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如果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B向Na2S2O3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S2O32-+2H+═SO2↑+S↓+H2O,利用产生浑浊的快慢或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测定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C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醇杂质可加水除去,其原理与溴水中加四氯化碳萃取溴类似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恢复红色,说明亚硫酸不稳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将新制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是因为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过量的氯气会把碘单质氧化为碘酸钾,颜色褪去,氯气无漂白性,故A错误;

B.S2O32-+2H+═SO2↑+S↓+H2O反应中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沉淀或气体无法定量测定,所以向Na2S2O3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S2O32-+2H+═SO2↑+S↓+H2O,不能利用产生浑浊的快慢或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测定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乙酸乙酯与少量乙醇的混合物加水除去乙醇以及溴水中加四氯化碳萃取溴的原理都是萃取原理,故C正确;

D.品红褪色的原理是和有机色质的结合过程,不是亚硫酸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a)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b)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因HCl、氯气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该装置来除去氯气中的HCl,故A错误;

B.因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则不能用图(b)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应利用结晶法来得到晶体,故B错误;

C.纯碱为粉末状固体,不适合制取少量气体,无法使反应随时停止,可利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来制取少量气体,故C错误;

D.碘不易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萃取后分层,则可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的物质制备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COCO2Na2CO3

BCuCu(NO32溶液Cu(OH)2

CFeFe2O3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碳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理论上正确,反应过程中产生、利用污染环境的物质CO,不符合绿色化学,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引起爆炸,操作上较为复杂,故A错误;

B、铜与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C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符合绿色化学,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干燥Cl2

B       

配制90ml 0.1mol•L-1硫酸溶液

C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D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图示的干燥装置中,进气导管连接错误,无法对Cl2进行干燥,图中操作错误应长管进短管出,故A错误;

B.容量瓶上有刻度,热胀冷缩影响其配制溶液的精确度,所以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

C.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正中央,测不同液体的沸点,故C错误;

D.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方,为防止产生杂质,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

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

C③实验试管中会生成血红色沉淀

D用图④操作可提取碘水中的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经除杂、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为防止污染环境,应进行尾气吸收,题中装置图可用于制备氯气,故A正确;

B.生成的溴中混有氯气,不能验证溴与碘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

C.铁离子与KSCN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为血红色,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

D.分液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以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