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实验装置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分馏装置

B

配制150 mL 0.10 mol•L-1盐酸

C

烧瓶内溶液变蓝色

D

出现砖红色沉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石油分馏时温度计是测量馏分的温度,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冷凝水下进上出,故A错误;

B.配置150mL•0.10mol•L-1盐酸应用150mL的容量瓶,故B错误;

C.酚酞遇碱变红色,烧瓶内溶液变红色,故C错误;

D.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少量的NO2

B

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

C

除去NO2中的NO

D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NaOH尾气处理,图中制备及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均合理,故A正确;

B.Cu与正极相连为阳极,则阳极Cu失去电子,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时应以惰性电极作阳极,故B错误;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将原物质反应掉,除去NO2中的NO应通入适量O2,故C错误;

D.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春•龙岗区期末)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可与NaBr溶液生成溴,溶液变成橙红色,故B正确;

C.存在平衡2NO2⇌N2O4,正反应放热,温度改变,平衡发生移动,颜色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应在同一浓度下进行比较实验,否则没有可比性,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重庆校级期末)下列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

A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B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备乙炔

C用苯、稀硝酸和稀硫酸制备硝基苯

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3Ag+4HNO3=3AgNO3+NO↑+2H2O,Ag能溶于稀硝酸,所以可以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故A正确;

B.电石和水溶液反应剧烈反应过程中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生成,堵塞启普发生器,所以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故B错误;

C.稀硫酸没有催化作用,浓硫酸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制备硝基苯,故C错误;

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混合溶液呈碱性,酸性条件下,溴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AgBr沉淀,所以应该先中和碱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溴,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B硫酸铜晶体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C配制25%H2SO4时,可以将50%的H2SO4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

D配制0.1mol•L-1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只需将计算称量好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即可,故A正确;

B.晶体飞溅会引起误差,需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故B正确;

C.溶液质量增大一倍,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故C正确;

D.容量瓶不能直接用来溶解、稀释溶液,H2SO4稀释时放热,热的液体不能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