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钠会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有粘性,使滴管和瓶子上打不开,故A错误;
B.应用湿棉花,干棉花不能产生水蒸气,故B错误;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C错误;
D.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所以不一定存在CO32-,故A错误;
B.脱脂棉都会燃烧,应达到着火点,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吹气或滴水,说明反应放热,故B正确;
C.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加热铝时在表面生成熔点较高的氧化铝而不滴落,故C正确;
D.不能排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应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故D错误.
故选BC.
(2015秋•济南期末)利用表中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向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蒸馏水,故B错误;
C.缺少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完成实验,故C错误;
D.蒸发可得到氯化钠,需要使用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安丘市校级期末)下列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H试纸测定的pH为整数而没有小数,所以广泛pH试纸不可能测得 0.1mol/L NH4Cl溶液的pH=5.2,故A错误;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导致待测液物质的量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B错误;
C.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为防止含有杂质,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苯密度小于水,所以与苯与碘水混合时苯位于上方,应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n(NO)==0.5mol,n(O2)=
=0.25mo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0.5mol,但二氧化氮能自身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所以导致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分子数小于0.5NA,故D正确;
故选D.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2.5gCuSO4•5H2O中CuSO4的质量为2.5g×=1.6g,溶液的质量为2.5g+97.5g=100g,则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故A正确;
B.因硫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则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会得到黑色沉淀,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故B正确;
C.pH试纸不能测出NaClO溶液的pH,能使试纸褪色,则不能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来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故C错误;
D.固定其他因素不变,则稀硫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