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共36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以血淸25-(OH)D3和1,25-(OH)2D3水平测定为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患儿,男,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呈毛刷状改变,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病症。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和激期统称为活动期。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与季节无关),因烦躁及头部多汗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此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片检査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生化检查改变轻微:血钙浓度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激期的表现有方颅、佝偻病串珠、手镯或脚镯征、鸡胸、肋膈沟,小儿开始行走后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恢复期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6个月,男婴,人工喂养。平时易惊、多汗、睡眠少,近2日来咳嗽、低热,今晨突然双眼凝视,手足抽动。査体:枕后有乒乓球感。患儿最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易惊,多汗,睡眠少,枕后有乒乓球感是佝偻病的初期特点。即低钙。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
正确答案
解析
佝偻病骨骼改变:①颅骨软化(乒乓颅):多见于3~6个月婴儿;②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上小儿;③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其表现有肋骨串珠、肋膈沟(郝氏沟)、鸡胸或漏斗胸;④四肢:腕踝畸形(手镯或脚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O”形腿或“X”形腿见于1岁以后站立行走后小儿。
以头顶骨软为主要表现属于佝偻病的哪一期
正确答案
解析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有: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其中以颅骨改变为主要表现的是激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