上将煤气化(转变成CO和H2)后再合成乙醇、二甲醚等多种能源。

(1)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  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气化所得气体可用于工业合成二甲醚,其反应如下:

2CO(g)+4H2(g)CH3OCH3(g)+H2O(g)。

同时发生副反应:CO(g)+2H2(g)CH3OH(g);CO(g)+H2O(g)CO2(g)+H2(g)。

在温度为250 ℃、压强为3.0 MPa时,某工厂按投料比V(H2)∶V(CO) =a进行生产,平衡时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下表:

 

①投料比a=________;

②250℃时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正确答案

(1)CH3CH2OH+H2O-4e=CH3COOH+4H (2)①1.9 ②72

(1)根据图示可知负极上发生乙醇氧化为乙酸的反应。 (2)①根据碳原子守恒和氢原子守恒,可得原投料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4×2+0.18×6+0.015×4+0.03×2)×∶(0.045+0.18+0.18×2+0.015)=1.14∶0.6=1.9,即a=1.9。②计算平衡常数时,体积分数可直接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同一体系中气体物质的体积分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故K==72。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