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刻度,使用时避免热胀冷缩,所以标有使用温度,量筒“0”刻度就是底座、容量瓶只有最大容量的一个刻度,所以两者都无“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因还需加水定容,故A正确;
B.加入试剂后的总质量减去小烧杯的质量为药品的质量,原理正确,故B正确;
C.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均反应,则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出的泡沫中含有水分,容易在电器短路灭火时导致触电及损坏电器,所以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试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最终会氧化、漂白酚酞试液,使之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
②将灯内的酒精到出少量点燃,能很好的燃烧
③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
④将灯帽盖好放置几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
⑤去学校图书室查阅了有关资料,记录了如下有关的信息:
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
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
酒精的沸点为:80℃水的沸点: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李设计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③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酒精量充足,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故答案为: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2)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看能否很好的燃烧,若能燃烧,则说明不是酒精灯内的酒精出了问题,
故答案为: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是否可以燃烧;
(3)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说明点燃的液体酒精含量低,酒精易挥发,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故答案为:顶部灯芯处的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4)酒精的沸点为:78℃,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是: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
故答案为: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所以不易被点燃.
解析
解:(1)酒精量充足,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故答案为: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2)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看能否很好的燃烧,若能燃烧,则说明不是酒精灯内的酒精出了问题,
故答案为: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是否可以燃烧;
(3)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说明点燃的液体酒精含量低,酒精易挥发,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故答案为:顶部灯芯处的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4)酒精的沸点为:78℃,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是: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
故答案为: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所以不易被点燃.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溴水检验石油中是否含有乙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乙醇与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故①错误;
②氯气有毒会导致空气污染,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消耗产生的氯气,可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故②正确;
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以和食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故③正确;
④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石油是饱和烃,不能使溴水褪色,故④正确;
故选C.
(2015秋•河南月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为AlCl3是挥发性酸所形成的铝盐,加热促进AlCl3水解,以致完全得到Al(OH)3,HC1则挥发掉,故A错误;
B.NO2气体与水发生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大肚瓶能防止发生倒吸,可制备乙酸乙酯,故C正确;
D.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而HCl不是最高价的含氧酸,故D错误.
故选C.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滤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苯和水不分层,可用分液分离,故A错误;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故B错误;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所以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